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创新研究

2016-10-31陈志云

成才之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学变革创新模式机械制造

陈志云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造专业进行教学变革和创新模式显示十分迫切。文章研究企校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实践教学中的改革,旨在为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变革和创新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械制造;教学变革;创新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43-01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批“订单式”培养、校中厂等有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在校企合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惑。而机械制造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建立与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结构

传统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缺乏现代学校制度理念,没有健全的企校合作发展机制,使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为此,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在教学改革中要确立与校企合作所提倡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学校对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机械专业能力与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光电子控制系统等逐渐发展和成熟。因此,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要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把握好人才培养的结构。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适合企校合作模式的人才,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中职学校可以定期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可以从企业中引进那些机械制造操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从而为培养机械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要与机械制造专业的高校联系,为学校引进一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当前,中职学校教师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中职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并使其不断完善,形成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能使机械制造专业形成中职学校有特色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企校合作中学校品牌意识较弱的问题。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机械制造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机械加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学校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将机械制造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善了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技术服务能力弱、难以吸引企业参与的问题,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设置科学有序的课程结构

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专业综合性实验课来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专业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积极思考、勤于动手,进而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理论知识。机械制造专业教师在实验课上要做好示范操作,对于课堂教学中需要操作的内容,可先让学生相互讨论,然后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设置成小实验,再让学生通过实验强化理论。在学期考试中,教师可以把实验题目与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作为考试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重视实验、重视实践的良好习惯。中职学校要设置科学有效的课程,在加强中职学生机械制造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注重他们对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走进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五、完善机械制造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动画等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把枯燥抽象的机械制造理论变得简单易解,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些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中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而通过完善机械制造教学的方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会积极主动去探索机械制造知识,能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企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要加强和企业的沟通联系,不断调整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机械制造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改善中职学习机械制造专业在企校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六、结束语

总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应企校合作的新模式。但是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学改造的目标,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运林.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2(10).

[2]易飚,张义平,胡清.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02).

[3]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01).

猜你喜欢

教学变革创新模式机械制造
“慧学南通”:助推教学方式变革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