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01周文霞周心如陈树婷钱令波

浙江医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理学公众知识点

王 珏,周文霞,艾 恒,周心如,陈树婷,钱令波

(杭州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教学研究与管理·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 珏,周文霞,艾 恒,周心如,陈树婷,钱令波@

(杭州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和2014级护理专业23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教学中引入生理学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单元测试的方法评价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效果。结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生理学微课堂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课后测试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77.97±15.56),优秀率26.09%,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生理学微课堂,不仅有利于推进课程的泛在学习,还能提高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微信公众号;生理学;微课堂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usage of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physiology teaching.[Method]Two hundred and thirty-five nursingmajor students in grade 2013 and 2014 were selected to be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 in traditional teachingmod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physiology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teaching.The teaching effectof physiologyWeChatpublic platform wasevalua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lassexamination.[Result]Themobile-micro-course based onWeChatpublic platform has been favoured by the students,and effectively improve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Comparewith the controlgroup.[Conclusions]PhysiologyWeChatpublic platform can attract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s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WeChat public platform;physiology;micro-courses

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通过公众号,可实现开发者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全方位互动,微信公众号具有主动向特定受众推介信息的特点,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凸显。笔者将微信公众号引入生理学课程教学,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的微课堂吸引学生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学习,对巩固课程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我们的实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杭州医学院三年制护理专业235名学生,其中2013级4个班1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4级4个班11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组均为高考统招学生,其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2组均选用《人体机能学》[1]同一教材,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授课模式,实验组由同一位教师进行线下授课后,再辅以微信公众号线上推送生理学微课堂学习信息。学生可以自愿通过手机微信获取与生理学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信息。

1.3 教学实施

首先教师将生理学的知识点根据课程安排拆分成20个主题(知识点)。围绕这20个知识点,教师组织文字,收集相关图片、动画,制作微课程视频、音频。同时创设故事情境,增加趣味性和探索性。在实验组线下课程结束当天晚上21:00由任课老师定时推送,根据课程周学时安排,每周推送频率在1~3次。

1.4 评价方法

1.4.1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编制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以评价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接受和使用程度。

1.4.2 课后测试 在生理学部分课程内容结束后进行测试,测试试题由计算机在题库中随机抽取,测试题型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采用闭卷上机考形式,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测验成绩≥90分为优秀,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89.57%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同步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学习信息对于学习非常和比较有帮助,仅有10.43%的学生认为帮助一般。有87.83%的学生希望教师推送课堂知识为主,用于课程的预、复习,12.17%的学生希望老师推送科普知识为主。对于微信推送的相关课程信息有61.74%的学生希望在课后推送,26.09%的学生希望在考前推送,12.17%的学生希望在课前推送。从推送频率上看46.09%的学生希望每周推送2~3次,42.64%的学生认为每周1次即可,11.30%的学生希望每周推送3次以上。

2.2 课后测试结果

从生理学部分课后测试成绩来看,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优秀率(≥9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测试成绩比较

3 讨论

3.1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在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升级,智能终端设备日益普遍,截止到2016年2月微信每月的活动用户已达5.49亿[2]。我们在前期的调研中也发现我校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率为100%。因此构建有效的在线教学辅助和支撑平台,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当前高职护生在学习上往往缺少主动性,医学院校的课程负担又相对较重,要想在短短的3年医学专科教育中,实现合格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4]。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移动多媒体工具,有着显著的教学辅助功能,教师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与微课程视频等教学资源可借助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方便其利用课外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5]。笔者对实验组的公众号学习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学生均认为微信公众号信息的推送有利于课程的学习,其中89.57%的学生认为比较或非常有帮助。由此可见,共享交流的微信公众号可能是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媒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微信公众号数据统计功能中的“图文转化率”,了解阅读每条消息的人数及阅读次数,大致掌握学生对每条消息的熟悉程度,也可根据学生的访问次数、参与频率、活跃程度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实现过程性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生理学的重要知识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建立生理学移动微课堂,帮助学生较好地实现了泛在学习。从学习效果上看,在使用了微信公众号对学习者推送信息后,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升,对课程的关注度也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因为微信公众号有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泛在学习,再通过线下课堂将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的统一。

3.2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建设策略

3.2.1 合理的推送时间和频率 从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入手进行调查,发现学生阅读手机信息最频繁的时间集中在8:00、13:00和21:30这3个时间段。因此课程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间应固定在这几个时间节点,以减少其他非学习类微信公众号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养成定时关注学习的习惯。从推送频率上看,88.7%的学生认为每周1~3次比较合理,推送频率过少会使得学生对课程关注度明显下降,而频率过多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因此根据课程设计将学习信息推送频率控制在每周1~3次为宜。

3.2.2 推送内容的设计 (1)推送标题。标题是影响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标题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引导学生查看微信内容的前提,因此结合知识点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标题,是信息点击率的一个重要保障。例如在生理学血液这一章节内容标题的设置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将标题命名为:如何读懂血常规。再如在介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机制这个知识点时,标题可以设为:你“肿”么啦?通过这些探索性、趣味性的标题吸引学生主动点击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学习内容。(2)推送内容。由于微信公众号一次发送所能展现的内容不会很多,因此教师需要将知识点进行拆分、提炼,根据学生的需求,将难点重点做成微信加以推送。在以推送课堂知识点为主的基础上,也需要添加些生活实例、科普知识、临床案例等,以求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就能体会到课程知识点。此外,课程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推送适量的学科前沿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的兴趣,将有限的课堂学习进行无限的课外延伸。微信公众号内容呈现的方式应遵循灵活多样原则,在分析课程内容、目标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采用图文、语音、视频及多媒体混合等多种媒介实现课程设计思想,力求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4 展望

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以调动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将学习从课堂延伸至课外,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效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微信公众号具备多元化的传播媒介,给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可以将教学做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6]。本研究所采用的生理学微信公众号不仅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媒介,更添加了原创的微课资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个性空间,也为翻转课堂、对分课堂、PBL等教学方式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平台资源支撑。通过课堂实践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建设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堂一方面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导向的过程,另一方面有效实现了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1]俞月萍,张琦.人体机能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24.

[2]微信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20/21/32024201-577119885.shtml.

[3]王小引,王俐,王聪睿,等.QQ群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2011,31(3):410-412.

[4]钱令波,艾恒,王珏,等.在线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在医学专科教育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2014,34(6):868-870.

[5]徐小雅.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3):92-93.

[6]朱一亮,俞佳,胡珏,等.微信公众平台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5,4(10):63-64.

The effect ofWeChat public platform on physiology study

WANG Jue,ZHOUW enxia,AIHeng,ZHOU Xinru,CHEN Shuting,QIAN Lingbo@
(Hangzhou Medical College,Hangzhou 310053,China)

G642.0

B

1672-0024(2016)06-0001-03

王 珏(1975-),女,上海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理学教学与科研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15262);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高校)研究课题(编号:2016SCG364)

@通讯作者:钱令波bioqian@163.com

猜你喜欢

生理学公众知识点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一张图知识点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