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目标”中提升学生历史答题水平研究

2016-10-31盛丹星

成才之路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学习能力高中历史

盛丹星

摘 要: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从教学的“三维目标”出发,就如何提高学生历史答题水平进行研究,以期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三维目标;答题水平;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G632.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77-01

“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围绕着这三个维度,教师的教学计划更具方向性,学生更能在学习中实现多元智能。同时,在解答问题时依据“三维目标”指导学生提高答题水平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言之有物,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试题一般分为三种:考核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考核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考核对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试题大多是后两种,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考试中一看到文字题就头疼,烦恼写不出东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核心知识与知识体系。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教学成果最为直观的体现,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发展历程等。“以史为鉴”,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历史”,而完成答题的前提就是对教材的熟悉。对知识的掌握和从知识中培养出来的基本技能是解答第二种和第三种试题的基础,而且越是基础知识越是批答应严谨,不能虚构捏造。以一道材料分析题为例,题目问道:“近代英、法、美、德等欧洲国家政体形式主要有哪两种类型?”这样的题目对于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而言就是“送分题”,如果学生这部分知识空缺,他们也无从下笔作答了。因而,应充分重视三维目标中的第一步,日积月累不厌其烦地夯实好基础。

二、行之有道,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自新课程改革及“生本主义”理论引进后,教师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重视已成为课前教学设计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只是接受知识灌输,而是向调查、讨论、提问、表演等多种方式转换。传统教学是单一的“讲课—听课”模式,学生根本没有掌握方法,过程更是枯燥乏味。“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作为一个评定标准,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切实践行。这一思路也要延伸至历史试卷答题中,单纯靠死记硬背赚取高分的答题方式已经被历史淘汰,现今的试题开放性与灵活性更强,亟须恰当的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语言归纳能力、关键信息的提炼转化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要适时总结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巧妙变化题型的不同设问,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实际出发。以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一道材料分析题为例,解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应当掌握哪些方法与注意事项。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副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首先,在答题之前,认真分析材料是首要步骤,要花时间去仔细阅读。这一题提问了每一副春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或背景,需要分析理解材料才能准确解答。接着,答题时应该先概括要点,再详述,这既为自己理清了思路,也在阅卷老师那里获得了较好的印象分,而这两件事的完成则意味着“加分”。

三、胆大心细,认真对待答题过程

有人认为高中生历史答题水平的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考试中,学生出现失误的关键都是因为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因素。平时两个知识接受水平相当的学生,在拥有相同答题技巧的同时,一个成绩稳定,另一个却经常因为“粗心”而产生失误,而这里说到的“粗心”即学生的性格与态度。另外,考虑到大型考试阅卷的人为因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与否同样也成为影响得分的“情感与态度”因素。在答题时出现的政治立场与个人观点的评述,要鼓励学生只要是积极向上、有理有据的都应该大胆表达,但要避免偏激。例如,有一道材料分析题陈述了美国人郎恩·乔瑟夫导演了《南京梦魇》的初衷和影响,由此提问考生对这个做法的认识。学生在答题时赞美了乔瑟夫拥有令人可敬的正义感,有的学生则认为他的做法是全世界人民对日本暴行的谴责,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也有学生回答,外国人尚且如此愤怒,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无论是哪一种看法,都真实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怀,应该值得鼓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考试并非教学的目的,但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有效检验了学习成果与知识积累,也考查了他们的方法技能与人文素养。因而,将“三维目标”作为学生答题水平提升的准绳,是新课标精神的成功运用,也将适用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柳小玲.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

[2]赵亚夫.换个角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看专题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1).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学习能力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