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索——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6-10-25王志辉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无锡校园文化师生

王志辉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江苏无锡 214028 )



吴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索
——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

王志辉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江苏无锡214028 )

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认识到校园所处地域文化——吴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搭建平台、树立品牌、交流推广等方式将吴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一起,传播阅读价值,建设书香校园,提升校园软实力。

吴文化;校园文化;地方文化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9.003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土壤。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根植于吴文化发源地——无锡新吴区的高职院校,学校重视地方文化的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作用,探索利用吴文化的精髓,打造学校的文化品牌,提升竞争软实力。

一、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

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1]。即吴地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存方法,吴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色,具体来说是指吴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园林建筑、饮食衣著、风俗民情等[2]。

自泰伯奔吴,建立吴国以来,谱写了“吴越春秋”的历史辉煌,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和南北文化大融合,从唐、宋开始超越北方,从“轻死易发”的尚武骁悍到精致文雅的“士卒精神、书生气质”,随着明清以来工商业的兴盛,苏杭一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直至今日吴地经济、科技、教育等都领先于全国,无不散发着吴地文化的独特魅力[3]。

2016年2月在原无锡新区的基础上成立了无锡市新吴区,“新吴”二字,体现了吴文化发祥地的历史意义,同时蕴含着在继承古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意思。新吴区的成立,有利于弘扬和认识“崇德、重文、务实、创新”的吴文化内涵和特色:(1)吴文化的崇德,泰伯三让王位,赢得孔子“至德名邦” 赞誉。厚德载物作为吴文化核心的道德内容,成了立身之本。从远古的泰伯到明代的东林党,无不体现出崇德之风。(2)吴文化的重文,吴地崇学重教,人才辈出。古代苏、锡、常以及杭、嘉、湖等地,进士、状元等联袂而出,自古至今,长江三角洲的杰出学者占全国的40%,成为一方充盈着学理性的文化土壤。(3)吴文化的务实,工商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孕育出了经世致用的实干思想。经世致用在近代主要表现为学、用结合,积极主张以实用的知识与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实业。(4)吴文化的创新,泰伯在荆野之地,开拓建起勾吴国,吴地自此涌动着一种不拘成规、敢想敢干的开拓创新精神。中国的历史传统是重农贱商,但吴地很早就开始工商并重。及至当代,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无不显示其创造性。

二、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竞争,高职院校逐步认识到,学校教育不能仅限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培养,而应该注入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认同,所以高职院校纷纷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由于校园间主体价值取向,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协同等原因导致各高校间校园文化趋同化。所以探索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建立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文化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一)两者的融合是地方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主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而高职院校和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首先,随着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急切地需要能够适应社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的各类人才,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是地方社会对校园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直接反映或者间接吸收了社会文化的精髓,继而通过提炼、发酵、创新,反过来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辐射源和助推器,对社会文化起到重要渗透和推动作用,为地方综合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两者的融合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特色成为了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在校园文化建设趋同大势下,建立校园文化的特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高职院校依附于地方政府和地方发展建设的需要,从学校的建立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开展和推广无不天然地打上了地方文化的烙印,而地方文化又天然地有着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地方人文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度地开发、利用,整合,使校园特色的创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操作起来也有抓手和方向,是校园特色发展,内涵凝练的必由之路。

(三)两者的融合是校园师生发展的需要

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学校的使命。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归根结底都和地方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要强化对地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和认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高职院校毕业学生主要服务于本地区社会企业,在校园期间就必须要感受地方文化的特点,积极融入到地方人文环境中,这样才有助于就业,成才,有助于进一步改造和建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带着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会无时不刻影响着教风和学风,潜移默化中内化为校园的气质和风气,这无疑对师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吴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索

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对地方和学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所处吴文化发祥地新吴区,其校园文化建设中必然要思考与吴文化的紧密、深度融合,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中吴文化特色。

