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十四法

2016-11-02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竖画主笔横画

八十四法

三十、减钩: 榭、謝

减钩者,重钩字要减,要分出轻重,或挑或驻。如“麻、禁、箋、懋”中,竖钩也好,戈钩也罢,一遇重复,即当思变化,否则便入雷同之境了。

三十一、让横:安、玄

让横者,如“喜、婁、吾、玄”等字,横画宜长,但不要像挑担。

挑担,因两端负物,故而上凸隆起。横作为主笔,自当突出,突出的最好方法自然是延长,长就容易成“挑担”状了。故虽长但不凸起,成“引而不发”状乃佳。

三十二、让直:申、中

让直者,如“甲、千、平、市”等字,竖画要正。因竖画是主笔,非撑拄不能显其气势。

对于“让横”“让直”这样的主笔,写时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倾全身之力为之,才可能有好效果,否则全字无神。

三十三、横勒:此、也

横勒者,如“此、七、也、乜”等字,横不宜平,平则失势。这也是经验的总结。它从取势的角度,提醒我们注意主笔的意义尚有多重,可以是长短,可以是轻重,也可以是取势。如今好像横画的长短已居次要地位了,既可长也可短,取而代之的是取势,斜正上升到主要位置了。

三十四、均平:三、云

均平者,如“三、方、去、丕”等类字。各画长短要安排适当。这在前面也没有涉及,它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字以横直画为主体。字形方正,你要任意夸张其中一笔,都会打破均衡,破坏了现在这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的局面。这样的格局具有较其他汉字更多、更大的稳定性。

三十五、纵波:令、夫

纵波者,要藏头收尾。如“丈、尺、吏、臾”等字中的捺的写法。这里波即捺,纵波即纵捺。纵捺往往也是一个字中的主笔,且其位于全字之末笔,起收束、救应的重要作用,这样更加强了它的重要性。藏头收尾意在绵固。

三十六、横波:道、之

横波者,横捺也,要拓颈宽胸。如“道、之、是、足”字中之捺便是。

以人之形体论,颈非头,胸非尾。颈是重要的承接部位,胸乃躯干部分,都很重要。拓颈宽胸者体健,拓颈宽胸的捺雄强。因其取横势,没有载起重物的责任,所以不像大地,像舟船。颜、柳体中的横波在这个意义上表现得尤其充分。

三十七、纵戈:武、咸

纵戈者,忌力弱身弯。如“武、成、幾、夷”等字,纵戈都不要过于弯曲。

纵戈不弯曲的前提是,以横画为主的形体要倾斜,否则配合起来会显得生硬、不密切。

三十八、横戈:心、思

横戈者,不厌曲。如“思、志、必、瑟”等字中,横戈不应挺直勾平。

横戈与纵戈两相比照,写法各有侧重,有时竟是相悖的。这里一个要直,一个要曲,大相径庭。

三十九、屈脚:爲

屈脚者,钩要包住两点。如“島、馬、焉、爲”等字便是。

这条的规定明确、具体。这对于掌握“屈脚”弯曲的程度太有帮助了。换个角度说,对于安排四点的位置也具指导性。实践一下,你会佩服前人对经验是如何注意总结的。

四十、承上:文、又

承上者,要使叉对正中。如“天、文、支、父”等字。

所谓叉对正中,可使全字结构稳定。这样做的关键是撇的写法,撇若直写,叉就会倾向左上方,全字也随之倾斜了。撇若曲写且角度得宜,则当与捺相交时叉对正中,这样全字具有稳定感。

四十一、曾头:兹、前

曾头的字,要上开下合。如“曾、善、英、羊”等字。

这条开始涉及的是字的局部特征,但其位置显著,不可小觑。上开下合者,其势下注,故在上之点应取此态势。

四十二、其脚:其、暎

其脚的字,如“其、具、典、興”等字,要上合下开。因为“其脚”位于字的下部,上合下开,其势上扬。如人分脚而立,其姿稳,其势伟。

四十三、长方:同、周

长方的字,口面要直而宽大。如“同、周、册”等字。

这里涉及的与前面第十七条,平口角所言都是指包围结构。前者强调的是横直间的角度,此处强调的是大小、曲直。包围结构的写法、外框极其重要,大有一锤定音之势。写大了,无法使之小,写小了,无法使之大。故下笔伊始,结思成矣才行。另外,此处所言之直并非仅是直曲之“直”,尚有挺括之意在,那就是,这些包围结构,要如人着新装,整齐笔挺。

四十四、短方:日、四

短方的字,两肩要平开。如“西、曲、回、目”。乍一听,此条与“开两肩”意同。再看例字便知,前者是“三面包围”的字、此处是“四面包围”的字,正所谓大同小异。两肩平开旨在显示其内在之充实。

曹柏崑,1947年出生,回族,天津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海外联谊会理事。

猜你喜欢

竖画主笔横画
本期主笔
本期主笔
画说汉字——百
书法启蒙·隶书第三讲
《颜勤礼碑》名迹赏析(二)
本期主笔
怎样写《乙瑛碑》(十五)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八)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四)叠横不宜平行
行书章法浅析(五)相邻字竖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