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古村的千年幽梦

2016-11-07凌鹰

椰城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田后裔大院

■凌鹰

一座古村的千年幽梦

■凌鹰

那个叫龙自修的人从湖南永州之野的零陵郡来到同属永州所辖的新田县一个叫大观岭的山野,居然只是为了给一个叫龙伯高的本姓始祖守墓。谁也不知道他当时居住在龙伯高墓地附近一间什么样的茅房或者简易的瓦屋里,我们只知道,他对龙伯高这种惊世骇俗的守护,竟然守出了一个庞大的龙氏家族。这在中国的家族文化史上,都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龙自修和他的儿子龙秀,固然不可能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龙家大院,都来自他们的发源。他们父子俩当时的初衷,只是看好新田大观岭那片被寂寞笼罩的青山古木。他们觉得,那片寂寥中的纯净更适合与本姓始祖对话,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先祖更需要这样一片无边的清静。可是,当龙自修和龙秀最终也相继成为龙氏后裔的祖先之后,那片被他们守护了漫长时日的寂寞荒野,却一下子就逐渐少了许多的安宁,而多了几许人烟。于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就那样像大观岭上的古树一样,从那片守护先祖的幽谧边缘一点点地生长起来,然后又一点点地变老,老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副面容。

龙秀已然走远,远得我们再也无法寻觅到他的背影。但是,由他修建的“龙秀村”却依然隐藏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龙家大院的脉搏和心跳中。所以,后来的龙吟应该是直接或间接地感受过龙秀曾经住过的那座老屋的体温的。也正是源于祖先为人之道的古训,龙吟在承传祖先脉息的漫长历程中,才那么近乎固执地把龙家的遗训也传给了他的子孙后裔。

其实,这是一种有悖于正统的古训。因为,即便在明清时期,甚至民国初期,中国人依然崇尚的是“读书做官论”的价值遗训。而龙吟却坚定不移地把祖先的训导紧紧地攥在手里,然后像布道一样,对他的后裔们延续倡导祖传的“不做官不经商”的儒家教义,携带着他的子孙后代们一直幽居在龙家大院,过着“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的田园牧歌的日子。

当然,远离官场和商场,崇尚“重谱牒,敬祖宗,敦孝友,亲师友,肃闺门,睦乡邻,急输将,戒游惰”的道德家训,只是以龙吟为代表的龙氏家属的一种处世遗风,而并非只满足温饱的闭关自守。相反,龙家大院文化气场的深重与厚度,却是中国众多古村落中为数不多的。

所有的文化形态,都是有其或长或短的源头的。

因此,我们也很有必要对龙家大院作粗略的源头梳理。

顾名思义,龙家大院的得名无疑是源于这里的人都姓龙,都是龙氏后裔。其实,它最早只是一个很具象的村名,叫黑咀岭村。叫龙家大院是后来根据这里的村民都姓龙而命名的,是一个明显带有现代元素的古村落文化符号。但其中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去追问的,那就是,如果龙秀不是从宋神宗元丰年间就跟随父亲龙自修来到新田的大观岭为龙氏始祖、东汉零陵郡太守龙伯高守墓,不是龙秀用平时积攒的那点微薄的银两为自己修建了一个小小的“龙秀村”,又是否还会有我们现在百般敬重的龙吟的存在呢?又是否还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龙家大院呢?

这就要追溯到龙吟的家世了。

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大致知道了这样一条线索:自龙自修作为龙伯高的守墓人,大约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从古城零陵迁徙到新田大观岭后,一直就以农耕为业,并代代相传他的后裔以耕作为乐。他的后裔们也真的一代又一代都恪守了这份祖传家训,在这片清幽之地过着一份自然恬淡、返朴归真的农耕生活。一直到清道光年间,一个叫龙云沧的后裔,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且那笔财富还充满了神话色彩。这显然是有关龙云沧发迹史至今都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依据而被后来的人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种虚幻的传说,这无疑也给现在的龙家大院的来历和源头增添了一道诡秘神奇的色彩。

