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及长效发展研究

2016-11-01沈柳红杨海江

运动精品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志愿广西志愿者

沈柳红 杨海江

(1.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玉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及长效发展研究

沈柳红1杨海江2

(1.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玉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广西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近几年随着各类体育赛事的盛行及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的传播,急需要在广西高校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体育志愿者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从理论上构建了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体系,内容涵盖了体育志愿者招募、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估及反馈等,进一步提出了激发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热情、引导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为广西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体育志愿者;志愿者服务;培训;高校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voluntas”,意为“意愿”。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1]。志愿服务是利他行为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为他人、团体、机构、某项事业或者整个社会提供帮助而不求物质回报,论文中的“体育志愿服务”只是对志愿服务领域的限定。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体育志愿者队伍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高校成为体育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军,成为培育体育志愿者服务队伍的重要基地。笔者通过对2013年广西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评审出的98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归纳,发现关于体育类的服务组织仅有两项,远远满足不了近几年广西各类体育赛事及民族体育活动对志愿服务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广西高校成立专门的体育志愿者服务组织并进行有效培训能够为广西各类体育赛事、民族体育节庆活动、全民体育健身指导等等提供优质服务,也是广西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1 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的理论框架

1.1 培训目标与任务

1.1.1 思想层面的培养目标

目前社会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为实现这一时代变化,我国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急需开创新的形式与更加丰富的文化载体,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公共服务意识。而公共体育志愿服务做为承接这一精神文化载体最活跃的方式之一,对实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食量。根据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求理论,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为人们最高层次的需求,大学生通过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理念的体育志愿服务工作,自我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实现,自我效能感将逐步提高。培育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文化、树立大学生公共体育服务意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1.2 实践服务培训目标

第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服务能力。

大学生通过体育志愿服务行动不仅能提高其语言沟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应变能力,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礼貌礼仪等,而且能够从服务他人中获取经验,提升业务能力,完善自我成长历程,促进人性的不断丰富和个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步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二,为广西体育赛事及体育节庆活动提供高效能的体育志愿服务。

近三年广西各类大中型体育赛事举办得如火如荼(如表1),特别是2016年将举(承)办300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再加上广西民族传统特色节庆日大大小小共计80多个,其中每年的“三月三”民族节庆日中涵盖了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为了保证各项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工作将变得急不可待,高校体育志愿者将与社会体育志愿者一起共同为广西体育活动开展提供高水平高效能的志愿服务。

表1 近三年来广西各大体育赛事统计表

第三,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后备力量,为社会公共体育服务。

高校体育志愿者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之后,志愿精神将得到升华,志愿服务能力将得到提升,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文化素养和知识体系,基本能够胜任农村、城市社区基层体育服务工作,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日益推进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填补政府与社会失空部分的尴尬状态。高校体育志愿者将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后备力量,为社会公共体育提供服务与指导。

2.2 培训流程

2.2.1 体育志愿者招募

招募是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的前提条件,有研究证明:具有正确的人格特质和主观倾向的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越大[1]。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拥有正确的人格特质、高尚的道德品性、过硬的专业技能特长等,他们将通过培训成为体育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或骨干力量。高校体育志愿者招募方式不同于社会体育志愿者招募。高校大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相关志愿服务工作,服务目的不明确、服务对象模糊、社会实践服务零基础等,这些为高校体育志愿者招募及后期培训带来一定障碍。所以在招募前需要制定周密详细的招募计划,明确招募的主要标准、范围及招募后的录用与管理工作,在制定发布切实可行的招募政策之后,宣传是重要环节,其宣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场宣传。即通过会议、演讲、教师课堂、体育活动、海报、宣传册、宣传单等方法进行宣传。由于此方法学生人群集中、热情高涨、最容易调动其积极性,是体育志愿者招募最有效的方法。二是利用高校校报、网站、电子滚动屏幕、广播、微信公共号等一系列的网络电子科技进行宣传。

