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2016-10-27沈雁鹏

西部中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胃轻瘫胃动素泻心汤

沈雁鹏

延庆县中医医院,北京102100

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沈雁鹏

延庆县中医医院,北京102100

目的:观察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经过改良的雷火神针疗法及中药汤剂(半夏泻心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莫沙比利片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胃排空率、血浆胃动素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对照组为71.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动力。

糖尿病胃轻瘫;雷火神针;半夏泻心汤

糖尿病胃轻瘫(DGP)作为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DGP临床表现为胃部痞满、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早饱、呕吐、大便性状及次数异常等系列症状,病理机制为糖尿病诱发的胃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胃部蠕动变慢,动力减弱,胃内食物排空时间延长。DGP常导致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增大、控制不佳,食物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甚至机体内环境失调、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提高DGP的临床疗效,对提高DGP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笔者采用雷火神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延庄县中医医院内科综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3.54±3.7)岁;平均病程(7.5± 1.5)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23±4.0)岁;平均病程为(7.4±1.4)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内科学》[1]拟定:以胃脘满闷、痞塞为主要症状,压之不痛,按之柔软,无胀大之外形;多伴纳差,胸膈胀满,食后腹胀,嗳气后减轻;常随情志、饮食、冷暖失调、起居等因素变化而起病或加重;起病缓慢,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随上消化道X线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胃液分析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

1.2.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2]拟定:有较长的糖尿病病程(大于5年);伴有胃部胀满感,震水声试验阳性;多伴有恶心、食后腹胀、纳差;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收缩力下降,蠕动减慢,排空时间延长;经胃镜检查,无胃黏膜损伤及幽门梗阻。

1.3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发病时间2个月以上者;3)年龄40~70岁之间;4)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者。

1.4排除标准排除:1)合并脑、心、肾、肝、造血等系统严重疾病者;2)准备妊娠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胃肠道梗阻、恶性病变者;4)血糖波动较大,处于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加重阶段者;5)不能按时用药,影响疗效判断、资料不全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患者餐前15~30分钟口服莫沙比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17)5 mg/次,3次/d,1月为1个疗程。

1.5.2观察组予改良的雷火神针疗法及中药汤剂治疗。1月为1个疗程。改良雷火神针疗法:1)首先制备药饼。药物组成:艾绒50 g,没药10 g,松香6 g,硫磺3 g,乳香6 g,麝香0.2 g,枳壳6 g,桂枝3 g,皂角6 g,独活6 g,杜仲10 g,全蝎3 g,细辛6 g,穿山甲3 g,雄黄2 g,白芷6 g,川芎6 g。按比例称取上述药物,混合,粉碎为细末,存放于干燥密闭容器中。用时取药粉适量,用艾草油调和,做成直径等于灸筒的药饼,厚1 cm。2)制作灸桶。用2~3 mm厚的石棉纸,内敷铝箔,卷成圆桶形状,铝箔面朝内,桶的直径为3~4 cm,长度为5~6 cm。桶壁外侧以石膏纱布缠紧固定。剪出直径略大于桶内经的铝箔,安放在灸桶下口往上1 cm处。3)将药饼放于灸筒下端内,点燃无烟艾条一块,放入灸筒上端空间内,对药饼进行加热,并置于穴位上,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灸筒内艾条燃烧完,可继续投入艾条;若温度过高,可在穴位上垫数层纱布。操作时,每次点灸持续时间为5秒,每个穴位点灸5~7次。取穴:关元、神阙、中脘、水分、关门、三阴交、足三里、天枢、气海。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辛开苦降,调理脾胃气机。药物组成:半夏15 g,黄连6 g,黄芩9 g,党参10 g,炙甘草6 g,干姜5 g,厚朴12 g,大枣9枚,陈皮6g。加减:胃痛明显者加延胡索6g、木香6g;呕吐清水者加姜半夏6g;腹胀明显者加砂仁6 g、佛手6 g;嘈杂者加吴茱萸3 g;大便溏泻者加苍术10g、薏苡仁30 g。1剂/d,水煎至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50 mL/次。

1.6观察指标1)依据《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3],专人记录患者胃脘部痞满程度、饱胀感持续时间、嗳气、纳差程度、上腹部疼痛程度、恶心程度等。按无、轻、中、重程度分为4级,记0分、3分、5分、7分,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2)胃排空率:采用标准试餐加钡条X线摄片法进行检测,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3)血浆胃动素: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跟踪患者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变化,观察治疗的安全性。

1.7疗效判定

1.7.1综合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排空率无异常,且治疗后半年内未见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排空率提高7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胃排空率提高至30%~7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基本无变化,胃排空率提高<30%。

1.7.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计算公式:(治疗前证候积分总数-治疗后证候积分总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总数×100%。临床痊愈:积分减少≥95%以上,证候基本消失;显效:75%<积分减少,<95%;有效:50%≤积分减少<75%;无效:积分减少<50%。

1.8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s)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s)分

注:△表示组间比较,P<0.05;*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514.21±2.454.65±1.71*△对照组3513.97±2.597.64±2.67*

