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及其对策研究
——暨广西中医药大学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搭建大学生健康工程平台纪实*

2016-11-01韦军湘吴国天张焱超

运动精品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体质

韦军湘 吴国天 张焱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广西 南宁 53000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及其对策研究
——暨广西中医药大学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搭建大学生健康工程平台纪实*

韦军湘 吴国天 张焱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广西 南宁 530001)

基于“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这一概念的提出,紧紧把握“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活动内容,建立完善对“阳光体育推广模式研究”评估体系,搭建大学生阳光体育健康工程平台,极大促进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更深入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及其对策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为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阳光体育促进工程;推广模式;评估体系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12月20日联合下发通知,提出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11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国各类学校积极行动起来,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地促进了广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各高等学校具有校园面积大,体育活动场地设施较为齐全,校园体育文化相对较好,大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得到保证,学生体育社团相对健全,体育锻炼活动丰富多彩,为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与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的高校相比较,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短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场地相对不足,师资严重匮乏等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都亟待一一改善解决。我们在今年国民体质监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特别针对广西大学生在“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实践调查研究中还缺少科学指导的现状和体质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专门设计一套“阳光体育促进工程”,这一概念的提出,既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体育教学管理体制,还要建立完善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测评估体系,只有通过评估的科学数据,与相关性的研究,尽快制定出一套增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政策与法规,以其达到有序、科学、系统指导大学生体质的健身活动,为尽快提高广大学生的身体机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服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了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五所学校进行调查,了解这些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兴趣,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状况,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针对体质下降所采取的措施,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64份,占发放问卷的92.3%,其中男生330人,女生334人。

2.2 研究方法

查阅有关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广西地方政府的相关文件、法规,了解国家级层面对该领域的宏观政策指导。采用CNKI进行网上期刊数据库查询,查阅了相关课题研究和文献资料。将他们聚类、比较、归纳、借鉴、分析这些研究结果的可借鉴性、以其对本课题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2.3 问卷调查(即专家问卷)

通过进一步加工和整理资料、设计出相应对象的问卷初稿,联系省内外体育专家、教授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根据专家反馈意见改进完善问卷。此外还采用测法检验信度,相关系数α=0.889,P<0.01。从数据看出,问卷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用于本项研究。具体实施时,发放问卷100份,剔除回收的无效问卷,实收回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分别为96%,符合统计学要求。

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除进行必要的人工统计筛选之外,其余调查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8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

3.1.1 大学生健康意识有待改善提高

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总体情况不尽人意。有5.57%的人平时不太关注自身的健康,有31.7%的学生不能主动去学习健康知识;有8.28%的人不能保持较有规律的饮食及卫生方面习惯;有16.86%的人在锻炼之前很少做热身活动;有4.36%的人会在晚饭后即刻进行体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大学生健康意识均无显著性意识(P>0.05)。说明广西不同区域高校,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学生健康意识无明显差异。

表1 广西大学生健康意识的各题问卷选项频次分布

3.1.2 对体育兴趣男生较为理想,女生有待改善

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大学生体育兴趣在区域,专业,自身收入特征上也均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广西不同区域,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学生在体育兴趣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对体育兴趣各小题数据进行单因素(性别)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如果成立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您报名参加吗”?“体育教师有事或其他原因不来上课,您态度是”?两题的P值均为0.01,差异非常显著。分析其原因:与男生相比较,女生不太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究其原因是怕苦、怕累、怕出汗;因此不愿意参加体育兴趣小组。如遇老师有事或其他原因停止上体育课,她们也不会感到失望,这种情况一般老师会安排自由活动,女同学反而显得更为高兴。

表2 广西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各题选项频次分布

3.1.3 专家教授对改善提高广西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认知各题选项

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体育锻炼主体意识是个体对体育锻炼的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寻求改善提高大学生身体机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有效途径的调查与研究,有利于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竞赛的工作中采取更为行之有效和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广大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使其在健康意识,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身体机能,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差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探索一条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寻求探索一条从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以其达到培养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见表3分析。

