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次灌流时间加倍对于救治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分析

2016-10-26乐元洁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百草灌流病死率

乐元洁

首次灌流时间加倍对于救治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分析

乐元洁

目的研究首次灌流时间加倍在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26例,根据血液灌流(HP)方式分为普通HP组(13例)和首次HP时间加倍组(13例),比较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和灌流前后PQ下降值。结果普通HP组病死率为76.92%(10/13),首次HP时间加倍组病死率为30.77%(4/13),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P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首次HP时间加倍组的PQ下降值大于普通HP组(<0.05)。结论采用首次HP时间加倍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优于普通HP。

血液灌流;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PQ)是一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速效接触性除草剂,绝对死亡数近几年位居农药中毒的第一位。服毒剂量超过100 ml的病死率高达95%以上。PQ中毒后吸收快,随血液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中肺和肾脏是PQ损伤的最主要的靶器官,其主要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2]。目前无特效解毒药物,临床上主要采取综合治疗,如洗胃、导泻、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清除氧自由基及血液净化治疗等。多数学者认为,PQ中毒后4 h内血液中PQ浓度即可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迅速;中毒后5~6 h血液中PO浓度仅为初始浓度的10%,15 h后浓度缓慢下降。PQ向周围组织分布较快,而且大多是不可逆的过程[3]。血液灌流(HP)治疗可加速机体内毒物排出,早期进行HP对于清除血液中高浓度的PQ显得尤为重要,但对HP的具体实施方案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首次灌流时间加倍在救治急性PQ中毒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PQ中毒患者26例,均符合:(1)服毒剂量10~100 ml;(2)口服中毒(浓度20%或25%水剂);(3)中毒至就诊时间≤6 h;(4)入院时无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损伤等表现;(5)未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普通HP组(A组)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9~62岁,平均(33.9±1.6)岁。首次HP时间加倍组(B组)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8~71岁,平均(32.8±1.2)岁。

1.2方法患者入院后行常规白陶土温水洗胃,洗胃后常规保留洗胃灌导泻治疗、水化利尿、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氧自由基、营养支持、保持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及生命体征监护等。在此基础上,A组立即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行股静脉穿刺留置管建立血管通路,灌流血流量2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以低分子肝素5 000 U抗凝,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剂量进行调整,HP时间为2 h,使用丽珠HA230树脂灌流器。B组立即给予连续灌流2次,第1次灌流结束后更换灌流器及管路,2次灌流间隔时间少于15 min,每次灌流持续时间2 h。

1.3血浆PQ浓度测定灌流前半小时及灌流后半小时采集血清样品,按6∶1的体积比与20%三氯乙酸混匀,离心取上清液备用。以正常血清作为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57 nm处测定吸光度(A)值,计算血浆中PQ值。

1.4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Q值,HP 3 d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反应蛋白(CRP)等临床指标及病死率。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HP 3 d后的实验室指标及病死率比较B组病死率低于A组(<0.05)。B组CRP、CK-MB、ALT及Ccr水平均低于A组(均<0.05)。见表1。

2.2两组在首次灌流前后的PQ值比较

与HP前比较,两组患者HP后血浆PQ浓度明显下降(=2.12、3.74,均<0.05),且B组的PQ下降值大于A组(<0.05)。见表2。

3 讨论

PQ中毒患者的病死率与中毒剂量及就诊时间高度相关[4],而中毒剂量是不能控制的,虽然对急性PQ中毒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救治,但是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本文病死率高达53.8%。PQ中毒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HP是主要手段。在积极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不同HP方案带来的临床效果,争取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就显得尤为重要。PQ的口服致死量为3 g,中毒患者体内血药浓度高峰为摄入后30min至4 h[4]。PQ在体内会迅速被肺脏细胞摄取,与组织细胞紧密结合,对线粒体造成损害而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从而对重要器官造成损伤。要想清除和组织细胞结合的PQ几乎不可能[5]。研究表明,对PQ中毒患者进行HP的时间越早,其预后越好,病死率越低[6]。这是由于患者中毒早期血液中的毒物浓度较高,HP器容易吸附饱和,随着治疗的进行,血液中的毒物浓度及产生的有害物质释放慢慢降低,灌流器到达吸附饱和的时间也相对延长[7]。以往常规的灌流方式是采用单次单个灌流器灌流,灌流时间为2 h,然而PQ中毒患者血液PQ浓度高峰持续时间为4h,第1次灌流结束后存在2 h的治疗空窗期。本文发现,首次HP时间加倍组患者的血液PQ浓度明显下降,CK-MB、ALT、Ccr及CRP水平均低于普通HP组(均<0.05),说明增加首次灌流时间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与普通HP组比较,增加首次灌流时间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表1 两组治疗3 d后的实验室指标及病死率比较

表2 两组中毒患者HP前后血浆PQ浓度ng/L

[1]陈元,黄教文.百草枯中毒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1):2216-2219.

[2]Wang X,Luo F,Zhao H.Paraquat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hibit neutrophil apoptosisviaap38MAPK/NF-B-IL-6/TNF-positive-feedbackcircuit[J].PLoSOne,2014,9 (4):e93837

[3]Hong GL,Liu JM,Zhao GJ.The reversal of paraquat-induced mitochondria-mediatedapoptosisbycycloartenylferulate,the important role of Nrf2 pathway[J].Exp Cell Res,2013,319(18):2845-2855.

[4]刘晓伟,刘盛业,刘志.早期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1):1205-1209.

[5]梁梅,朱林平.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机制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27(6):424-426.

[6]赵文鹏,马玉英.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2010,41 (4):275-277.

[7]李国强,魏路清,刘阳,等.持续血浆灌流清除百草枯中毒患者血中百草枯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10):588-592.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8.007

R595.4

A

1671-0800(2016)08-0993-02

2016-03-20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5010宁波,宁波市第二医院

乐元洁,Email:55290184@ qq.com

猜你喜欢

百草灌流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神农尝百草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