具体的招募方式可以采取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学校成立专门的网络服务机制,志愿者申请人可通过网上报名,自行网上学习体育志愿者服务综合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学习时间可根据体育服务项目性质而定,完成一定的学习量后学生网上答题考试,考试合格准许参与面试,对于所有面试合格者再进行筛选录用,经过选拔合格后,志愿者与学校签订志愿服务承诺书。具体的招募流程如图1:

图1 高校体育志愿者招募流程图

2.2.2 培训内容

志愿服务内容的培训是整个培训过程的中心环节,根据前面提及的培训目标与任务来确定相关的培训内容,主要分为:志愿服务通识培训、体育赛事项目与岗位培训、民族节庆体育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各项培训的具体细节见图2。保证在分地域、分阶段、分层次培训的同时又要兼顾灵活性和有效性,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如广西近些年相对固定的赛事有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等,对于举办固有赛事的所属地高等院校体育志愿服务培训就应该以当地赛事培训为主,其它培训为辅,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品牌。

图2 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2.2.3 培训方式

根据高校师生人员集中、时间支配自由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培训方式:集中面授培训、实践培训和远程培训(如图3)。其中集中授课主要包括教师讲解、视频观赏、情景演练、分组讨论;实践培训主要包括体育项目实践操作、岗位角色演练、风险预测、体育仪器设备的使用、场馆布置、仪式颁奖等。另外网络远程培训也是高校体育志愿者培训的重要方式,网络培训学习时间自由,可反复操作,教材和教学方法易于统一、规范,对学生学习后的效果能够及时反馈和检验,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培训模式。培训的师资应以高校校团委领导、体育专业教师、社会资深体育志愿者为主。

图3 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方式

2.2.4 培训评估及反馈

培训评估、反馈是一个系统地收集有关志愿者培训项目的描述性和评判性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有利于帮助培训组织方在选择调整各种培训活动以及判断其价值的时候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评估[2]。反馈是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的最后关键环节,由于大学生参与体育服务时间少,社会实践水平有限,特别是对风险预测与风险评估难度大,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与不足,需要培训组织方或赛事主办方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意外及时做出正确评估与应急方案。对体育志愿者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具有实效性也应该及时做出效果反馈,总结经验,查缺补漏,为下一次体育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 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长效发展机制

3.1 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一体化的网络服务培训体系

近两年广西举办过比较大型的体育志愿者服务招募工作,如2014年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招募城市志愿者2万多名,正式参与赛事服务工作的932名;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上1200名志愿者提供了全程的志愿服务工作。据相关领导反映,这些志愿者主要来自当地高校,其志愿服务也仅仅是短暂性的行为,过后就无人问津,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其进行跟踪调查,从而导致了这部分人力资源的溃散与浪费。面对此窘境,应该构建以政府为杠杆、高校为主流、社会提供土壤的一体化网络服务培训体系。政府应该给予正确的方向,在政策的指导下,建立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人力资源库以及相应的服务培训基地,引入部分社会公益团体、草根组织中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及实践服务培训,对通过培训及参加实践服务后的体育志愿者个人信息进行归档、存档,同时建立网络及远程信息的不间断的培训。在政府和社会行为方面,可根据地方的实际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特别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提早进入实习阶段,采取先考察后吸纳再发展培养的方式引入人才,确保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3.2 健全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组织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是为了正确的理由而实施的无偿劳动,这个理由就是‘善行’[1]。虽然说志愿者服务是一种不追求物质上回报的利他行为,但是在长期的服务工作压力下,学生容易产生服务疲劳及懈怠,因此,必须及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来维持高校体育志愿服务的后续开展。其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大学生体育志愿行为与学校学分、奖学金、评优、就业等挂钩。第二,对于特别优秀突出的服务者或组织颁发“体育优秀工作者”、“体育服务之星”、“体育奉献奖”、“优秀体育社团”等荣誉称号。第三,将教师志愿服务纳入教学工作量、年度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范畴。如此通过健全精神层面上的组织激励机制,树立典型形象及榜样,进一步激发高校师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及行动,促进自觉、自律行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制定相关的制度化保障机制