表3 专家教授对改善提高广西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认知各题选项

3.2 搭建大学生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的平台

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是传达几个上级文件,开几次会,挂几条标语,办几次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关键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落实。我们是采取了八大模块系统切切实实地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2.1 模块一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首先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教育宣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锻炼。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体育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了较独特的风格。在体育课程中,我们采用了三自主(即自选上课内容、自选任课老师、自选上课时间)的课程模式,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按固定计划授课的束缚,用大课观的理念去重新设计体育课程,对广大学生体育锻炼培养空间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富兴趣爱好、更开放多元化体育活动,使学生既喜爱体育,也喜欢上体育课,进而使体育课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将成为大学生通往健康之路的阶梯。

3.2.2 模块二按体育大课程观,加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现代大学生体育课程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概念。大学体育课应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体育课程还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三大部分。现代的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有特色、有层次、有个性、多样化的现代体育课程观。

因此,我们始终将课内与课外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坚持,以“三自选”的教学模式为中心和主线,是体育课向着有趣、轻松、自主,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内外,校园、社会的各种体育运动,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充分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3.2.3 模块三就是实施大学生大课间活动

首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效,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在于广大学生的参与面,在于调动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要达到这个目的,还必须减少行政干预,减少强迫性,要不断创新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广大学生从“要我运动”转变为“我要运动”,增强自我体育意识,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其次,就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组织能力特点,大学课外体育锻炼是独立的,在校团委的领导下,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我校大学生以各个单项协会为管理中心和组织实体,每个单项体育协会由1—2名本专项体育教师为指导老师,总体把握单项协会的发展方向和活动的计划安排,发挥单项协会对学生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参与,自主锻炼的积极性,这既可以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再次,实践证明,大学生对大课间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不仅具有较高的热情,而且也具有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学校体育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学校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部门应给与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放心大胆地让广大学生进行健康向上地开展活动。

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大课间管理示意图所示

3.2.4 模块四以班级为团队活动形式强调个性化模式

除了围绕“阳光体育”和学校开展的体育文化节规定的动作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由各年级院系组织各班级开展单项体育活动,并由班长做好每次课外锻炼的考勤登记。因为任何通过强迫所产生的行为都是不可能持久。大学体育的目的不是通过强制性的举措要求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是需要唤醒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自我体育”的意识,形成自我体育观即从自我出发,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自觉自发地从事“育我之体”的活动,以期达到“提高人生质量,实现人生科学化”的目的。可见强调个性化的班级体育活动形式,是体现自我体育观符合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3.2.5 模块五开展大学生社区体育辅导活动模式

众所周知,体育课无疑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最好的组织形式之一,对大学生来讲,更重要的是应在更复杂、交流性更真实的课外体育—即社区学生体育辅导活动,每周六日利用半天时间由各专选课教师或班长组织带队到事先选择联系好的社区、单位、学校进行服务活动。(进行气功辅导、卫生保健养生咨询等两项活动)在真实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获得体育运动的直接经验。为此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观念的束缚,对大学生的体育培养空间没有仅局限于体育课堂,社区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富趣味、更开放多元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多体验、多尝试、多协作,开放更多的体育课程空间,让他们真正地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大自然,让他们的体育经历更丰富,涉及范围更广泛,也是符合“阳光体育”推广模式的最后宗旨的。

3.2.6 模块六实施大学生课余训练模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余训练活动,提高专项技术运动水平,带动和引领“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学校近年来体育成绩的取得,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严格按照《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标准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每年都按体育课程表开足开够体育课的学时,开设17门体育选修课程项目,保证学生的运动爱好和运动量生理负荷,使广大学生掌握了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了至少两项以上受益终身的体育锻炼项目。二是组织开展多层次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及体育竞赛,搭建有特色的校园体育运动架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至今已有十几年,坚持组织学生开展早操、打太极、晨跑等早锻炼活动,已经形成了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三是注重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从2006年起组建了武术、羽毛球,体育舞蹈等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多年来在全国、广西大学生的体育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3.2.7 模块七定期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每年坚持开展体质测试,遵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并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并获得成果。学生体测达标率均保持在94%以上的合格率。

