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摔跤运动教学中的运动员力量训练方式

2016-11-03李刘刚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力量训练教学

李刘刚

【摘 要】摔跤是一项建立在力量基础上的运动,运动员力量的大小对摔跤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如今随着摔跤运动技巧的提升和比赛规则的改变,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根据摔跤运动员的力量特征制度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案是每个摔跤运动教师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摔跤;教学;力量训练

摔跤是一种最古老的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完美体现出运动员的肢体能力和身体素质。摔跤运动中双方身体直接接触并进行徒手相搏,根据比赛规则利用各种技术将对手摔倒。现代摔跤运动不仅是奥运会的一个重要比赛项目,同时还出现在各类的大型搏击比赛,吸引了世界大量的运动爱好者参与。摔跤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的运动,运动员的力量大小对比赛的胜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一名合格的摔跤运动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力量素质[1]。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对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一方面要结合生物学基础,了解人体肌肉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要根据摔跤运动的力量特点,通过对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摔跤运动力量训练方案,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和实战能力[2]。本文总结了以往的摔跤教学经验,对摔跤运动教学中的运动员力量训练进行相关探讨。

1.摔跤运动员的力量特点

摔跤是一项需要力量的运动,运动员只有在足够力量支撑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技能,所以说力量是摔跤运动的基础,对摔跤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非常重要。运动员在摔跤运动中所用的力量是指通过肌肉收缩紧张来抵挡外界阻力的力量,其影响因素有肌肉收缩速度、肌肉纤维收缩力,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力量与自身的肌肉结构有关,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越大,收缩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3]。摔跤运动员力量素质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多元性和全面性。摔跤运动员在使用摔跤技巧的同时要时刻克服对手的阻力,需要发挥全身的肌肉力量进行控制和反控制、压制和反压制、并能够随时收缩全身各部肌肉。其二,相互对持中的爆发力。爆发力是指运动员在长时间退却后利用技术在极短瞬间突然发力,并压制住对手。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双方选手在相互对持时乘对手失误之际突然发力,使对手失去重心。其三,无氧状态下最大力量的发挥。在每3分钟一局的摔跤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率可以达到3-4次每秒,大部分比赛时间内都在做无氧运动,所以摔跤比赛中需要运动员在无氧状况下也能够保持斗志激昂,并发挥最大力量,克服和压制对手。

2.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2.1摔跤运动员的负荷训练

运动员负荷训练值是指最大力量的可重复次数,负荷训练包括小负荷训练、中等负荷训练以及大负荷训练,在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小负荷训练和中等负荷训练对运动员力量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而大负荷训练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小负荷运动可以提高供氧量,使毛细血管增多,有利于增强运动员呼吸系统和血管系统机能,强化内脏器官功能,在摔跤运动中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掌握运动规律,并延长运动时间。摔跤运动员的中等负荷运动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其对运动强度和重复次数都有一定要求,摔跤运动员进行中等负荷训练时对肌肉力量要求较高,所以平时饮食上需要摄入大量的能源物质和蛋白,已转化为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和肌肉蛋白,以增强肌肉纤维,改善肌肉机构,提高肌肉力量。摔跤运动员的大负荷训练可以募集运动员的最大运动单元,主要是对运动员进行神经系统机能训练,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刺激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神经敏感强度。

2.2摔跤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训练

在摔跤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包括速度型力量和强度型力量两种,其中速度型力量应用于负荷小,频率高的运动,运动动作的连续性较强,而强度型力量应用负荷大、频率低的运动。在摔跤比赛中,力量速度较好的运动员比赛前阶段占据极大优势,所以对摔跤运动员加强力速度训练非常重要。对摔跤运动员力量速度的训练可采用一加一的训练方式,以小负荷快速运动为基础,并逐渐增加负荷以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爆发性速度。

2.3摔跤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

爆发力是力量和速度的综合体现,要求运动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发挥肌肉力量,也就是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完成大负荷动作。爆发力同时受到力量和速度两个因素的影响,其训练途径有两种,一是提高肌肉收缩速度,二是提高最大力量,最理想的训练方式是将两个途径结合起来,通过对速度和力量的共同提高来实现爆发力的提升。大量实践经验表明,通过提升速度或者力量的单一途径老训练爆发力效果不是很明显,一般情况下,因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的肌肉收缩速度很多改变和提升,所以对爆发力的训练还是以发展最大力量为主,并采用专门的爆发力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2.4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时间安排

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时间安排还结合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来确定,包括运动员的性别、年龄以及身体素质等,另外还要考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4]。一般情况下,摔跤运动员的每天进行力量训练的时间为2-3小时,每两天训练一次,并对肌肉群的高强度、中等强度以及低强度训练进行合理安排,训练实践表明,隔日训练对强化摔跤运动员肌肉群效果明显,

隔日进行力量训练可以让运动员的肌肉群有一个恢复过程,可以让运动员有效保持肌肉群力量。如果运动员的体质相对较差,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以及女性运动员可以适当延长力量训练间隔时间,一周进行2-3次训练,并适当缩短每日训练时间。如果运动员体质较好,可以适当加大训练强度,缩短训练间隔时间并延长每日训练时间。

3.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相关注意事项

摔跤运动教学中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对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有个全面了解,并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负荷训练,并对运动员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看,掌握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度,并根据训练情况调整训练方式,以提高训练效率。其次,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力量的提升必须要经过系统的、连续的、长期的训练,所以教师要对运动员的长期力量训练要有一个具体规划,制定阶段性目标,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另外,在力量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对力量种类有一个全面的基本掌握,并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力量风格、力量强度、力量速度等特点合理选择训练侧重点,发展和提升运动员的优势训练项目。最后,运动员在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时要结合生物学基础制定科学的肌肉休整方案,以便有效保持训练效果,保证力量训练的安全持续进行。

4.结论

以上是对摔跤运动教学中的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相关阐述,摔跤是一项力量性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意志力和技术,如此才能在比赛中实施压制和反压制,并一击取胜。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主要包括力量负荷训练、力量速度训练以及爆发力,同时还要结合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和训练强度,做到科学性和高效率性。

参考文献:

[1] 刘德利.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4,(9):235-235.

[2] 王伯坤.摔跤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探讨[J].体育时空,2015,(22):125-125,127.

[3] 王培亮.对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讨[J].科技传播,2009,(9):37-38.

[4] 于涛.河南省重竞技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J].科学时代,2012,(22).

猜你喜欢

力量训练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篮球运动中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
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
浅谈力量素质与力量训练在实际训练中的方法及运用
体校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