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评价研究

2016-11-07赖雪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评价研究

赖雪梅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利用评价的手段,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首先确定培养的目标,让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以及相应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96-02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应达到的阅读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 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综合素养。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利用评价的手段,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浅薄的做法。

1.确定阅读的目标要求

1.1阅读速度:三年级上学期达到每分钟阅读150字,三年级结束时每分钟阅读不少于200字;四年级上学期每分钟阅读不少于250字,四年级结束时每分钟阅读不少于300字;五年级上学期每分钟阅读不少于300字,五年级结束时每分钟阅读不少于350字。

1.2阅读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重点句进行赏析评价。三年级上学期读5遍课文就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的关键句、重点句,下学期读4遍课文就能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和重点句,并能对划出的句子提出自己的见解;四年级上学期读3遍课文就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和重点句,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下学期,读3遍课文能很准确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划出的关键句和重点句能有自己合理的认识和评价;五年级上学期读2遍课文就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和重点句,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下学期,读3遍课文能很准确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划出的关键句和重点句能有自己合理的认识和评价。

1.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阅读教学的途径,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音像、影视,广播,获取信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假恶丑,睁大眼睛观察社会和自然,亲自去实践,亲自感悟,拓宽阅读的渠道;能根据需要,多途径迅速获取信息,并把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1.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动笔,使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

2.采取的具体措施

2.1阅读评价研究的准备。

2.1.1建立纵向的联系网络。召开学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发动,取得家长的认可,得到家长的配合。争取家长意见,给学生购买一部分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让学生在家有书可读。建议家长给孩子到本地图书馆办一个借书证,扩大阅读的范围。

2.1.2建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每人最少捐献五本好书,再征得学校的支持,给学生购买一部分图书,充实图书角,让学生在学校有书读。

2.2阅读能力评价研究的实施。

2.2.1培养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阅读方式。

(1)品味性的精读,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对名篇名著和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精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文章要反复读好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浏览性的泛读,教给学生浏览文章的方法。对那些内容浅显易懂的书或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以采取浏览法,先看看序言、目录,或开头、结尾、内容提要、前言等,力求迅速准确的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跳读的阅读方法,即在阅读时,不通读,有所舍弃,有选择地进行读。这种阅读方法要求做到,目光只扫描最关键的词语,无关的内容一律抛开,只获取所需要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2.2.2改进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老师精心备课,研究每篇课文的特点,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每次读课文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提高读书的效率。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有的文章人文性比较强,文质兼美,就注重让学生进行评价性研读和发散性阅读,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细读理解,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细读讨论,质疑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与作者情感相勾通,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悟性。当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品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同时,能够领悟出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如学习《海上日出》一课,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在交流中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在自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以及大自然这种壮美景象由衷地赞叹之情。在弄懂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后,让学生再次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让学生知道作者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在体会感悟的过程中,体味出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如教学《秉笔直书》一课,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太史伯、太史仲以及太史季,他们的语言简洁有力,充分表现了太史遵守本分,宁死不屈、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阅读时,让学生着重体会人物的语言,结合人物的对话,对太史和催杼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提高认识,在评价中升华感情。然后,让学生把课文中省略的太史叔与催杼的对话,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补充出来。有的文章结构、思路清晰,就注重让学生进行结构性阅读,《海上日出》、《三月桃花水》、《春潮》等这些课文,作者安排材料合理,思路清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及布局谋篇的方法;有的文章潜在着大量的信息,如学习《太阳》、《飞上月球》等课文,知识性比较强,没有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分析,就注重让学生进行信息性阅读,老师没有必要分析讲解,主要让学生自己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读课文,边读边提取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这样根据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阅读评价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