3.2.8 模块八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文化

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进一步活跃了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通过各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定期举办院系运动会,以及校运会,年级,各班级间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大大地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为推广阳光运动夯实了基础。

3.3 确立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管理机制

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围绕“体质健康促进工程”这一重要平台,逐步“构建两个体系”,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这一重点的顺利实现。

3.3.1 一是构建制度管理体系

制度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有序、规范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障。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为主任,以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广西中医药大学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施方案》,《广西中医药大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办法》,《广西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有关文件。从以下13个方面详细规定了学生体育工作的开展:①高度重视学生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②学校党委行政要把加强学生体育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③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④按照“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积极开展“广西中医药大学阳光体育运动”;⑤积极实行《全民健身计划》,努力建设校园全民健身服务体系;⑥认真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的纲要》关于体育课的安排规定;⑦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⑧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进一步发展运动队在校内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保障体育经费投入;⑩严格落实体育教师有关政策待遇;?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努力营造重视学生体育的舆论环境。《广西中医“阳光体育”实施计划》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出发,规定了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为: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为此,学校坚持每年举办“广西中医药大学体育文化节”和组织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其中,春季为“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以专业班级单位组织开展,参赛人数达到在校生的80%以上。秋季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开展。学校体育部组织各项竞赛活动和技术指导服务。以上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形成了人人有项目,班级有活动,院院有特色的局面。同时规定,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贯穿全年,做到了年初定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评比,我校从参评方法,评分细则、奖励办法等方面,详细规定了对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考评细则,为持续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撑。

3.3.2 二是构建服务支持体系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而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而体育基础设施却相对缓慢。根据这一现象,通过新校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体育的场馆建设翻了三倍,《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测试设备,基本满足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需求。

二是在两个校区的运动场所设置了“阳光体育运动”辅导站点,并建设了一支有体育部专职老师为指导,学校体育代表运动员参与的技术指导队伍,深入各二级学院或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开展技术指导,有效的服务支持体系,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3.4 构建“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的评价体系

构建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的评价体系,就是要建立完善一套阳光体育量化评估,以“量”的形式检验各学校,各院系(部)贯彻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效果,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信息,对学校各院系(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以实现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目标。实施阳光体育量化与评估,对于促进学校整体需求与体育教育需求的融合,对于促进学校各种管理模式的融合,对于实现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衔接,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对于促进学校的现实表现与未来发展的融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4.1 评估考核点的选择

构建阳光体育量化评估体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评估考核点(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代表学校各院系(部)体育教育的全貌,反映各院系(部)体育教育的综合水平,另一方面评估内容具有行为导向作用,是各院校系(部)能够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一般教学之间的关系。

3.4.2 阳光体育量化评估体系的框架结构

量化评估要正确掌握评估条件,全面地评价学校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资源。掌握标准要严格,不能倚轻倚重,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迁就照顾。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评估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①阳光体育的宣传;②体育教学;③课外体育活动④体育科研与成果;⑤体质及健康测试。

按照上述5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归纳总结后,量化评估的主要构架如图2所示。

图2 量化评估框架图

3.4.3 评估因素集

考虑到阳光体育量化评估因素的复杂性,在量化评估指标体系中,把性质相似的指标归为一类,形成体系。相对应需要建立一个多级评判因素集,这里实际上建立的是三级评判因素,如图2.然后对一级量化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二级指标的权重受一级权重影响,在整个阳光体育量化评估体系中,不同等级权重的影响范围不同,便于操作与控制。

3.5 构架阳光体育量化评估的流程与内容

为了便于科学评价,将阳光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流程量化评指标总体框架图中的各项评估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了反映阳光体育量化评估特征的指标体系。见表—4

表4 阳光体育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表

续表:

3.5.1 制作量化评估表格

阳光体育活动量化评估是依据阳光体育量化评估标准(量化评估体系),通过对每一个评估指标进程度或状态的表述。在评估之前,要先制作量化评估表格按照阳光体育评估体系的分类,量化评估表由阳光体育宣传量化评估表,体育教学量化评估表,课外体育活动量化评估表,体育教学量化评估表,课外体育活动量化评估表,阳光体育科研成果量化评估表,体质测试量化评估表组成。