(一)吴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思路

1.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吴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千百年的融合和发展变化,从落后到先进,从尚武到崇文,从蛮荒之地到精细雅致,无不透视着历史文化的魅力,吴文化不仅没有随着历史车轮湮灭,而且不断发展传扬,影响着吴地社会、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服务地方的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要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同时校园要作为地方文化的名片,从校园的底蕴中透着地方文化的现在和过去,这样校园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中必然要重视吴文化的传承,从历史中了解过去,从现实中把握未来,寻找经济发展的根,探索文化底蕴的魂,唯有此校园文化建设才会有活力和生机。图书馆可以积极发挥文献资源收集的优势,重视地方文献的专门收集,专门展示,同时根据历史的脉络,现实的发展,重点突出吴文化的历史传承意义,把重要的历史节点、重要的人物贡献进行系统爬梳,创新传播方式,通过视频收集、图片展示、自媒体发布等等形式,把吴文化的历史传递给读者,把文化的根落在校园生活中。

2.重视建立品牌,树立特色

吴文化影响范围广泛,在吴文化辐射范围内的高校都有吴地地域文化的根和魂,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需要积极地思考依托本区域的核心文化价值认同,突出自己的文化创建特色,以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平台。学院所在新吴区,从鸿山遗址的考古发掘,梅村泰伯庙的历史留存中都能看出是吴文化发祥之地和核心区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学院的文化建设中与吴文化的融合有着更突出的区位优势和更重要的历史价值。地域的文化价值就是校园的特色价值,文化是一种大家认可的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其传承和发展需要平台和载体,所以在传播文化的时候要有品牌的意识,以品牌的形式强化文化阵地的存在,并以品牌树立校园文化建设最明显的特色,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抓手的需要,也体现了高校在地方建设和文化宣传的阵地价值。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就牢牢抓住“吴文化书院”的品牌,紧紧契合地方文化,校内植入地域符号,树校园品牌,校外以特色建设传播地域文化。

3.搭建校园平台,重视人文情怀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载体和平台,在高职院校深入发展的今天,物质等外化的文化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但是根植于师生内心的文化认同,文化价值培育,文化的交流内化,需要校园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且投入更多的耐心细致地培养。这些都在呼唤校园寻找自己的文化建设方向,搭建各类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以此来凝聚师生的参与热情,以师生的参与、认可和支持,来建设看不见的精神文化。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融合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建立特色的时候,就应该结合校园传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各类平台,依托文化品牌,吸引师生参与,让校园文化转化为看得见,听得到,广泛参与各类平台。同时地方的人文历史是校园和师生的力量倍增器,文化底蕴会给师生产生无形的动力和成就感,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而是应该培育校园的人文情怀,培养根植于内心的文化认同,这需要有时间慢慢磨砺,需要有情怀感染彼此,需要品格和言行的示范身教。

(二)吴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实践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场馆优势,知识平台优势,同时图书馆也是师生校园活动最重要的场所,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抓住这些优势,在吴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实践。

1.建立“吴文化书院”品牌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吴文化土壤和背景,但是校园师生对于“吴文化”的认识是非常感性的,或停留着泰伯奔吴的故事,或局限于政府开展的大型活动的感性认识,或仅是对历史的简单回顾,不成系统,没有一个完整系列的认识和积淀。图书馆看到文化的传播,需要系统完整地进行梳理和展示,需要不断地强化和宣传,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唤起大家内心认同,所以图书馆搭建“吴文化书院”品牌,以品牌来搭建平台,以平台活动来宣传和推介吴文化专题知识,促进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强化品牌意识和品牌传导,把对“吴文化”的认识植入师生的教学生活和社团活动中。比如图书馆设立“吴文化书院”大讲堂,“吴文化书院”新浪博客,“吴文化书院”读行社社团,“吴文化书院”读书台微信公众号等,均冠以“吴文化书院”的品牌,在校园内外,以“吴文化”标志校园文化特色,以品牌传递文化内容和图书馆服务,成为了图书馆的特色。

2.建立地方文化特色馆藏,成立专题书库

吴地的文化,吴地的历史名人,吴地的吴侬软语,吴地的经济发展,吴地的戏曲教育,吴地的书画工艺,吴地的园林建筑,吴地的民俗民风,这些都是每一个身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园内的师生都迫切想了解的知识和信息,这既是弥补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对于文化修养培养的缺失,又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吴文化对于师生的一种吸引和向往,同时也是师生沟通交流,融入校园,了解社会,走向企业的需要。这些都促成师生对吴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人文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索和认识渴求。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是文献资源的收集,当地历史人文的积淀和传承,要依靠图书馆对相关资源的专门收集和传播。图书馆为此开设了“吴文化书院”专题书库,专门收集吴地历史文化和研究发展的图书文献资料,并开设专架,方便读者借阅和交流,突出“吴文化”资料的分享和馆藏特色。

