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CHARLS的实证分析

2016-10-29任雅婷曹生国张锐连

关键词:城镇养老保险意愿

任雅婷,曹生国,2,张锐连



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CHARLS的实证分析

任雅婷1,曹生国1,2,张锐连1

(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2.华能澜沧两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本文以探究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进而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参与积极性为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450个调查社区和18605个采访对象的城乡两个维度数据,对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加以比较。综合运用交叉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建立城镇和农村地区参保率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结果]目前中国城镇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与率均较低,户口性质对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正向影响均为最大,而逆相关的变量中,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为外出务工和受教育程度。最终结论据此提出建立有效的参保激励机制、关注土地和养老保险的社保功能替代关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优化政策设计以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促进城乡养老保险的完善与发展。

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我国自2009年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新农保”,根据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统计年鉴,2011年各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为32643.5万人,其中达到领取待遇年龄参保人数为8921.8万人。2010 年国家又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年满 16 周岁不具备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条件的居民,且非在校人员,可以自愿在户口所在地参保。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包括养老保险制度、户籍制度在内的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其中由于长期以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差异,如养老保险跨地区转入程序繁琐、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等,给城乡居民带来较大困扰,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百姓对国家现有制度的置信度、破坏了社会秩序、影响政府惠民宗旨的实现。为了城镇的更好发展,实现城乡平等,2014年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即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是指一种不再以户籍制度的划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准入标准、公平对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2011年全国各地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人数为5367万人。

养老保险一直是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特别是随着国家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问题处理的效率将对我国长远发展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当前学者们对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虽然已有较多成果,但重点主要为对新农保实施效果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等特定微观群体参与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等,在城市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及城乡参保率的比较方面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

总体上来看,学者关于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个人特征、家庭、社区、政策及政府。

(一)个人层面包括性别、年龄、户口性质、学历、婚姻状况等影响因素,徐琴、鲍磊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男女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水平的差异可能与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相关[2]。且一般来说,性别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在农村中男性较女性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男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女性强,则认为男性比女性的参保可能性更大;穆怀中、闫琳琳[3]认为年龄对参保率影响表现为一些年轻人宁愿在 45 岁左右时参保引发参保的逆向选择,导致“新农保”参保人群出现“年龄分界”。婚姻状况是影响农民参保的另一个因素,有配偶的农民夫妻之间相互扶持,收入也有一定的保证,对收入的支配能力也较没有配偶的老年人更高,参保的可能性也相对越大。

(二)家庭层面,影响参保率的因素主要有家庭资产、是否与子女同住、子女数、家庭年支出等。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民有经济能力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有研究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提高1%,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会增加1.6%[4],而家庭固定资产对养老保险的影响是负向的,家庭固定资产值增加会导致参保率的减少。胡宏伟等研究发现家庭财富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家庭越富有,农民越愿意参加养老保险,并且家庭富裕程度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是不规则的倒“U”型,最贫困和最富有的家庭的农民参保意愿没有中等富裕家庭高[5]。

(三)社区层面。包括村/城市所在地理位置、经济往来、对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并且农民参保具有明显的“邻里效应”[6]。

(四)政策及政府层面。主要是城乡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对养老政策的宣传示范效应及政策设计等[7]。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考察城镇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此外,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涉及450个城乡地区和18605位采访对象,数据更为全面。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

表1:变量赋值及基本描述

注:每一数值上一行为城镇地区数据,下一行为农村地区相应数据。

根据上述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缺失比例等因素,本文选取以下变量作为因变量“是否参与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其中考虑到年龄和存款两个影响因素对参保率的影响可能为非线性关系或“U型”关系,故分别采用平方项作为自变量:

1.个体特征:主要有受访者的年龄(本调查对象均为45岁以上个体)、性别、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健康程度(自测);

2.家庭因素:包括子女个数、是否与子女同住及家庭年支出;