3.5.2 对各类指标进行量化评估

对学校各院系(部)各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时,要对每项指标进行打分。

(1)阳光体育宣传评估。对各院系(部)进行阳光体育宣传的评估,其中包括对宣传形式和宣传内容进行评估,宣传形式从简报,板报等等形式进行评估;宣传内容从阳光体育理念的宣传和科学锻炼方法的宣传等方面进行评估。

(2)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评估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课程设置评估主要从开设课程,开课年级,开课学时,教材选用和教学大纲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管理评估从集体备课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要从学生出勤率、态度和考核成绩三个方面进行。对每个院系(部)进行体育教学评估则主要看各院系(部)学生的总体成绩,其中出勤率,平时表现和最终考核成绩的总分是评估的主要依据。

(3)课外体育活动评估。课外体育活动是全民性体育运动,是学校各院系(部)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学生群体竞赛活动的运行机制,开展由上而下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以多种形式的群体竞赛活动推动学校各院系(部)体育活动的开展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评估内容。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对课外锻炼情况,群体活动开展情况及运动成绩三个方面。课外锻炼情况主要包括出勤率:活动时间和内容等几个方面;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评价学校各院系(部)内部活动的计划,奖励制度等,还要对各院系(部)开展群体活动的内容是否丰富进行评估;而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主要是对各院系(部)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体育比赛所取得成绩进行评估。

(4)阳光体育科研成果评估。对学校各院系(部)阳光体育科研成果的评估主要包括对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的论文,教材,专著及获得不同级别的科研奖励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5)体质的词是评估。它主要包括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学生体质测试奖惩制度的完善程度,人员配备及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3.5.3 整理评估数据

对各指标评估完成以后将学校各院系(部)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对这些数据依照阳光体育量化标准进行量化处理,做出单项评估值和总评估值。在此基础上将各院系(部)总体评估值排序。

量化评估工作流程如下所示:评估数据表→采集评估数据→数据处理系统→评估数据处理→评估报告→评估参数设置系统→量化指标数据库→评估历史数据库→阳光体育的量化与评估,是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对各院系(部)采取的一种激励机制。通过对各院系(部)开展阳光体育的量化评估,充分体现了量化评估的激励性,使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生质的变化,有效地促进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4 结论

4.1 搭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平台,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举措,关系到全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2 通过构建“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的评估体系,使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更深刻体会到了“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体育锻炼就是热爱生命”的内涵,进一步树立了全民体育,天天坚持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了高等院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4.3 “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深化改革了高校体育工作管理体制,又为现阶段逐步建立完善对“阳光体育”健康促进工程推广模式及其对策研究以及构建的量化评估体系,为更深入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阳光体育推广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今后我们将更加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开创阳光体育的新局面,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

[1]刘琼,许婧.推广阳光运动校园体育硕果.南国早报,2016.

[2]《广西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实施方案》、《广西中医药大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的通知,获学校正式行文出版发行.

[3]陈小蓉,谢红光,朱寒笑.《阳光体育、万人参与》—深圳大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经验总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4]张瑞林.《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山东大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经验总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5]王德,崔秀云.《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阳光体育运动检查,督导与评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经验总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6]韦军湘等.寻求改善提高改善广西大学生身体机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J].运动精品,2011,10(262).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Sunshine Sports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Regions——Documentary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Promote the"Sunshine Sports"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Health Engineering Platform

WEI Jun-xiang,et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Guangxi,China)

Based on proposed"Sunshine Sports and Health Promotion Project"concept,firmly grasp the"sunshine sports"the guiding ideology,objectives and activities,establish and improve on the"Sunshine Sports Promotion Model"evaluation system,build healthy college students sunshine sports engineering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ways and means of Minority Students in western Region sunshine sports promotion and strategies research,formulat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functions of management.

western minority;students“sunlight sports”promotion project;promotion mode;assessment system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基金(2015JGB3273)。

韦军湘(1958-),广西柳州人,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论与传统体育保健养生。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体育运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呆呆和朵朵(13)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