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画的起始
——“点”字的故事

2016-11-02文∕毕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孙过庭王献之声旁

文∕毕 恭

图∕彭可兴

笔画的起始
——“点”字的故事

文∕毕 恭

图∕彭可兴

书法笔法中,“点”是最基本的笔画,其他笔画,如横、竖、撇、捺的起笔也都是由写“点”开始。“点(點)”的本义为细小的斑痕或点迹。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黑部》:“點,小黑也。”“點”是由“黑”和“占”组成的形声字。《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黑”字的上部像内有黑灰的烟囱形,下部为“火”或“炎”,本义指熏黑的颜色。“点”字声旁“占”字的本义是预测吉凶,即查看甲骨裂开的纹路推算吉凶征兆。《说文》:“占,视兆问也。从卜,从口。以口问卜。”但作为声旁的“占”多含有“黏着、合覆”的意思。故而“点”字就有了“附着于物品上的黑点”的本义。由本义引申为用笔加上点迹,或读书时加点断句,或重复、划去表示修改,如成语“文不加点”。由“点”字“细小”的本义衍生出很多引申义,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说一下和书法有关的“点画”。

唐代孙过庭撰写的《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着重指出:一点的起笔,往往成为这个字的准则,而这一篇的第一个字,也常常是整篇字要看齐的目标。有一则流行于民间的传说更说明了“点画”的重要性。

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就非常喜欢书法,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觉得大有长进,于是捧着习作请父亲指点。王羲之看到某字缺了一点,便顺手补上,然后又交给了他。献之当时不知道父亲的用意,又请母亲来看。献之的母亲郗璿精通书法,翻阅中指着一个“点”说:“吾儿写尽三缸墨,只有一点似羲之。”献之一听,深感自己写的字还远远赶不上父亲,因为这一个“点”并不是自己写的。从此再也不敢骄傲自满了,更加刻苦地练习。后来不断吸收前人的长处,自成一体,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大书法家。王献之学书的传说很多,大都为了说明“业精于勤”“成功在于苦练”这样一个道理。可见学好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不容易的,绝不可轻易自满。

大篆(周鼎文)

小篆(秦代)

隶书(邓石如)

草书(孙过庭)

楷书(赵孟頫)

行书(启功)

猜你喜欢

孙过庭王献之声旁
你知道形声字吗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七)
摘《书谱》孙过庭句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练字
临帖孙过庭《书谱》
浅谈汉字简化
王献之练字
孙过庭今译三
“一丝不苟”的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