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政机关微电影研究

2016-10-27于晓宇

电影文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

[摘要]微电影于2010年产生,具有“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的特点。随着最初的广告微电影的发展,其他领域的微电影也崭露头角。党政机关微电影作为党政机关进行宣传教育的新手段,对党政机关形象的塑造、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它是值得支持和鼓励的。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党政机关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发现目前党政机关微电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党政机关微电影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党政机关微电影;宣传教育;塑造形象

一、引 论

微电影于2010年发轫于网络,又称微影,是从电视剧和电影艺术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微型影片,具有“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的特点。不同于微视频,它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的种类众多,如广告类、公益类、喜剧类、悬疑类、科幻类等,它能够在短短30分钟以内让观众明白故事情节,并在长时间内仍能记忆犹新,因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近年来风靡于网络。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党政机关微电影,即由党政机关投资拍摄,用于宣传教育等活动的微电影。党政机关微电影从剧情和作用上可分为三类:塑造形象类、公益号召类、模范教育类。

塑造形象类的微电影,通过描述党政机关的工作任务,还原工作现场情况,讲述工作效果,以起到歌颂功绩、塑造正面的政府形象的作用,如《传承》(佛山工商局)、《我的很小希望》(嘉羲市政府警察局)及《夜班铃声》《D7组》(临淄公安局)等。

公益号召类的微电影,一是为打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对民众进行警示号召的微电影,如禁毒微电影《寻人启事》(永州公安局、永州禁毒委);二是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党员起警示号召作用的微电影,如《公烛》(三门峡廉政微电影)、《变脸》(贵阳市纪委廉政微电影)、《拒礼记》(南召县纪委廉政微电影)等。

模范教育类的微电影,通常通过描述主人公即模范榜样的事迹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如《扶墙》(江西省首部党员教育微电影)、《春潮》(临沂市沂水县微电影)、《回家》(江苏宿迁党员微电影)等。

二、党政机关微电影的传播效果

利用微电影进行宣传教育是一种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欢迎的形式,对党政机关形象的塑造、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党政机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新途径。党政机关微电影作为党政机关文化与精神的新型传播方式,具有宏观的社会效果。

(一)潜移默化效果

这一点可以从伯格纳的教养理论来理解。[1]微电影这种新式传播媒介能够使社会形成“共识”,与传统印刷媒介相比,受众较多且不需要受众具有识字能力,试听手段相结合,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能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2]同时党政机关微电影与其他微电影相比,因其目的宗旨的不同,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这种倾向不是以严肃的说教,而是以提供娱乐——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给受众,使人们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议程设置功能

麦库姆斯等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3]与其他微电影相比,党政机关微电影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被选择的内容出现的频率越高,人们对其就越关注。党政机关微电影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塑造形象、号召廉政、模范教育等方面,这类电影题材出现得越多,就越提示着大众这一“议题”的重要性,人们也会越来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政府的工作将越做越好,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增强沟通,缓解矛盾,有利于党政机关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营造“意见环境”

诺依曼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4]党政机关微电影这一传播方式对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来自于党政机关微电影营造“意见环境”的强大能力。党政机关微电影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其内容容易被当成“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所认知,党政机关在微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正面形象,容易被受众当成真相来认可,为争取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提供了巨大帮助。在观影前,有的群众或许会对党政机关有反感情绪,认为其大多是尸位素餐不作为,而在观影之后,会更容易相信影片中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此时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这种舆论造势不仅能够促进公众认知,提高政府美誉度,还能督促鼓励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让其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党政机关微电影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党政机关微电影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党政机关微电影作为政府进行宣传教育的新手段,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的。[5]然而,到目前为止,党政机关微电影尚未发展成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和进步的空间巨大。党政机关微电影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时长冗长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主要差异就在于它的短小精悍,“微时长”是它的本质特点。微电影的时长要求在30分钟以内,甚至大部分微电影都在5分钟以内,广告微电影更短,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党政机关微电影以故事性取胜,吸引受众,因为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的影片时长冗长。如《迅哥有约》时长30分钟,《一个都不能少》时长29分钟,《变脸》时长26分钟,《拒礼记》时长21分钟,《传承》时长20分钟,《扶墙》时长19分钟,就连相对较短的《我的很小希望》也时长9分钟。如果故事情节老套又不够简洁,时长过长只会让观众不耐烦,无法发挥其“微时长”的优势,影响传播效果。

(二)质量良莠不齐

微电影的发源地在网络,其参与的平民化,消除了传统电影的权威性。在现实生活中,因党政机关微电影的创作门槛不高,创作者专业水平较低,对微电影创作艺术手法的理解不足,导致其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优秀作品少,传播效果不够好。微电影制作的便利性也造成了大量粗制滥造的视频出现。叙事结构不够完整,出现断片、花片的现象,主题的表达不够明确,观众在看完影片后不知道影片要表达些什么。

