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鹿茸与马鹿茸的生物活性与应用比较研究

2016-11-01王奕博黄特辉许婉琦孙志蓉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鹿茸多肽活性

王奕博,黄特辉,许婉琦,孙志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花鹿茸与马鹿茸的生物活性与应用比较研究

王奕博,黄特辉,许婉琦,孙志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花鹿茸与马鹿茸虽皆为药典正品,但药用价值有所不同,而市场上两种鹿茸的价格也相差悬殊,花鹿茸多为中成药原料及高档补品,马鹿茸多用于保健品原料和出口。本文对历代本草典籍中鹿茸的来源、优质鹿茸的描述及应用情况进行考证,对近十年来花鹿茸与马鹿茸生物活性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搜集花鹿茸与马鹿茸在药品、保健品及进出口相关信息,分析总结两种鹿茸的商业价值及应用情况,探讨两种鹿茸各自优势与发展前景。

花鹿茸;马鹿茸;本草考证;生物活性;应用

鹿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中国药典》规定鹿茸来源于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大补阳虚,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效。鹿茸在古代就被视为名贵药材,各家对其都有自己的论述,但现在鲜有人考证古人如何看待这两种鹿茸。很多植物药如大黄、麻黄等,各基原植物药用价值的优劣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而鹿茸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种鹿茸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方面,对鹿茸两种基原动物药用部位的价值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较少。由于鹿茸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且产量稀少,故被商务部收录列为中药材重点品种。据商务部2013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显示,花鹿茸销售量为383.2 t,马鹿茸(包括国产马鹿茸和新西兰马鹿茸)销售量共1 178.8 t。两种鹿茸不仅销售量差距极大,价格也相差悬殊,花鹿茸价格约为马鹿茸的3倍。这种价格上的差异是否与药用价值的差异相一致,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本草考证,研究分析历史上鹿茸的来源及应用情况,结合近10年来的研究文献统计,比较两种鹿茸的生物活性差异,从官方数据库搜集相关信息,分析总结两种鹿茸的商业价值及利用特点,进一步探讨两种鹿茸的发展前景。

1 鹿茸来源及应用本草考证

梅花鹿4~6月干角脱落长出茸角,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马鹿则是每年春季脱落旧角,茸角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1]。历代本草中鹿解角时间及优质鹿茸的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历代本草中鹿茸的记载

唐代以前鹿茸来源为梅花鹿,且以黄色的鹿茸为上,北宋沈括首先记载了驼鹿茸可被药用,南宋典籍中首次提到马鹿,明清两代由于麋鹿灭绝,有些医家以“小者为鹿,大者为麋”,误把马鹿认作麋鹿,使马鹿茸得以普及使用[2]。我国西南部有使用水鹿茸(春茸)的记载,四川地方法规中将马鹿亚种白唇鹿的幼角(岩茸)也作为鹿茸来源之一。历代对鹿茸的药用价值多集中在补虚益气,健骨温肾上,而对麋茸,即明清后的马鹿茸,和花鹿茸哪种滋阴效果更好则未有定论。综上所述,形小、红润的花鹿茸是古代医家首选的鹿茸,直到宋代才出现马鹿的记载,最迟于清代马鹿茸也作为鹿茸的来源之一被医家使用。在古代花鹿茸被广泛使用,医家对花鹿茸的认可度高于马鹿茸。

2 花鹿茸与马鹿茸的生物活性比较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鹿茸中含有大量无机元素、氨基酸、多肽、蛋白、酯类、糖类、碱基和多胺类化合物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促进性功能、抗炎镇痛、促进创口愈合、抗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力及抗骨质疏松等多种药理作用[3-4]。两种鹿茸的生物活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2)。