3.社会经济:主要为是否务农、个人存款的平方、外出务工情况。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该调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实施[12]。本文使用的是2013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其中包含全国28个省中150个县、区的450个社区、10624户家庭、18605个调查对象,450个社区包括237个乡村社区和213个城镇社区,乡村社区和城镇社区的采访个体数分别为11083和7440个。所分析的个体中农村地区的采访对象数约为60%。

本文选取的11个变量包含4个数值变量和7个分类变量,其中除“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程度”外均为哑变量。数据显示,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较低。个人特征方面,农村地区农业户口人数所占比例为94.9%,大大高于城市地区;从学历和受访者自测健康程度两个自变量的情况来看,城镇地区亦普遍优于农村地区。家庭层面,农村地区和子女同住的百分比较城镇地区高出12%,且社会经济方面农村地区务农比例明显较高,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对养老保险起到了替代作用。

(二)模型选择

表2:城镇及农村地区变量描述及数据分析

模型设定方面,将个体参与养老保险设定为1,未参保赋值为0,由于模型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仅限于 0或 1,故采用二元Logistic建立参保率影响因素模型。公式为:

其中,P表示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1 -P表示未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α表示回归常数,βi表示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Xi表示各解释变量,ε表示随机误差项[8,9]。

本文将450个社区数据分为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区按上述公式分别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再比较两者的系数、.Sig、Wals值等,从而加以分析研究。

三、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是否参保”因变量的二项特性,我们决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模型。为比较不同回归方法的直接结果影响,我们对城乡地区数据分别采用进入(Enter)法和向前逐步选择法(Forward:LR)建立最优的逐步回归方程,将分步回归概率临界值大于0.10的剔除,其余纳入整体模型。最终模型结果如下:

(一)城镇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模型结果

表3:城镇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注:* * *、* *、*分别表示在10%、5%、1%统计水平上显著。每一数值上一行为城镇地区数据,下一行为农村地区相应数据。

从表3可以看出,最终模型的拟合优度卡方值(Chi -square)为876.838,模型Sig为0.000,说明模型拟合度较高。12个自变量除学历、家庭支出和存款的平方三个变量外,其余变量的.Sig值均小于.005。同时,相关系数矩阵(未列出)显示各变量间无高度相关性,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综合以上说明分析结果可信,应予接受。可建立城镇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模型:

最终模型的拟合优度卡方值(Chi -square)为952.195,模型Sig为0.000,说明模型拟合度较高。12个自变量外出务工和存款的平方两个变量外,其余变量的.Sig值均小于.005(有意义)。说明分析结果可信,应予接受。可建立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模型:

(二)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计算结果分析

下面按照对不同层面的分类对模型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1. 个体特征层面。该层面设计的5个变量中,除学历EB外,其他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几乎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从性别对城乡居民参保意愿的影响来看,城乡地区男女参保比分别为79.21%和107.47%,且模型系数表明,城乡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女性的增加分别呈正向和逆向关系,这可能是受家庭或社会地位、固有观念的影响,导致农村地区女性参保意愿较低;年龄方面,从离散化的年龄组变量来看,年龄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呈“U”型结构,目前农村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缺乏缴费期增加的有效激励,导致“新农保”参保人群出现“年龄分界”。本文将年龄变量平方处理后虽通过正向关系的显著检验,但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地区,年龄变量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均不明显;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下的参保率为城镇地区的1.5倍,且从频数分布来看,城乡地区参保率均随着学历的增加明显减小,农村地区学历每提高一个单位,参保率将降低181.4%,一般而言,受较高教育水平的农民对未来的预期更好,对政策的判断不盲目,认为可以通过自己或其他方式就可以保障养老生活,且高学历的农民群体生活水平较高,相应参保意愿会降低;城乡地区健康水平分别逆向和正向影响参保意愿,这可能与健康水平为自测有关;在户口性质方面,城镇居民农业和非农户口参保/未参保的比率分别为162.8%和64.2%,而农村居民分别为94.9%和254.5%,说明在城镇非农户口的参保意愿高于农村地区,且无论城乡,非农户口的增加将促进参保率的提高,农村地区更为明显。