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性的利他行为,也是“一种自愿的义务”,可这种自愿与自觉上的义务,除了依靠观念、态度、人道主义、信任、信仰等价值观维系外,还需要用一种规范性的合法的、正当的模式来支配其行为。我国从1999年8月5日广东省通过第一部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迄今,已相继颁布实施了32部地方性专门规范志愿服务的法规,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2014年2月,中央文明委专门下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可见,国家对志愿服务的法制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与完善。随着广西体育活动的频繁开展,广西体育志愿者服务急需要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需要制定适合广西地方特色的体育志愿法律条例、文书、政策、管理规则等来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立法保障机制,同时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志愿责任意识、规范志愿服务行为具有约束及监督作用。

3.4 编写广西体育志愿服务培训指南

在国家志愿服务的积极响应下,近几年广西区内各种政府行为、社会组织、学校共青团性质的公益组织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西体育志愿者服务队伍要紧跟时代步伐,形成正确规范完善的组织服务体系,需要有一定的服务指南及行动纲领作参照物,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服务支撑,做到服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教材内容的正确合理选择是所有培训课的中心环节,是整个培训过程有效性评价及反馈的主要内容,也直接关系到实践服务的目的性、针对性及有效性。因此,组织相关体育专业人员、科学研究员、志愿服务管理者等共同编写广西体育志愿服务培训指南是确保体育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是高校和社会体育志愿者服务的迫切需求。体育服务指南的编写力求结合广西体育赛事性质、民族传统体育节庆文化特点,融合广西人文、风土民俗等,既要为高校大学生服务更要为广大社会体育志愿者提供方便,以此达到共同为地方体育事业服务的目的。

3.5 打造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品牌

广西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民族种类繁多,民族体育文化也呈现多元化,要推动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拉动地方经济效益,必须以品牌做铺垫,利用高校资源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体育志愿者服务品牌。这方面可以借鉴奥运会的“鸟巢一代”、“蓝京灵”、上海世博会的“小白菜”等,打造出一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我与你同行”、绿色之城的首府“绿城之光”、北部湾地区的“北部湾小红帽”、广西“三月三”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志愿服务等等极具特色的体育服务品牌。通过打造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当地体育志愿服务发展的特有属性,让类似的文化标识成为地方高校志愿者的代名词,成为志愿服务项目的形象代言人。

4 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体育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随着广西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广西各类体育赛事及民族传统体育节庆活动日益推进。广西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将逐渐向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广西高校体育志愿者将与社会体育志愿服务力量相融合,共同为促进广西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鲜活力。

[1][美]马克.A.缪其克(Marc A.Musick),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志愿者[M].魏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张晓红,任炜,李凌.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组织与管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3]刘欣然.论高校体育志愿者队伍开发的现实意义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2007,91(3).

[4]陈立农,黄晓春.第16届广州亚运会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6).

[5]张兴玲,唐成.对我国体育志愿者组织激励机制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5).

[6]蔡建新,郝海亭.福建省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5,34(2).

[7]陈洪平.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志愿者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3).

[8]王晓芳,刘江宏,王定宣.体育社会组织志愿者培养模式及管理要义[J].四川体育科学,2015(3).

The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Training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Guangxi

SHEN Liu-hong,etal.
(Sport and Health College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 537000,Guangxi,China)

As one of the typical minority in our country,in recent years,with the prevalence of various sporting events and the spread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Guangxi needs urgently to train a group of excellent young sporting volunteers to provide quality services in college.The dissertation which combines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nstructs a train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ory,which covers sports volunteer recruitment,training contents,training methods,training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and so on,and it further put forward an effective mechanism of motivating the undergraduates'enthusiasm of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and guiding its long-ter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viding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Guangxi.

sports volunteer;volunteer service;train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沈柳红(1978-),湖南武冈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与适应体育。

猜你喜欢

志愿广西志愿者
广西贵港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广西戏曲》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