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6-11-04廖万霞

保健文汇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投诉率急诊科针对性

●廖万霞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廖万霞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月前,我院急诊科实施的是常规护理管理,选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2月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急诊科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风险管理标准;急诊护理管理;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2月之前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6.5岁。选取2015年2月后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5岁。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我院急诊科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我院硬件条件造成的。首先我院的医疗资源比较有限,急诊护士在结构、配备上和其培训情况并不理想,因此会造成急诊护士自身条件不佳的情况。另外急诊患者自身也有原因[1]。一些患者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或是受伤原因为自杀,这类患者会对发病因素羞于启齿,因而会错过抢救时间,这也是急诊护理风险原因。最后是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原因。由于急诊科中的患者大部分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或是合并症状等,而在急诊科中短时间的抢救和护理并不能对这些情况有效的发现,因而在转运时无法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这也是导致急诊科中护理风险的一类重要因素[2]。

1.2.1 对我院硬件条件进行针对性处理

首先可以对我院的医疗资源进行扩充。针对急诊护士的结构,可对其实施针对性的调整,尽量让理论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以及精力旺盛的护士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另外也需要对这些护士进行相应的培训,在实际的护理中需要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每一位护士实施针对性的处理,保证到这些护士能够使用较为完善的护理行为为患者实施护理。尤其是可以对护士进行急救设备使用的培训,严禁在护理中出现急救设备的误操作等,避免护理差错的出现。最后是在护士的操作上,不允许存在有不熟练等情况,每一项护理操作均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后才允许在急诊科中进行实际使用[3]。

1.2.2 对患者进行心理针对性护理

若患者出现了羞于启齿等情况,会导致医护人员无法了解到其真实情况,因而护理效果也无法达到相关要求。这对这一情况的出现,可对患者实施心理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如实讲述自身情况的重要意义,并在护理中尽量使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和患者交流,降低患者戒心,以期更好的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1.2.3 对转运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

在转运过程中,无法了解到患者实际情况,或是在转运时的意外事件也是急诊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点,我们首先对转运中的各项流程进行了处理,保证到在实际的转运中尽量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也需要在转运前对患者实施全面完善的检查[4]。通过检查的方式,可了解到患者的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等,并及时的做好准备,例如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药物,并在转运车上布置可能会使用到的急救设备等。

1.2.4 完善急诊就诊流程

最后,需要对我院的急诊就诊流程进行改进。以往很多危急重症患者正是因为在急诊科中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才导致其死亡或是症状更加严重的。针对这一点,首先我们对患者进行分级。若遇到了I级和II级的患者,直接性的进入到抢救室中对其进行复苏以及抢救。若患者预检后发现症状较为稳定,可以先进入到急诊留观病房对其进行观察。若患者为III级,可将其直接分流道专科诊疗室中进行治疗,为真正的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抢救空间。

1.3 观察评定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护理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四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患者资料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χ—±s)、(%)表示,并分别展开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投诉率与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投诉率与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n,%)

在临床治疗中,急诊科是相当重要的科室,主要是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决定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急诊科中对医护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些医护人员必须要有着过硬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旺盛的精力和优秀的心理素质。但目前急诊科中仍有较多护理风险。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急诊科中的护理风险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对改进后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实践。

由于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而引起的患者受伤、死亡等风险,即为护理风险。对急诊患者而言,风险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①患者及家属因素。在病痛和不良情绪的刺激下,患者和家属很难冷静,常把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加之治疗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患者及家属很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误会,从而引起治疗纠纷。②环境和设备因素。急诊科人多嘈杂,面对混乱的就诊秩序,护理人员难免急躁慌乱,因此更易出现差错。抢救物品不足,设备不完善等,均会影响急救工作。③护士因素。年轻护士通常缺少工作经验和护理知识,无法预见潜在风险因素;因工作繁忙没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治疗事宜,从而使其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产生质疑;护士缺乏护理服务意识,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够和善热情,缺乏沟通技巧,导致患者不满;护理文件的记录不够真实客观,更有甚者会歪曲事实,从而引起护理纠纷;护士缺乏法律意识,面对质疑和纠纷,无法正确处理。④管理制度因素。规章制度陈旧,无法适应当前工作现状,护士工作无章可循,交接班人员配置不合理,管理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落实到护理工作中。

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之以前有明显改善,足以证明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值得我们广泛应用。

4 结论

急诊科患者通常病情危重,病况复杂多变,加之护理人员较少,护理操作较多,面对急诊科各种仪器设备,更容易埋下意外伤害隐患,操作稍有失误便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单位:黔南州人民医院)

[1]邱运红.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147-148.

[2]萧佩仪,张桂芬,何艳梅等.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成效[J].现代医院,2012,12(2):132-135.

[3]苏惠,谢滨萍.浅议急诊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231-232.

[4]王漠花.浅谈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及防范[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53-54.

猜你喜欢

投诉率急诊科针对性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