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点、线移动法巧解需求、供给曲线难题

2016-11-01安徽省肥西中学袁孝保

青苹果 2016年17期
关键词:供给量需求量变动

安徽省肥西中学 袁孝保

用点、线移动法巧解需求、供给曲线难题

安徽省肥西中学袁孝保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单就课本中关于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关系、价格与供给关系的文字表述来说,二者的关系并不难理解,但是,如果运用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来表达和探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时,由于添加了部分西方经济学元素,这部分内容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问题,往往让学生们觉得难以应对。本文结合数学函数图像知识,从自变量、因变量变化的关系入手,讨论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是如何表现为曲线上的“点移动”或曲线自身的“线移动”,以帮助大家走出有关的认识误区。根据数学函数图像的知识,自变量引起的函数图像的变动是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即“点移动”;而自变量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函数图像的变动是曲线自身的移动,即“线移动”。同理,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中,价格是自变量,价格变化引起的图像变化是“点移动”——在曲线上的移动;价格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图像变化,则是曲线的移动——整条曲线的左右移动。(注:在西方经济学图像中,一般都是用纵轴表示自变量价格,横轴表示需求量或供给量)

一、需求曲线的点、线移动

图1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它的变动分为两种情形:

1.需求曲线的“点移动”

所谓需求曲线的“点移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如果商品的价格越低,人们对其需求量越大;反之,如果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对其需求量越小。若以价格为纵轴,需求量为横轴,那么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所示,当商品的价格由P1下降到P2时,需求量由Q1增加到Q2,即价格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曲线上的“点移动”。

2.需求曲线的“线移动”

图2

所谓需求曲线的“线移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如人们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人们的预期、国家政策等)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如果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如果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则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2所示,当商品的价格P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由Q1增加到Q2,这时,需求曲线就由D1向右移动到D2,即发生所谓的“线移动”。

【例题讲解】

1.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需求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解析根据题干中价格上涨的信息,可排除C、D两项,因为C、D两项属于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的情况。运动鞋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需求量,故A项正确。B项的含义是价格上涨,获利可能增加,生产者会加大对该款运动鞋的供给,故排除。

答案A

2.国家为鼓励节能汽车的推广使用,给购买节能汽车的消费者一定补贴,从而使消费者增加对节能汽车的购买。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变化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需求的因素。在节能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购买节能汽车的消费者进行一定的价格补贴,会刺激消费者增加对该类汽车的购买,从而导致该类汽车的需求量增加,A项正确,D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上涨,其需求量减少,排除;C项反映的是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下降,人们对节能汽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排除。

答案A

二、供给曲线的点、线移动

图3

图4

图5

图6

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它的变动也分为两种情形:

1.供给曲线的“点移动”

若以价格为纵轴,供给量为横轴,那么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图3所示,当商品的价格由P1上涨到P2时,商品的供给量由Q1增加到Q2,即价格变化引起的是曲线上的“点移动”。

2.供给曲线的“线移动”

供给曲线的“线移动”反映的是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如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关商品价格等)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平移。如图4所示,当商品的价格P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对该商品的供给量由Q1增加到Q2,这时,供给曲线就由S1向右平移到S2,即发生所谓的“线移动”。

【例题讲解】

3.下列表述中,能反映图5由S1点到S2点运动的是()。

A.市场上生姜价格上涨,诱发生姜种植农户大增

B.空调促销,空调销售量增加

C.亚洲国家对黄金需求大增,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D.天气转暖,蔬菜价格下降,市民增加蔬菜消费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由S1点向S2点移动,表示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明显不符合图像变化,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4.图6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供给曲线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的掌握。首先应读懂函数图像:供给曲线S1向S2平行移动后,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S2的供给量大于S1的供给量。然后思考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能导致该商品供给量的增加,①入选。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该商品的价格应下降而不是上升,②排除。因为生产成本下降,使得该商品即便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也有盈利空间,从而吸引生产者继续生产该商品,导致供给量增加,③入选。若该商品的生产企业减少,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减少,④排除。故选B项。

答案B

5.随着雾霾天气长期大范围持续,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空气净化器。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解析雾霾天气频发,使得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增加,①正确;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催化剂,说明价格上涨,导致供给增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像有()。

解析开征资源税,高耗能产品成本增加,生产者收益减少,则供给也会减少,③符合题意。④说明供给增加,故不选。高耗能产品的成本增加,价格上升,消费者需求会减少,②符合题意。①说明需求增加,故排除。

答案C

猜你喜欢

供给量需求量变动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考虑政府补贴的天然气市场供给博弈模型研究
土地财政依赖、保障房与商品房价格关系
2017年我国汽车软管需求量将达6.4亿m
基于BP神经网络人均猪肉需求量预测
二千年初安徽省多数运动员膳食营养供给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