2. 家庭层面。家庭层面共设三个变量,家庭支出在城镇地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第一,城镇地区子女个数的增加降低了参保率,农村地区则相反,且子女个数每增加一个,养老保险参保率将增加45.7%。子女个数为0-3时,农村地区参保率比城镇地区低20.1%。第二,从是否与子女同住方面可以看出,城乡地区老人与子女同住均通过家庭养老模式对养老保险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且农村地区的正向作用稍明显。第三,家庭支出变量因缺失数据较多,间接导致变量影响效果不明显。但从系数来看,农村地区家庭支出越多,为减少支出,参保意愿将越低。

3. 社会经济层面。该层面设计的“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参与其他保险”和“工作类别”因收集数据缺失较大影响整体通过案例个数及处理结果无意义等原因,均未纳入预测模型。土地具有养老保障功能,从表2微观个体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地区务农参保/未参保的比例为74.2%,农村地区则为101.2%,一般而言,土地除了生产功能,还包含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模型结果表明,城乡地区分级的务农情况变量对养老保险参保率的作用是正向的,说明从事农业劳动对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而从事非农劳动则会加强参保意愿;外出务工等级变量虽未通过农村地区的显著性检验,但从系数来看,城乡地区短期外出务工的参保意愿较低,且城镇长期外出务工参保/不参保比例比农村地区高3.73%;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存款数额均未通过检验,说明经济因素的影响在此模型中未显示出来。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城乡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较低,且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年鉴,因政府工作、政策宣传等原因,仍有部分地区未覆盖任何养老保险。(2)性别、城乡地区居民自测健康程度、子女个数和是否务农四个变量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呈现相反状态。(3)家庭支出、个人存款等经济变量对参保率的影响并非影响参保决策的主要变量。(4)从各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来看,户口性质对城镇地区参保意愿的正向影响最大,外出务工变量则为逆向影响城镇地区参保意愿最大的自变量;农村地区中,学历对参保意愿的反作用最为明显,户口性质亦最大化地正向影响参保意愿。

表4:城镇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系数分等

性别+√√-√√√城乡地区相反 年龄+√+√ 受教育程度-√√√√农村地区逆向影响效果最大 健康状况-√+√城乡地区相反 户口性质+√√√√√+√√√√√城乡地区正向影响效果均最大 子女个数-√+√√城乡地区相反 是否与子女居住+√+√ 家庭年支出-√ 外出务工情况-√城镇地区逆向影响效果最大 是否务农+√+√

注:正负号分别表示正逆相关;“√“的个数由公式(2)、(3)中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模型中因变量的系数分等定级可得。

基于所得结论分析如下:

1.性别对城镇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是相反的,这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地区,女性受社会地位、家庭条件、固有观念等因素影响,参与养老保险意愿较弱。而农村中男性较女性更多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男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女性强,则男性比女性的参保可能性更大;城镇地区男性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且男性的收入水平要普遍高于女性,对未来养老的预期较好,而女性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更弱,在社会地位较平等的城镇地区,女性的参保意愿和参保率要高于男性。

2.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子女越多,参保意愿越高,城镇地区则相反,这与预想的结果有较大出入。通过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现代家庭结构的改变给家庭养老带来了挑战,农村居民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养儿防老,而是更愿意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同时,很多老年人表示参加新农保也是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从农村地区来看,农村老人自己支付保险金的能力有限,由于子女个数少,各子女承担的份额就比较多,经济负担就比较重,因此参保的比例要低一些。而对于那些子女数量多的家庭,每个子女需要承担的份额根据子女数量的递增而减少,经济负担也较小,通过缴纳一小部分的保险金让父母在年老的时候享受到国家的养老金,既不增加自己的负担,又能保障父母在老年的生活,所以他们愿意参保;而城市地区若子女数较少,家庭开支较少,节省保险费用的必要较小,而在城市环境中,多个工作稳定的子女可以自行赡养父母,参保意愿也随之降低。