表2 两种鹿茸的生物活性比较

2.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抗疲劳作用

两种鹿茸皆有抗氧化、抑制衰老的能力;都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从而增加免疫力。鞠贵春等[5]发现花鹿茸可以提高大鼠的免疫功能,降低红细胞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百分率。杨阳[6]发现花鹿茸多肽可以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增加小鼠血清IgG含量,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以及有良好的抗疲劳、抗热应激效应,且呈剂量依赖。张梦莹[7]等证明,花鹿茸可溶性蛋白及鹿茸醇提物都可以增加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提高血清溶菌酶质量浓度、血清及肝组织中酸性磷酸酶活力。Kyung-Woon Kim等[8]研究发现花鹿茸提取物能减弱小鼠的多发性关节炎。Suk-Jong Suh等[9]研究发现,花鹿茸提取物能有效预防小鼠的胶原蛋白性关节炎的发生。宗颖[10]等对花鹿茸总碱和8个生物碱进行了小鼠体外脾细胞增殖研究,发现总碱、尿嘧啶、腺苷具有明显的促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

研究发现马鹿茸也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但马鹿茸抗疲劳能力尚缺乏广泛研究。尹晓平等[11]发现,马鹿茸血水解肽Ⅱ能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并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马立芹等[12]发现,马鹿茸血疏水性肽具有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刺激白介素-1的分泌、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2.2 对成骨细胞及骨髓的作用

研究表明,花鹿茸和马鹿茸对骨髓细胞均具有良好的促进分裂增殖作用,能有效地抗骨质疏松和修复骨损伤。王华等[13]研究表明,花鹿茸多肽能显著促进人成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有效对抗骨质疏松。段冷昕等[14]研究发现,花鹿茸能明显加速实验性骨折大鼠骨痂的形成和骨折的愈合,改善骨折部位的生物力学性能,刺激软骨细胞和成骨样细胞的增殖。马鹿茸对原代培养的骨、软骨、表皮等多种细胞有较强的促细胞分裂活性,并对去卵巢和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花鹿茸同样也能够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质量[15-16]。李召等[17]比较了马鹿茸和花鹿茸对人骨髓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花鹿茸和马鹿茸对正常骨髓及白血病骨髓MNC均有促增殖作用,并且能抑制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凋亡,马鹿茸还能抑制造血细胞的凋亡。Jian-Hua Lin等[18]发现花鹿茸多肽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2.3 对创伤的影响

实验证明,鹿茸能促进创口愈合。翁梁[19]等从马鹿茸中分离得到了一个天然鹿茸多肽,并证明其和总马鹿茸多肽都可以促进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大鼠实验性皮肤损伤的修复。张郑瑶等[20]发现,马鹿茸32肽同样对原代培养的表皮细胞、软骨细胞以及NIH3T3成纤维细胞株具有促有丝分裂活性。周秋丽等[21]则发现,在浓度为12.5 mg/L时,东北马鹿茸多肽促表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明显高于梅花鹿茸多肽。

3 两种鹿茸的应用现状

梅花鹿主产自东北,吉林省数量和规模最大,且以梅花鹿为主;辽宁省梅花鹿、马鹿同时发展。马鹿主要饲养在新疆和内蒙古[22]。2010年数据显示,梅花鹿饲养规模约46万头,马鹿则约为14万头[23]。

3.1 两种鹿茸的商业价值比较

3.1.1 国内贸易情况 花鹿茸商品有二杠、三岔、再生茸、砍茸等规格,习惯认为二杠质量最优,其价格也最高。马鹿茸商品规格有单门、莲花、三岔、四岔等规格,习惯认为单门和莲花质量较优、东马茸质量优于西马茸。两者的市场价(元/kg,以平均价格计算)如图1所示,花鹿茸价格波动剧烈,但近5年来上涨幅度较大,马鹿茸虽然走势平稳但价格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马鹿茸成本低于花鹿茸,另一方面是两者在市场的销量不同。据商业部统计,近4年来马鹿茸(包括新西兰马鹿)销量约为花鹿茸的3倍,其中2/3都为进口新西兰马鹿茸。花鹿茸为我国特产,国际竞争压力小。因新西兰鹿业发达,其马鹿茸价格低于国产西马茸且质量更胜一筹,导致国产马鹿茸的价格远低于花鹿茸。