2.3各症状积分治疗前2组患者各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积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胃排空率及血浆胃动素治疗前2组患者胃排空率及血浆胃动素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排空率及血浆胃动素比较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表示组间比较,P<0.05;*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痞满饱胀持续时间嗳气纳差上腹痛恶心治疗前2.64±1.343.32±0.833.29±0.762.55±1.432.67±1.413.31±0.79对照组35治疗后1.78±0.54*2.49±0.57*2.62±0.53*1.79±0.53*1.88±0.53*1.81±0.42*差值0.86±0.890.84±0.670.67±0.580.76±0.630.79±0.640.99±0.45治疗前2.58±1.463.26±0.793.15±0.672.69±1.362.58±1.373.33±0.81观察组35治疗后0.44±0.39*1.23±0.22*1.22±0.43*0.73±0.35*0.72±0.41*1.51±0.56*差值2.11±0.75△2.03±0.67△1.93±0.47△1.96±0.42△1.86±0.63△1.82±0.66△

表4 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及血浆胃动素比较(±s)

表4 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及血浆胃动素比较(±s)

注:△表示组间比较,P<0.05;*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胃排空率/%血浆胃动素/(ng·L-1)观察组35治疗前36.12±3.55568.55±103.98治疗后88.36±9.70*△348.53±87.62*△对照组35治疗前36.26±3.76571.11±105.41治疗后57.53±7.54*483.69±99.12*

2.5不良反应治疗及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说明治疗安全。

3 讨论

DG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西医认为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激素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胃部平滑肌的形态发生变化、Hp感染及Caja1间质细胞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将本病归于“消渴病”合并“痞满”“呕吐”“胃胀”的范畴。《素问·奇病论篇》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藏寒生满病”。《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阴受之则入五藏……入五藏,则月真满闭塞”。提出了消渴及满病的概念。《伤寒杂病论》则提出了辛开苦降、寒热并用的治疗法则,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系列方剂成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剂。

目前治疗DGP尚无特效方法和药物,西医治疗多以胃肠动力药促进胃排空,改善胃动力,以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药物为代表,长期应用效果欠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经临床验证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本研究采用针灸与中药相结合,外治与内治并用的方法治疗DGP。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疗效、促进胃排空、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单纯应用西药对照组。

雷火神针首见于《本草纲目》第六卷,属实证按灸,适应症为虚寒症、风寒湿痹症、痿证,该疗法符合本病脾胃虚寒的基本病机。该疗法的常规操作过程为制备含各种中药药灸条,用酒精灯点燃一端,之后用数层纱布将灸条包裹,趁热按、熨于腧穴或患部;灸条冷后则重复再烧、再熨操作。另一种方法是在患部或腧穴处铺上数层纱布或棉纸,将点燃的药艾条直接按在上面,停滞数秒,如果灸条熄灭,则再点燃灸,每穴灸数次。本法对痛证、虚寒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足之处是药条容易受潮或药气泄露,不易保存,影响疗效;药灸条燃烧时,气味较大,患者无法忍受;操作时需要燃烧药材,较浪费。为此,经改良后的疗法有以下优点:1)绿色环保:药饼中的药物只加热不燃烧,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气味,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2)提高药物利用率:灸筒内侧附着的铝箔可以传热、阻燃,将加热过程与下端的药饼分离,使药饼只加热、不燃烧,增加了药物的使用次数及时间;3)作用较改良前缓和;4)灸桶中间部分以石棉纸作为隔热层,能够保持灸桶外侧的温度为常温,操作者能方便、灵活地手持进行,可准确、及时地更换治疗腧穴。本研究取气海、关元穴以培补脾胃阳气,以克脾胃虚弱、动力不足之证;取中脘、天枢、神阙、关门穴恢复胃肠气机的升降;取水分穴以分利胃肠多余之水湿;取三阴交调节肝、脾、肾3脏的功能,兼活血化瘀;足三里穴为胃经合穴,是调理腹部疾病的要穴,经云“合治六腑”,是治疗胃病的重要穴位。诸穴共用,起到调理脾胃、温阳活血的功效,符合本病的治法。

本研究中药汤剂调理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调理脾胃升降气机的经典方剂,方中以半夏降胃气之逆、止呕;黄芩、干姜、黄连寒热同调、辛开苦降,恢复脾胃升降斡旋之机;大枣、党参、甘草调补脾胃、恢复脾胃运化;加陈皮、厚朴和胃理气。诸药共奏降逆、和中、消痞之效。现代中药药理显示,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干姜含芳香性挥发油,对消化道具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强,促进胃肠的消化机能;可以使胃液和游离酸分泌加快,提高脂肪分解酶的活性[4]。黄连具有抗菌、抗溃疡、降糖的作用;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的作用,对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辅助治疗效果;党参能纠正病理状态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5]。诸药合用,具有加强胃肠动力、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动力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2.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6-28.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10,苏州)[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5(1):66-68.

[4]黄颖,武乾,石晓路,等.附子、干姜配伍机制现代研究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1884-1886.

[5]刘胜贤.半夏泻心汤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9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411-241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under-fire Miraculous Needle Combined with Modified BanXia XieXin Tang in Treating Diabetic Gastroparesis

SHEN Yanpeng
Yanqing County TCM Hospital,Beijing 1021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under-fire miraculous needle combined with modified BanXia XieXin Ta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Methods:Seven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parat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5 cases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improved thunder-fire miraculous needle therapy and modified BanXia XieXin Tang;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ook Mosapride tablets orally,clinical symptom scales,gastric emptying rate(GER)and motilin changes between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ing in one month.Results: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3%,superior to 71.4%of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Thunder-fire miraculous needle combined with modified BanXia XieXin Tang could obtain definit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DGP,it could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mote gastric dynamics of the patients.

diabetic gastroparesis;thunder-fire miraculous needle;BanXia XieXin Tang

R246.1

B

1004-6852(2016)05-0092-04

2015-02-19

沈雁鹏(197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胃轻瘫胃动素泻心汤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