3.无论是城镇地区还是农村地区,户口性质对参保意愿的正向影响最大,非农户口的增加都将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且农村地区的正向影响系数大于城镇地区。一方面,持有农业户口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较高,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降低了居民参与养老保险的意愿;另一方面,非农户口人员(尤其在农村地区)对养老的预期较小,需要承担一定的养老风险,故选择参保的可能性较大。当前我国正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放宽人口迁移,这对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有一定的作用。

4.学历对农村地区参保意愿的逆向影响最大。这可能是由于高学历人才在农村地区从事相对优越的工作、对老年生活的预期较高、所承担的养老风险小;而城镇地区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表明在城镇学历越高参保意愿越高,这可以通过城镇地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对养老的接纳及对政府养老政策的宣传来解释。

5.城镇地区中,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参保意愿较高,短期外出务工则较低。这是因为长期在外地务工的人员留居城市多已确定,比起临时务工(小于六个月)人员,因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手续繁琐等原因所损失的财力及精力更少,故参保意愿更强。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的政策建议主要有:

1.建立有效的参保激励机制。现行“新农保”政策吸引中低收入水平、中低学历程度、健康水平低、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农村地区学历对参保率的逆向作用表明,当前新农保缺乏对高学历人群的吸引力这说明当前“新农保”制度设计存在着“缺位”现象。应加强制度设计、加大政府宣传、提高养老保险对各个人群的吸引效力和信任度。

2.关注土地与养老保险的社保功能替代关系。农村地区是否务农对参保意愿的反作用说明当前农村土地的社保功能和土地的生产功能难以相剥离,提高参保率在于将农民从土地的生产生存功能中释放出来。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制定落户政策。增加城镇户籍人口比重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养老保险承接土地的社保功能,从而提高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

4.优化养老保险政策设计。目前我国虽已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但仍存在如流动人口跨地域转入手续繁琐、城乡养老补贴待遇不一致等问题,应大力落实补贴政策,简化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流程、降低手续费;构建便捷、公开的服务平台,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10]。

[参考文献]

[1] 刘树枫,徐婷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视角[J].上海保险,2015(12):25-27.

[2] 徐琴,鲍磊.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五市(县)的调查数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18-24.

[3] 穆怀中,闫琳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2,1(1):73-82.

[4] 杨巍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的影响因素研究-以Y县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8-9.

[5] 肖应钊,李登旺,李茜茜,耿焕瑞,厉昌习.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试点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1(5):40-50.

[6] 杨冬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三个试点地区的调查[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5-6.

[7] 吴玉锋,王友华,程莉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村域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人口与发展,2013,19(5):30-37.

[8] 赵光,李放.养老保险对土地流转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9):118-128.

[9] 罗遐,舒仁美.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

[10] 赵桂玲,周稳海.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9(7):79-8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and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Rat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ARLS

REN YATING1, CAO SHENGGUO1,2, ZHANG RUILIAN1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of urban and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and then to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ension insurance.Firstly, based on the two urban and rural dimensional data of 450 communities and 18,605 interview objects from the Chinese health and pension survey, the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urban and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rate. Secondly, regression models including cross tabl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 square test and binary Logistic are comprehensively used to establish insurance coverage influencing factors regression model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areas, respectively.At present,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rates are both low. The most positive effect on urban and rural old-age insurance is household type. And the most negative effects are migrant workers and education level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It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surance incentive mechanism, meanwhile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al alternative of land and pension insurance, accelerati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and optimizing policies to raise the rate of urban and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Urban and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surance coverage;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analysis; Suggestions

F84

A

1008-472X(2016)05-0052-08

2016-04-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3&ZD172)

任雅婷(1993-),女,江苏南京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征地拆迁;

曹生国(1990-),男,云南昆明人,华能澜沧两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征地拆迁。

本文推荐专家:

黄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移民经济与社会学。

施国庆,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移民研究中心(NRCR)主任,教授,从事各类非自愿和自愿人口迁移(移民)活动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城镇养老保险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人口与就业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