图1 花、马鹿茸的价格变化

3.1.2 国际贸易情况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3~2015三年间,鹿茸产品(包括鹿茸粉)进口量在43万/kg上下,平均单价折合人民币约140元/kg,且绝大多数进口自新西兰,可以推断出我国进口鹿茸均为马鹿茸。近三年来我国鹿茸产品出口额先增后降,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约有70%出口韩国,20%出口香港,10%出口日本。韩国主要进口优质东马茸进行深加工,其进口价格约为1000元/kg,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进口鹿茸产品的价格约1700元/kg,可能除了马鹿茸,日本对花鹿茸也有需求。

3.2 两种鹿茸的产业现状

翁梁等[19]基于对鹿茸多肽的研究,分别开发出治疗骨折(梅花鹿茸多肽有效部位)和皮肤黏膜损伤(马鹿茸多肽有效部位)的鹿茸冻干针剂(中药二类新药)。根据国家处方数据库和保健品数据库统计,在传统中药制剂方面,以鹿茸为原料的药品共有240种,其中只有1种明确写出原料为马鹿茸。保健品共275种,其中以马鹿茸为原料的共225种,占80%,以花鹿茸为原料的只有50种,占20%。由于鹿茸尤其是花鹿茸这一传统名贵中药被国人广泛认可,以鹿茸为原料的保健品行业也蓬勃发展。自2007年至2014年,每年都有新的鹿茸保健品注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图3所示。但大部分以马鹿茸为原料的保健品并没有在品名中体现马鹿茸,而统以鹿茸为名,说明保健品行业中可能存在借用花鹿茸的市场认可度而售卖马鹿茸产品的现象。

图2 2013-2015年鹿茸产品的出口额

图3 2007-2014年度新增含鹿茸保健品注册趋势

4 结论及讨论

根据历代本草中的叙述,形小、红润、分歧如鞍的花鹿茸是最早也是被最广泛使用的鹿茸,也是自古至今一贯被认为优质的鹿茸;而苍黧粗壮的马鹿茸直到清代才被医家们使用,也没有改变花鹿茸更优质的形象。本草中对这两种鹿茸的看法可以解释为何现代人们更青睐花鹿茸而对马鹿茸不是特别推崇。目前研究表明,两种鹿茸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虽然大体相同,但部分功能却互有优劣。如现在对花鹿茸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方面的研究远多于马鹿茸,故认为花鹿茸益精血的能力已经被现代研究证实,而马鹿茸由于经济价值偏低,相关研究少,此方面功效尚待更多探索。花鹿茸有很好的抗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的能力,同时也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及分化;马鹿茸则虽然也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但尚无其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的报告,而马鹿茸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的能力高于花鹿茸。以上研究结果也证明就益精血、强筋骨这些传统鹿茸功效上花鹿茸优于马鹿茸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在商业利用上,花鹿茸价格约为马鹿茸3倍,花鹿茸主要被用于药品原料,如吉林敖东药业自己建立梅花鹿养殖场,提供制药所需原料,但出口尚未完全打开。由于马鹿茸价格较低,大部分被用于保健品原料,而优质东马茸多出口到韩国。我国马鹿茸企业应该将目光放在鹿茸产品的深加工上,利用鹿茸滋补壮阳这一深入人心的观念大力推广鹿茸保健品,或者基于马鹿茸良好的促表皮细胞增殖能力开发相应药品或化妆品,以增加我国马鹿茸产品的竞争力。花鹿茸在我国认可度很高,主打高端保健品和滋补品也是很好的选择。因其为我国特有品种,可以借助国家相关政策的便利,广泛向周边国家出口,增加国际市场对花鹿茸的认可度从而打造中国品牌,获得高额利润。

[1] 金世元,金艳,李京生.金世元谈鹿茸[J].首都医药,2011,18(13):42-43.

[2] 宋胜利.中国的鹿科动物[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1(1):10-10.

[3] 桂丽萍,郭萍,郭远强.鹿茸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0,(3):237-240.

[4] 薄士儒,李庆杰,王春雨,等.鹿茸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经济动物学报,2010,14(4):243-248.

