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25例

2016-10-26刘玉慧相恒杰范淑华

中医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百日咳西医综合征

刘玉慧,相恒杰,范淑华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25例

刘玉慧,相恒杰,范淑华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自拟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萸顿咳方(荆芥、防风、桔梗、杏仁、紫菀、百部、款冬花、金银花、川贝母、茯苓、半夏、党参、山茱萸、甘草)。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3 d吸痰次数、痉挛性咳嗽天数、肺部体征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可改善痉咳和肺部体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百日咳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萸顿咳方/治疗应用;呼吸道疾病;临床观察

百日咳综合征是由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除百日咳杆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呼吸道疾病,因其临床症状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咳末伴高声调鸡鸣样吼声为特征,表现与百日咳多有类似,故又称类百日咳样综合征[1]。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但近来频频发生于婴幼儿,临床有明显增多趋势。现代医学既往针对该病病因多给予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抗感染治疗[2],效果不明显;之后在抗感染基础上联合运用舒张气道平滑肌类药物、中枢止咳药、祛痰药,甚至激素静脉用药,尽管如此,目前对于罹患本病的儿童出现的剧烈痉咳依然缺乏有针对性且快速有效的治疗药物,尤其是婴幼儿,其病程基本2~4周方能改善。2014年10月—2015年11月,笔者采用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25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百日咳综合征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平均(5.32±1.68)岁;病程平均(10.8±4.6) d;年龄<6个月18例,≥6个月7例;重症2例,非重症2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5例,副流感病毒感染3例,腺病毒感染2例,其他细菌感染12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平均(5.78±1.21)岁;病程平均(11.3±5.3) d;年龄<6个月15例,≥6个月10例;重症3例,非重症2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6例,副流感病毒感染4例,腺病毒感染3例,其他细菌感染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顿咳的诊断标准和《中医儿科学》[4]中百日咳的诊断标准,无百日咳接触史,且百日咳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阴性。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①抗感染,根据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抗感染治疗;②呼吸支持,根据病情采用鼻导管、面罩、无创CPAP氧疗;③解痉,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以解除支气管痉挛,以及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④其他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血糖、酸碱平衡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萸顿咳方,药物组成:荆芥3 g,防风3 g,桔梗6 g,杏仁5 g,紫菀6 g,百部5 g,款冬花6 g,金银花 6 g,川贝母3 g,茯苓3 g,半夏3 g,党参5 g,山茱萸 3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服。

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观测指标

①痉挛性咳嗽变化情况:观测患儿每日咳嗽症状,记录患者痉挛性咳嗽缓解的时间。②肺部体征变化情况:每日对患者进行肺部听诊,记录患儿肺部喘鸣音和湿啰音情况。③每日需要吸痰的次数。

4 统计学方法

5 结 果

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疗效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1。

6 讨 论

百日咳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表现与百日咳相似的疾病,以婴幼儿发病居多,病程迁延。该病与百日咳的鉴别除临床表现外,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培养出百日咳杆菌是其确诊金标准,但由于实验条件限制,目前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区别[5]。该病咳嗽剧烈,咳时面红、涕泪交流,严重时出现球结膜出血、舌系带溃疡,并伴低氧血症。常规现代医学治疗多采用抗感染、雾化吸入平喘、拍背吸痰及运用祛痰药、解痉药等,但疗效均不理想。

百日咳综合征在中医学中称为顿咳、鹭鸳咳。中医学把该病分为3期——初咳期、痉咳期和恢复期[6],其中住院患儿多为初咳期和痉咳期。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多感受风邪疫气,由口鼻而入,肺主宣发肃降,制节下行,肺气清肃能制节诸脏之气,邪气犯肺,肺气失宣,制节无权,肺金无权,不足以制服肝木,加之小儿“肝常有余”,肝气偏旺,外风引动内风,肝风内动,肝升太过,反来侮金,肺失宣降,故阵阵痉咳。《济生方·咳嗽》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由是观之,皮毛始受邪气,邪气先从其合,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外则六淫所伤,内则七情所感。”古代医者认为:咳嗽的发病机制在于六淫犯肺,或外邪干于肌腠、伤及肺系,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上逆而发为本病。对于外感咳嗽,其病变在上焦肺卫,然四季时令特点各异,机体所感外邪也不尽相同,因而多有寒、热等偏重;且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他邪合而致病,为外邪之先导,因风邪四季皆有,其性善行而数变,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热、风燥、风痰[7]。笔者认为:风为百病之长,而小儿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攻击之剂既要使客邪易散,又要使肺气安宁,在临证治疗百日咳综合征时应以祛风为基础;同时,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咳嗽常迁延,肺气被伤后,更易反复感邪,导致咳嗽屡作,缠绵不愈,肺气更伤,逐渐转为内伤咳嗽,故临床治疗应适当佐以补气之品,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再加久咳伤及元气,肾虚而失摄纳之功能,导致咳喘难愈,故临证时还应佐以补肾之品,补肾元以平喘嗽。

参萸顿咳方中荆芥、防风为君药,祛风解表;桔梗祛痰止咳;杏仁宣肺止咳平喘;紫菀、百部、款冬花、川贝母清肺化痰止咳;金银花清热解毒,并有抗病毒之效;茯苓健脾化痰;半夏降逆化痰;党参补肺脾之气,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山茱萸温肾纳气,平喘;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一般而言,外感之症多忌用补益之品而防助邪,但常规祛风散邪止咳往往效果不佳,因此本方在祛风散邪、宣肺清热之品中佐入党参、山茱萸2味补益之药,两药合用,温肾补肺,纳气止咳平喘。

本研究表明: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可改善痉咳和肺部体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陈慧,程燕.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2):306-308.

[2]陆权,王雪峰,陈慧中,等.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0年2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6):439-44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闫莉,黄英.百日咳综合征79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11):864-865.

[6]胡云鸽,刘泉波.儿童百日咳247例临床特点及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9):684-689.

[7]马啸,张辉,李泽庚,等.韩明向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376-378.

(编辑颜冬)

1001-6910(2016)08-0022-03·临床研究·

R725.6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8.10

2016-05-20;

2016-06-07

猜你喜欢

百日咳西医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考前综合征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小心百日咳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百日咳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