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止泻方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19例*

2016-10-26张晓伟郭会军

中医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阳虚证健脾艾滋病

李 卓,袁 君,张晓伟,郭会军

(1.河南中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健脾止泻方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19例*

李卓1,袁君2,张晓伟2,郭会军2

(1.河南中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方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健脾止泻方颗粒剂(党参、焦白术、炮姜、煨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炙甘草),1格/次,2次/d,冲服;对照组18例给予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以及必要的补液治疗、病原学对因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1例,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2.2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止泻方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艾滋病相关腹泻/中医药疗法;脾肾阳虚证;健脾止泻方/治疗应用;免疫缺陷病毒;临床观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缺陷综合征,因其可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损害和病变,以及高传染率、高死亡率,备受国内乃至国际的重视。HIV常侵及胃肠道,在国内发生率达30%~80%,在某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可达90%[1]。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普遍运用和人体免疫机制的重建,目前艾滋病相关腹泻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2]。但因其病因、病原学复杂,加之非感染因素HIV病毒的介入、抗病毒药物的长期服用及相关肿瘤的并发,导致艾滋病相关腹泻仍时有发生。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常采用经验用药,但疗效欠佳,易反复。笔者认为:艾滋病患者长期患病,脾虚为本,累及肾虚,脾肾阳虚为主要病证。2015年6月—2016年5月,笔者采用健脾止泻方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19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县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患者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35~57岁;艾滋病病程3~10 a;腹泻病程6~36个月;有并发症3例,无并发症16例。对照组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26~56岁;艾滋病病程2~11 a;腹泻病程5~36个月;有并发症5例,无并发症1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艾滋病诊疗指南》[3]中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和《内科学》[4]中腹泻的诊断标准。经检查确诊为艾滋病,每日腹泻次数超过3次,排粪量增加(每日超过200 g),粪质稀薄(含水量超过85%),即可诊断为艾滋病相关腹泻。

2.2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诊断标准。

2.3中医辨证标准

脾肾阳虚证。主症:大便泄泻。次症: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腰膝冷痛,畏寒肢冷。舌、脉象:舌质淡胖,苔白,脉细弱或虚弦。同时具备主症和任何一项次症,以及舌、脉象者,方可诊断。

3 试验病例标准

3.1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成人HIV感染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慢性腹泻>3次/d,病程>2周者。

3.2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和纳入病例标准者;②合并肝、肾、心等严重脏器损害者;③哺乳期或妊娠妇女;④有相关药物过敏反应者;⑤合并其他疾病,影响用药者;⑥已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健脾止泻方,药物组成:党参15 g,焦白术15 g,炮姜10g g,煨肉豆蔻15 g,吴茱萸10 g,五味子10 g,补骨脂15 g,炙甘草6 g。将以上药物制成颗粒剂,1格/次,2次/d,冲服。

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胶囊(由北京京丰制药公司生产,批号150103,0.1 g/粒),0.4 g/次,2次/d,口服;蒙脱石散[由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K18844,3 g/袋],1袋/次,3次/d,口服;同时根据病情给予必要的补液治疗,以及根据病原学检查给予对因治疗。

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5 观测指标

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标准

注:轻度为4~9分,中度为10~15分,重度为15分以上。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标准。临床缓解:腹泻1~2次/d,大便成型、颜色正常,食欲不振、腰膝冷痛等症状基本改善,食量增加,症状积分减少≥90%,7 d以上未复发。显效:腹泻2~3次/d,大便基本成型、颜色正常,食欲不振、腰膝冷痛等症状稍有改善,食量增加,症状积分减少70%~<90%。有效:大便次数较治疗前每日减少2 次以上,形状稍有改善,但仍未成形,食欲不振、腰膝冷痛等症状稍有改善,食欲有所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70%。无效:大便次数、形状均无改善,食欲不振、腰膝冷痛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死亡,症状积分减少<3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90,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疗效对比

8.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9 讨 论

腹泻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病腹泻。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其中细菌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菌的肠道感染在HIV感染者中是普通人群的20~100倍[7],隐孢子虫等原虫感染也是艾滋病相关腹泻常见诱因。研究[8]显示:低CD4水平是肠道寄生虫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更容易发生腹泻。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HIV病毒所致肠病、脂肪吸收障碍引起。某些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替拉那韦、洛匹那韦力托那韦片等)、肿瘤亦会引起腹泻发生。艾滋病相关腹泻病因多种,机制复杂。临床单用西药治疗该病往往收效甚微;中医药治疗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疗效。有研究[8-9]表明:中药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较西药对照组疗效明显,复发率低。

艾滋病相关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乃先天之本,艾滋病患者长期患病,脾气亏虚,劳倦内伤,导致脾虚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浊不分,则生泄泻;久病伤及肾阳,阳气不足,脾失温煦,则生泄泻。因此,本病治疗重在健脾温肾、固涩止泻。健脾止泻方中党参、白术为君药,健脾益气,温中;补骨脂补肾阳;吴茱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炮姜温中散寒;炙甘草调和药性。

本研究显示:健脾止泻方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脾肾阳虚证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然而,本研究仅为小样本的局部地区临床研究,结果尚待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10 参考文献

[1]李平,王健,仝小林,等.传染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4.

[2]SEHLA KHALIL,BIJAY RANJAN MIRDHAL,SANJEEV SINHA,et al.Intestinal parasitosis in relation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CD4+T-cell count and diarrhea in HIV patients[J].Korean J Parasitol,2015,53(6):705-712.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5):385-401.

[4]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张福杰,卢洪洲.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防治指南(2009)[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40.

[7]DICKSON SHEY NSAGHAL,ANNA LONGDOH NJUNDA,NGUEDIA JULES CLEMENT ASSOB,et al.Intestinal parasitic infections in relation to CD4+T cell counts and diarrhea in HIV/AIDS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Cameroon[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6,16(9):1335-1337.

[8]任明.健脾止泻方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的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0):103-106.

[9]陈明.参苓白术散和真人养脏汤治疗艾滋病腹泻40例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08,21(11):22-23.

(编辑颜冬)

1001-6910(2016)08-0011-03·临床研究·

R512.91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8.05

郭会军,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guo.6268505@163.com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业务建设专项课题(JDZX2012021);“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5010-001-002);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艾滋病中医药防治基础与临床研究(10CXTD140)

2016-04-06;

2016-06-12

猜你喜欢

阳虚证健脾艾滋病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 世界艾滋病日》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条目筛选(一)——基于文献的条目的筛选方法和操作规程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