至于我们现在百般敬重的龙吟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新田龙家大院的另一个传奇了。因为,相关史料已经明确向我们透露,那个叫龙云沧的人,或者说,那个新田最早的首富,就是龙吟的祖父。龙云沧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龙达渊、龙达沛、龙达澍。三兄弟长大成家后,分别从父亲龙云沧手里分得了各自的房产。其中,大儿子龙达渊分得中厅数房,二儿子龙达沛分得大院左厅数房,三儿子龙达澍分得右厅数房。只要去过龙家大院的人都知道,要想进龙家大院,就必须经过左右两条大门,也就是大院临塘一面的两道巷道门。右边为东门,是进入龙家大院的正门。左边为北门,较东门要小。这左右门道,就把大院分成了三部分,这三部分,就是龙云沧的三个儿子所分得的房产了。龙云沧的三个儿子分别所得的这三处房产,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龙家大院的建筑格局。龙吟是龙达澍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房子在龙家大院的右厅位置。当然,我这里所指的,只是龙吟的祖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龙吟的房产,已然更加恢弘大气。

仅从属于龙吟的房子构架来看,左边是大堂屋,右边是他的卧室,楼上是他的画室,房子都是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建筑。很显然,民国初年的建筑才是龙吟自己添置的家业。龙吟虽然同其他龙氏后裔一样,也非常虔诚地铭记并传承着自己的祖训,但他却比其他龙氏后裔更加开明和豁达。他既崇尚田园躬耕的恬淡生活,又不愿意被祖训家业所束缚。因此,他先后就读了武汉美专和上海美专,并拜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为师,主攻水墨,擅画梅竹。他的画室就直接通向一片花园,据说那里曾经种满了梅兰修竹。学成归来后的龙吟,几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地,这份对故土的坚守,这份终生驻守着自己的家园的心志,真有点像美国画家怀斯的味道。

从整体文化气场来看龙家大院,龙吟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无论他从外地求学回到新田后,成了这里的第一个大慈善家,还是他一生不做官,不参加任何党派,一心向善;无论他在担任县救济院院长之后不惜捐出500石租谷的良田作为救济院的开支费用,还是他继而捐款和倡导修建了至今保存完好的龙山学校,他的存在,都更能从近距离的时空中唤醒我们对龙家大院文化源头的诸多猜测和无边的怀想,因为他毕竟是龙家大院唯一活到了当代的一个名流人物。他的气息,或多或少还萦绕在龙家大院的古墙巷陌中,帮助和激活着我们对将近一千年的一个古村落的文化认知。至于他后来仅仅因为拥有近8000亩良田而在土改时被划为大地主,从而因不堪压力而自尽身亡,就另当别论了。

从龙家大院居住着的一百多户人家三百多个龙家后裔中,我们能够轻易记住的人虽然并不多,但我们却无法忘却这座湘南古村落的每一个时空细节,只要你到过这座迷宫一样的深宅大院。

在这里,我虽然没有必要再去细数龙家大院每一座房舍的飞檐与巷陌之间那曲径通幽的精心布局,没有必要再去详尽龙家大院每一副对联无论是书法笔意还是其中内涵的文化指向,没有必要再去罗列龙家大院每一副雕刻的刀工刻痕间的精巧绝伦,可是,我还是要说,她所拥有的三厅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明清建筑,她那附丽于这三厅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明清建筑之间的各道门庭和古墙间上的128副古对联,她怀抱里的武陵堂两边厢房那两组八幅木雕所雕刻的184个图库,她身后那常年与之厮守相伴的118株树龄在300至1000年不等的古树……无一不是这座湘南古村落的一个个文化奇迹,无一不让我们伸手就能触摸到龙家大院的文化密度和深度,无一不让我们切肤地感知到这个千年幽梦一样的湘南古民居群落近乎另类的存在意义。这些密集而又有序,诡异而又精巧的多重文化元素,似乎随时都在向我们隐喻这座湘南古民居那被封存和被打开的时光记忆,似乎随时都在向我们暗示和开启通向这座湘南古建筑的另一道更加幽深的门扉。

猜你喜欢

新田后裔大院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寻找恐龙后裔
“南有新田”的时代内涵
郭文虎:社区『热心人』
万州新田港建成两个多用途泊位
乐志婷作品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崔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