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6-10-26王慧娟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病原菌颅脑耐药

王慧娟

·临床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慧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分布、感染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分析290例ICU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感染因素,并分析病原菌检测结果。结果G+球菌感染占20.69%(60/290),G-杆菌感染占71.03%(206/290),真菌感染占8.28%(24/290)。危险因素: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饮酒史、手术、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等(均<0.05)。结论临床预防的过程中要根据病原菌类型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降低感染率。

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现代化医院收治急危重症性患者的特殊科室,这类患者病情类型繁多,且一般病情比较严重[1-2]。ICU颅脑损伤属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和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非常容易诱发感染,一旦出现各种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患者死亡风险[3]。多重耐药菌感染就是ICU颅脑损伤患者比较容易感染的一种病原菌,临床上必须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便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针对ICU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ICU颅脑损伤患者290例,均符合ICU颅脑损伤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经病原学检查、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为院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深昏迷,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排除合并慢性支气管肺炎、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风湿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合并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其中男150例,女140例;年龄35~86岁,平均(61.03±1.35)岁,40岁以下25例,41~65岁87例,65岁以上178例。发病季节:春季70例,夏季75例,秋季68例,冬季77例。服用抗菌药物258例,有基础疾病258例,有侵袭性操作94例。

1.2方法于患者入院后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尿液、血液、脓液及静脉导管前段液体等,将待检标本接种在沙宝罗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之前要确保没有其他菌株污染,在37℃下孵育48 h,然后取出单个菌落用5 ml蒸馏水将其浊度调整为0.5麦氏单位,取20 l菌悬液增加至11 ml PBMI 1640液,使其充分混合后移至Sensitireyeastoen药敏板,每孔100 l,然后密封放在37℃下孵育48h。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鉴定。将接受常用抗生素治疗72 h后有培养结果的菌株纳入统计。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多重耐药病原菌菌株分布情况革兰阳性(G+)球菌60株,占20.69%;革兰阴性(G-)杆菌206株,占71.03%;真菌24株,占8.28%。见表1。

2.2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饮酒史、手术、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等是ICU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均<0.05),见表2。

3 讨论

表1 多重耐药病原菌菌株分布情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常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以及各种反射减弱等症状,导致淤积于中小气管,成为细菌培养基地,从而诱发呼吸道、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4-5]。据报道其原因主要在于:(1)患者基础疾病重,机体处于高代谢负氮平衡状态,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易致感染病原菌;(2)常用激素来冲击治疗,激素治疗抑制了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破坏参与免疫活动的淋巴细胞及阻碍了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容易并发感染;(3)常需进行各种介入性治疗,增加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率;(4)患者集中,床边隔离制度、洗手制度、环境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增加多重耐药菌株的定植与传播;(5)很多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导致感染不断上升,特别是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将院外病原菌带到院内。本文显示:G+球菌感染20.69%,G-杆菌感染71.03%,真菌感染8.28%;呼吸道感染100例、肺部感染135例、手术切口感染15例、血流感染10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0例、其他感染20例。上述菌株均易在出现患者各个机体器官中,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感染,且这些细菌易传播,从而对免疫力低的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

表2 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Yu等[6]发现,手术、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会对患者的免疫力造成显著的影响。本文发现,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饮酒史、手术、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等均是引发ICU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均<0.05),与Yu等[6]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ICU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首先要了解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然后给予针对性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

[1]杨巧云,左祥荣,曹权,等.降钙素原鉴别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120-121,126.

[2]张哲,刘锴明,贺英勤.吉林省近年来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状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性科学,2009,12:3-6,10.

[3]赵洪峰,任淑华,王淑颖,等.ICU手术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23(7):710-712.

[4]蒋红林.ICU颅脑损伤意识模糊患者投诉中护理告知缺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6):914-916.

[5]李龙刚,李晓英,钮金英,等.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控制性镇静镇痛策略[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4):675-677.

[6]YuSC,LeungTW,LamJS,etal.Symptom aticosti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Treatment with drug-eluting stents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results at 1-year followup[J]. Radiology,2009,251(1):224-232.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8.005

R446.5

A

1671-0800(2016)08-0990-02

2016-03-25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1100杭州,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王慧娟,Email:516342532@ qq.com

猜你喜欢

病原菌颅脑耐药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