[5] 鞠贵春,张爱武,黄伟,等.梅花鹿鹿茸对血压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鹿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西丰)鹿与生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C].辽宁:西丰,2014:4.

[6] 杨阳,孙红瑜,王振伟.梅花鹿茸多肽的药理活性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2):104-105.

[7] 张梦莹,赵玉娟,李倩竹,等.梅花鹿茸可溶性蛋白提取工艺及免疫活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9):158-160+163.

[8] Kim,Kyung-Woon1;Song,Kwon-Ho1;Lee,Ji-Min1,et al.Effects of TGFβ1 and extracts from Cervus korean TEMMINCK var.mantchuricus Swinhoe on acute and chronic arthritis in rat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8(No.2).280-283

[9] Kim,Kanp-Sung;Choi,Yoo-Haeng;Kim,Kyung-Ho,et al.Protective and anti-arthritic effects of deer antler aqua-acupuncture(DAA),inhibiting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on phosphate ions-mediated chondrocyte apoptosis and rat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J].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04(No.7).963-973.

[10] 宗颖,张辉,牛晓晖,等.梅花鹿茸生物碱类成分及其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药材,2014(5):752-755.

[11] 姜红,乐国伟,尹晓平,等.马鹿茸血酶解肽体内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关系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5):757-760.

[12] 马立芹,乐国伟,钱佳,等.马鹿茸血疏水性肽的分离及组分3的免疫活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2):99-102.

[13] 王华,林喆,刘强,等.鹿茸寡肽的制备及其促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0(9):1791-1796.

[14] 段冷昕,马吉胜,翁梁,等.鹿茸总多肽对维A酸致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4):264-267.

[15] 李银清,赵雨,唐仁能,等.梅花鹿茸胶原酶解物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4):578-581.

[16] 李银清,赵雨,孙晓迪,等.梅花鹿茸胶原酶解物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6):759-762.

[17] 李召,宋振岚,徐晓艳,等.不同加工工艺鹿茸组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比较[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4(9):715-720.

[18] Jian-Hua Lin;Ling-Xiao Deng;Zhao-Yang,et al.Pilose Antler Polypeptides Promote Chondrocyte Proliferation Via The Tyrosine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Toxicology.2011,6:4652-4659.

[19] 翁梁,周秋丽,王丽娟,等.鹿茸多肽促进表皮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皮肤创伤愈合[J].药学学报,2001,36(11):817-820.

[20] 张郑瑶,段冷昕,周秋丽,等.梅花鹿茸多肽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33(9):2000-2004.

[21] 周秋丽,刘永强,王颖,等.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多肽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699-702

[22] 郑策,施安国,杨福合.茸鹿饲养业展望[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02-21007.

[23] 2014中国鹿业发展报告[A].第六届(2015)中国鹿业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辽宁:西丰,2015:15

TheComparativeStudyonTheBioactivitiesandApplicationsofTheAntlersofSikaDeer(CervusNippon)andRedDeer(Cervuselaphus)

WANGYibo,HUANGTehui,XUWanqi,SUNZhirong*

(SchoolofChineseMateriaMedica,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102,China)

In recent years,some studies has found,although both antlers of sika deer(Cervus nippon) and red deer (C.elaphus) are quality good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version,that they have a big difference in medical values and market prices. The antler of sika deer is normally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i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while the antler of red deer is commonly used as export products and the raw material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The study analyses the sources of the velvet antlers in historical herb works and the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high-quality pilose antlers.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s which focus on both antlers’ of sika deer and red deer bioactivity,collect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the antlers of sika deer and red deer in drugs,health care products and imports and exports,the researcher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wo antlers’ values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and discusse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eveloping prospects.

Antlers of sika deer and red deer; textual researches; bioactivity; application

2016-03-27)

*

孙志蓉,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与开发研究;E-mail:zrs67@126.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8.028

猜你喜欢

鹿茸多肽活性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Co3O4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生根提苗就用碧邦有机多肽氮水溶肥
骨碎补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名贵中药鹿茸的质量控制与鉴定的研究进展
鹿茸如何食用才好?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核酸适配体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
鹿茸发生与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