APP下载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初探

2016-11-08伍施蓉

教师·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资源社会化高校

伍施蓉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走访等方法,对高校体育资源从概念界定和内容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以社会化为前提,提出了推动高校体育资源得到更好利用的对策,以此为今后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94-02

近年来,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已逐渐由仅关注生理向生理、心理及社会三维健康观上转变。健康观的改变使得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新时期体育教学也逐渐由关注学生身体发展向心理、身体、社会属性和社会化等问题协调发展转变。加之,学校教育的开发性进程日趋明显,学校与社会关系日趋密切。在学校体育资源的构成部分中,高校体育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高校体育资源的发展要求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还需要有利于社会改革的条件与资源。组织体育资源的过程是一项社会化功能较强的过程,它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因此,从社会化的角度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满足广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化与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界定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为社会学的主题之一,社会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社会成员则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展人格和自我,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化才能实现。从人类文化学角度来说,人的生命全过程是在不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1]。因此,社会化其应为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因此,社会化是指作为社会个体的生物人在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促使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使得社会结构得以维护和发展,人的个性才得以形成和完善。[2]

2.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界定

现阶段社区所具备的体育设施条件阻碍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传统学校的体育资源中,其服务的主体为在校学生,甚少面向社会。近年来,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健身理念的普及,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已成为社区居民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需求。因而,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备受关注。

这里的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是指将高校投资建设的场地设施等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的一种管理社会化模式。

二、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内容

这里的高校体育资源是在高等学校范围内,为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及日常体育锻炼活动需求,而建设的一批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等。对高校教师与学生来说,学校体育资源基本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但对大多数社会群众来说,所居住的场所及其周边配套体育设施却呈现不充裕的现状。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即将学校体育资源中能被广大群众利用起来的健身场地、设施设备等面向公众开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提升高校体育资源的使用率。

1.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资源优势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显示,在体育场地拥有量上高校约占有全国总额的3.4%。其中对大多数高校来说体育场地较为充足,非体育专用的场地较多,且绿化面积较大,适宜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因此,合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的空间因素不仅能够解决广大群众健身的难题,而且对培养全民健身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他体育设施所不能比拟的。

2.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使用时间上的可行性

根据实地考察可以发现,群众对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高峰期一般集中于清晨或是晚间的时间,因此对高校本身的日常教学工作与训练并没有多大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间上,高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并不会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反面向公众开放还能利用起节假日及寒暑假学生离校的时间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率,提升城市幸福指数。

3.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人才需求

对于高校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学生骨干等来说,其扎实的体育专业技能和体育健身知识对其参与各类赛事组织或是就业等方面都有很多益处。特别是随着社会群众对科学锻炼意识的提升,社会指导员需求的增加,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无疑为师范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了不少实践、就业的机会。

4.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在体育经费上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它也一直是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同时保证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采取适当面向社会群众收取少量的场地

维护费的形式,在保障学校及时做好器材、设施设备的维修与添置上和保证群众健身上都能更好地达到共赢的效果。

5.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社会效应

一旦学校敞开大门接纳社会群众提供基本体育锻炼,也就加强了社会与学校共享体育资源的纽带,不仅有利于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对于扩大学校的社会效应,让更多的社会群众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校园建设、办学理念、特色发展、校园环境等方面,都能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如何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1.高校体育设施运营模式逐步向俱乐部模式发展的需求

当前,高校在体育场馆的使用和服务上主要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段为轴心。除了基本的教学竞赛训练外,其他方面主要是迎合广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因而,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场馆开放都是以三种方式出现:控制式开放、自由式开放、收费式开放。[3]

2.社区居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

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社会群众对于健身需求意识的增强,居民对于体育设施建设与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料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为0.5m2,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人均场馆面积高达16m2。可见,我国居民人均所享有的健身运动场馆面积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呈现明显不足的情况,这也是当前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瓶颈。

3.由行政管理向服务市场导向转化的需求

以往,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属于政府主导型的模式,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我国旧的管理体制发生了改革,新的体制处于不断完善中。寻其原因,主要取决于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较弱、公共政策与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而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垄断行为的出现,使得管理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需通过深化社会组织体育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将体育设施管理工作从社会组织中分离开来,交于社会自治组织进行共同治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的民主自治能力,增强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职能;二是推进政府与社会共同合作模式,提升社会组织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能力,谋求社会与政府的双赢局面。

4.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理念的需求

公共服务的理念是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高校需要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公共服务为主线,为社会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为其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唐静萍.健康教育下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3).

[2]李明智.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5):42—44.

[3]李孟伦.南昌市高校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社会化服务的调查研究[J].网络财富,2008,(9):224—225.

猜你喜欢

体育资源社会化高校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