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型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百色学院为例

2016-11-01孙建华

运动精品 2016年10期
关键词:百色应用型学院

孙建华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型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百色学院为例

孙建华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教育战略发展,对于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变革模式。百色学院正依托这些新的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自身变化,提出创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统计法对百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就当前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进行论述和总结,进而吸收其他体育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总体目标提出一些富有创新和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推动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创新。

应用型人才;体育教育;百色学院

目前许多体育院校对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尝试,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就整体而言,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科学规划,对于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来说更是有着许多的进步空间。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发展要求,百色学院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具体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实践课程等,逐步建立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的现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专业技能的掌握,对于实训课程和实践见习的时间和课程科学规划,完善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内容。

1 研究动态、意义与方法

1.1 研究动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应用型人才的定义不断的丰富,也不断的提高能力要求。当前我国整体教育改革的思路就是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广泛结合,学校教育不仅仅关注课本知识,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制定教学内容,应该不断加强课程设计的整体性和专业性,包括与体育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最新课程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上要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对学生的多种技能的运用效果检验,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和帮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

1.2 研究意义

本论题以百色学院为例,通过对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因素。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型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希望通过借鉴百色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吸收包括其在课程设计、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实践内容安排等突出表现,不断总结归纳科学的作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人才培养思路。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本论题首先是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阅读,并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资料,通过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和中国知网、万维网和其他文献图书,归纳总结有价值的东西,丰富论文的基础性材料。同时通过学校体育人才培养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报告等进行整理,通过第一手资料来加强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3.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百色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百色学院体育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以及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哪些问题。主要设计两个调查问卷表,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科学性与实用性调查表和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效果评价表。本次调查计划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主要对象为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相关实习见习学校的教师等。

1.3.3 统计法

对所发下的问卷回收情况进行有效的统计,并把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列表,提取相关的内容信息资料。

1.4 调查内容设计

表1 调查主要安排

续表:

表2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调查

表3 实训实习效果调查表

2 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结果分析

2.1.1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2.1.1.1 培养目标

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结合广西和百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对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着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注重培养计划的科学制定,以促进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经验,通过一系列专业指导和训练,各类体育竞赛和实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并且能够在未来工作就业当中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和教学,具备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要求。

2.1.1.2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通过学习体育教学、健康教育、锻炼、竞赛等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以此来掌握教育、心里、人体这三方面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从而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熟练度和写作技巧的提高,增加自己适应教学、培训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1.2 培养考核方案

必修课的笔试考核总成绩满分为100分=期末考试内容占40%+学生课堂笔记记录占30%+课后作业完成程度占20%+学生课堂表现占10%

必修课技能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期末技能考试占50%,(其中,技能考核的分数占30%,理论考试成绩占20%)+专业的社会实践能力占40%,(包括社会实践中的课堂教学、授课、编排能力等)+课堂综合表现能力占10%期末考试中考试不及格的,一律予以补考,补考过的即该门成绩最终为60分。

2.1.3 主要课程设置和介绍

表4 学科基础课平台教学计划表(必修)

表5 专业基础课平台教学计划表(必修)

表6 主要实验(训)课简介

表7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简介

表8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简介

2.2 调查结论总结

表9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调查

表10 实训实习效果调查表

从以上的文献资料和调查统计显示(见表9),百色学院在体育专业培养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方面,有超过70%对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是很满意和满意的,表明百色学院在体育专业课程设计比较合理,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支持。在实训实习效果调查显示(见表10),对于实习效果评估四个维度的满意度如上图所示,均超过70%的满意,而且在知识结构和责任心方面的评价比较突出,对于实习能力表现和实习运动技能则较低,因此可以看到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仍然存在运动技能和能力表现的不足,这需要今后加强对于技能的训练和考核力度。

综合来说,百色学院在体育专业培养方面有许多创新发展思路,建立了一整套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明确了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结合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评价等制定了严密的计划。虽然此次调查只是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其中几个关键部分,但是仍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通过以上的调查和统计,总结归纳了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几个特点和优势。