众多的党政机关微电影中,有些是党政机关委托专业的影视制作公司制作拍摄,有些则是党政机关内部人员自导自演,没有专业的导演和编剧,更没有专业的灯光师、造型师和摄影师,演员以业余和半专业为主,摄影器材多用手机或数码相机,这样的作品虽然也具有独创性和思想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关注、产生影响,但其成片的质量是无法与专业人员拍摄出的作品相媲美的。

(三)语言不够普通化

微电影与传统纸质传播媒介相比有视听结合的优点,观众可以不具备识字能力,也因此其传播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能够渗透到各个社会阶层中去。在党政机关微电影的成品中,有大量作品的语言是地方方言,有的有字幕,有的则没有。地方方言虽然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给当地的群众以亲切感和真实感,贴近群众生活,但也因此限制了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比如《春潮》,全片采用了沂河湾村的土话;《拒礼记》,全片采用了河南话;而稍微好一点的《扶墙》,虽然是普通话,但是演员的发音不够标准,也给观众在对影片的理解上造成了困难。

(四)受众群体狭小

一是由于党政机关微电影发布部门种类的稀少。到目前为止,党政机关微电影的发布部门集中于纪委、公安局(包括警察局和派出所)、工商局等部门,种类较少,不够广泛,所以其受众局限于党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及与其工作相关的群众。

二是由于媒体的局限性。微电影诞生于互联网高度发达、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从最早的广告微电影的出现,到如今多种类型的微电影共同发展,微电影却始终局限在网络这一主要播出平台上。[6]党政机关微电影亦如此,它的传播渠道有视频网站、党政机关内部流传、局部地区银幕播放等。如此传播渠道不够广泛,也并不能保证其传播效果,好的作品应该广为流传才能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

媒介的局限性也因此造成了受众群体的狭小。如流连于视频网站的受众来源于网民,这便在传播对象上造成了分化,从大众变成了分众,而对于较少浏览视频网站的网民而言,党政机关微电影的抵达率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传播效果也因此不能达到最佳。

四、党政机关微电影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一)精简内容,保证质量

一要创新表现手法,压缩时长。要重视党政机关微电影的叙事语言、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运用,可以多采用碎片化、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通过简单的拼接和组合,力求在完整表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精简内容,用最短的时间表现最精彩的内容。支持原创,拒绝抄袭和模仿,保证党政机关微电影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二要丰富内容和类型,贴近生活。坚持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主张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为了增强吸引力和观赏性,更应考虑观众需求,在类型和内容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党政机关微电影多以情感类为主,应增强喜剧片、悬疑片、科幻片等的构成。题材上更应借鉴广告微电影、热播影视剧、网络小说、文学剧本等,在其中找到能与自身契合的部分加以创作,贴近群众生活,缩短与群众的距离。

(二)多媒融合,扩大受众

一要增加部门种类,增强艺术性。不要仅局限于工商局、警察局和纪委,要走群众路线,号召更多的党政机关部门投资拍摄微电影。故事情节上要更亲民,更具吸引力和观赏性,降低说理性和政治性。

二要借助多种媒介平台,增加传播渠道。通过在影院免费展示的方式将微电影的舞台由网络搬进影院,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党政机关微电影的传播范围,还可以鼓励更多的部门和人员投入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在压缩时长、精简内容的基础上,让党政机关微电影像广告一样进入电视,给予其充足的展示空间,扩大受众群体。

(三)商业艺术,共同繁荣

微电影的平民化导致人人都可以做电影,制作一部微电影的成本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低廉成本且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的微电影毕竟是少数,成功的微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资金和专业团队做后盾。党政机关微电影要想更专业化,就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微电影的商业化,是坏事也是好事,机遇与挑战并存。[7]在商业上,党政机关微电影需要资金支持;在艺术上,微电影需要保证质量。市场的介入,能够引发竞争,使党政机关微电影的制作更有效率,商业化能够促进和提升微电影的艺术性。如今,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冲突与调和已经成为党政机关微电影发展的新要求,唯有二者相互扶持、共同繁荣,才能促进党政机关微电影的长远发展。

市场的弊端同时也要求政府对党政机关微电影的重视和关注,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党政机关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如出台相关监管政策,加强版权的保护,加大对抄袭的打击力度,支持原创。增设党政机关微电影比赛,在竞争中提升党政机关微电影的艺术性和专业化,带动党政机关微电影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夏婧.传播学视角下的微电影叙事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3]刘芳.结构、情节、时空:论微电影广告叙事[J].当代传播,2014(05).

[4]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J].新闻界,2011(08).

[5]李福生.发挥电影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N].湄洲日报,2008-04-06.

[6]赵磊.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J].大众文艺,2012(20).

[7]李怀亮,任锦鸾,刘志强.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于晓宇(1994— ),女,辽宁丹东人,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推进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利用大数据优势搞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新媒体时代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注重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七二二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 活动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2015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音像产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