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围殴教师拷问教育底线

2016-11-03刘和平

湖南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学生守则惩戒底线

刘和平

学生围殴教师拷问教育底线

刘和平

国庆前夕,四川商贸学校的7名学生因提前离校的意愿未被老师批准,在老师办公室殴打老师。被打的老师是学校商务与艺术系丁姓副主任。在被打过程中,丁老师始终未还手。记者从警方获悉,对7名肇事学生,待丁老师伤情鉴定后,将对其依法处置。(10月9日人民网)

在校青少年如此暴戾嚣张,对教师如此不尊,对法律如此不敬,想必有人会说,这是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不到位的结果;想必又有人会说,孩子如此冲动任性,都是青春躁动所致;想必还有人会说,这是孩子长期缺失家教的结果。这些固然有道理,但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是这些年教育的底线一而再、再而三被突破的结果。这次四川商贸学校的7名学生因想提前离校未被允许而施暴教师,拷问的是我们教育的底线。如果学校教育不能构筑合适的底线护卫,恐怕学生围殴教师的事件就很难避免。

应当说自从人类文明开办学校教育以来,一直都有其约定俗成的底线来保障。要不然孔夫子便不可能成为流芳千古的教育大家,也不可能培育出如此多大名鼎鼎的弟子。孔夫子那个时代办教育当然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多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不可能有这么明确的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但是基本的规则却是有的,对于严守纪律、品行端正、行为规范的学生一定会予以肯定褒扬,对于目无纪律、缺失应有礼数、品行不端、行为失范的学生也自然会有对应的批评与惩罚。哪些行为该表扬,哪些行为该惩罚,应该不会含糊。

现代教育较之古代教育更科学、更成熟。现代教育不仅有完善的教育体系与制度,还对激励教育与惩戒教育有了更清晰的底线标准。对学生不仅有知识能力评价,还有思想品德、情感价值素养评价。按理说,现代教育要办好并非难事,毕竟通过历史积淀、积累的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理论,对学生哪些该为、哪些不该为有着更为科学的界定。实际上,学校不缺管理制度,对学生不缺具体要求,大的有国家层级的学生守则与行为规范,小的有学校的具体实施细则,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摆到桌面上那是很清楚的。问题是在具体实践中,却因为各种原因对违反校纪校规触碰底线的学生无法进行对应的惩处,就连批评都需要仔细斟酌,唯恐刺激学生。现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基本上只有激励教育而无惩戒教育,对触碰底线的学生只要没有酿成大错比如重大伤害、违法犯罪,一般都是采取包容宽厚态度,所谓的惩戒仅是隔靴搔痒式的批评罢了,压根就没有惩戒价值。

这起学生围殴教师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必将对当事学生与具有监护责任的家长进行一定的惩罚,但我们更需要深思的是如何让学生不再如此嚣张暴戾,不再干出此类违法犯罪的傻事。有智者说: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需要激励,但同样需要惩戒。让触碰底线的学生及时受到惩戒,既是防微杜渐、避免学生滑向犯罪深渊之举,又是弘扬正气、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之举。

关注教育的、教育关注的,新锐视角、理性表达。更多时评文章,请登录“湖南教育新闻网”评论频道。网址:http://www.hnjyxw.com

猜你喜欢

学生守则惩戒底线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真相与底线
也谈“教育惩戒权”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
小学生守则的回归
新“学生守则”一删一改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