2.2.1 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百色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注重的是应用型,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采取与专业基础结合,并增加许多体育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专业见习等实践内容,整个培养计划无论是时间分配还是考核办法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校企联合的实习、见习培养更加能升学生运用所学技能,提供更加多元的实践环境和平台。并且,所有课程教学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教学大纲安排。

2.2.2 课程设计科学全面

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与能力培养匹配的实用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实训课程都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避免形式主义,而且还设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时间表,对于学生的考试考察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课程的设计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学习和教学工作,为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奠定扎实基础。

2.2.3 专业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

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在目标设计、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科学的规划,并将课程安排设置在不同的学期,时间安排也注重时效性和应用性,有利于学生既加强自身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习见习工作当中。百色学院对于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排,包括联系多种实习单位,加强校企联系,紧密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对策

3.1 关注人才需求变化,改革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体育专业和其他学科有共同点,也有其特殊的地方,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抓住体育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3个类型。基础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是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提升,凸显专业特色,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程注重运动训练专业与其他体育类专业课程的融合与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完善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教育教学工作不仅包括课堂学习,还应丰富其他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许多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事多种职业,不是单一的体育教练或者体育管理人员,应将科研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过程应切实加大力度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指导和科研实践项目,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真正理解这门专业的发展特点和未来职业规划,早日帮助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创新思维和务实的就业观念。

3.3 采取多元化实习模式,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实习和见习,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之后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虽然许多高校建立了一系列的考核和考查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通过各种比赛锻炼学生的竞技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需要将体育专业与社会就业需求有机融合,通过和周边小学、中学的体育教学成果分享,和周边或者专业的体育公司、体育场馆等进行接洽,开展实习培训指导,加强与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的交流、交往,建立密切的实习、见习的联系基地,派驻更多的学生分赴各个场所、机构和公司进行体育相关职业的实习锻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并可以与实习单位一起建立考核考评方法,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同时,可以邀请一些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体育教育专业研究者和其他企业家代表,进驻校园开展一些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项目,加深学校教育对外交流,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3.4 对百色学院体育文化的加强建设,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和训练的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和教学理念,同时也是展示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从物质和精神建设两个方面着手,物质方面就包括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日常教学训练还是开展比赛活动等都需要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为此我们应该在学校招生和体育场馆建设方面进行适当平衡,解决供需矛盾,提供更多的训练比赛场地。

而对于精神方面,则需要在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校际之间体育专业训练和比赛交流,举办地方性的体育赛事吸引更多人关注体育文化。

4 总结

目的各高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而且逐渐采取多元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过去的单一模式正在逐步淘汰,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在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能够适应市场就业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许多高校都开辟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课程学习,包括开展各类综合性的体育专业竞赛,加强体育教育的教学研究,选拔更多的学生进行对外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训练方法。

百色学院等体育院校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背景下大力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课程设置和科研实践的结合方面加强创新,提出更加科学、全面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结合当前社会和市场就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就业的供需平衡,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吴海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08.

[2]徐丽.上海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丁光福.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邓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

[5]于军,张昌言,周曰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及对策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2,05.

[6]王胜利,李宇明,娄晶,唐丽.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7]张明伟,吕东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9,04.

[8]陈曙,罗永华,朱建伟.人才市场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01.

[9]陆克珠.浅析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及培养对策[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10]徐大林.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是当前体育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2,03.

[11]赵志明.英国大学“能力教育”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12]陈国瑞.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1.

[13]张永贵.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河西学院学报,2007,02:80-82.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f PE Major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Target——A Case Study on Baise College

SUN Jian-hua
(Baise College,Baise 533000,Guangxi,China)

Our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is moving forward,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for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of PE college sports new requirements,application-oriented training model has become the main mode of PE Majors change culture.Bose Institute is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new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according to the school's own change,put forward a number of innovative ideas,this article surveys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s for sports training mode Baise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ducted a detailed survey on the current and Features of PE training Program,training mode,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and then absorb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ther sports institutions offer some innovative and constructive proposals and 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overall goal of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Bose Institute of P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PE;Baise college

孙建华(1964-),广西田东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百色应用型学院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红色情 百色梦
中国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百色浩坤湖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