3.打造校园文化平台,推出“吴文化书院大讲堂”

校园要贯彻落实高校“文化传承“的办学功能,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图书馆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建立专题书库,创建特色馆藏,如果仅限于此,那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要主动探索和搭建一个校园文化平台,把吴文化的知识和校园阅读文化等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师生参与,广泛传播出去。图书馆基于此,推出了“吴文化书院大讲堂”,大讲堂作为学校的品牌在校园内外传播,重点地邀请吴地文化名人,阅读学专家来校讲座,通过专家学者的讲座,传播吴地地域文化,大力推广校园阅读,培养校园的读书气氛和人文情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生文化修养。这样不仅提升图书馆在推广校园文化时发挥的作用,更是利用名人效应宣传推广校园。

4.发展《吴风书韵》导读馆刊

图书馆要充分重视传统的媒体平台,既要结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推广,服务特色宣传,又要关注地域文化系统传播的平台建设,校园文化与之的融合探索,更要重视师生读者的阅读、写作的习惯培养和能力提升。导读馆刊在各高校间如火如荼的展开,已成为推广阅读和推动深阅读的平台,发挥图书馆的导读、导学功能,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范畴。[4]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从2014年开始筹办《吴风书韵》导读馆刊,由图书馆“吴文化书院”社主办,在导读,导学的平台搭建基础上,重视吴地文化栏目的建设,开设了“吴风新韵”、“吴史钩沉”、“泰伯文化”等吴地文化的专门栏目,开设“校园书吧”和“书香校园”等师生参与栏目,结合校园阅读,弘扬吴地地域文化,培育校园书香文化,搭建读书交流平台,铸造园区的办学特色。刊物在校内外传播广泛,赢得了同行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成为学校和园区的特色名片。

5.搭建网络平台,建立阅读交流圈

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平台搭建中,既要重视传统的媒体平台建设,搭建一个师生参与的展示平台,同时要积极探索师生的关注热点和信息建设带来的利用变化,积极搭建网络平台,丰富校园文化平台的建设。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要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单向传递服务,宣讲知识,而是要建立紧密交流,互相督促,吸收借鉴,传播文化正能量的阅读交流圈。经过不断地努力,图书馆经营了以“吴文化书院博客”为中心的博客交流圈,图书馆工作人员,社团成员和普通读者也积极参与其中,传播吴地文化,推广阅读交流。图书馆还开设了“吴文化书院读书台”微信公众平台,专门设立“读行吴地”“吴地人文”“吴地书目推荐”等栏目,每周一定期刊发,特别是每期以“吴文化书院”为图片形成宣传特色,“吴文化”品牌的影响和传播深远。图书馆还建立了以校园师生为基础的“读者服务QQ群”,以推广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的图书馆界“全民阅读推广群”,以不同的交流圈,推广阅读的价值,传播校园特色。

6.丰富文化活动,用阅读传递校园文化书香

图书馆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图书馆不断地探索文化建设平台,利用平台吸引师生读者参与,利用师生读者的参与来传播地域文化信息,建设书香校园。在争取最广泛的师生读者参与其中时,图书馆就要结合吴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完善图书馆文化阵地建设,培育校园文化氛围,传递阅读的价值,营造书香校园,以书香校园推进文化校园建设。图书馆利用读书会社团组织丰富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针对吴地作家作品开展“同读一本书”读书活动,“吴文化书院”社团组织吴地走访活动,进行“开博、读博、写博”吴文化博客交流大赛,以及“夜读校园”等别开生面的活动形式,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新生阅读季系列活动,以“吴文化”建立特色,以阅读传递校园文化书香。

四、结语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根植于吴文化土壤中的高职院校,2015年在“崇德、重文、务实、创新”的吴文化精神培育下,在全校师生努力下,顺利成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这与校园文化的底蕴是分不开的。图书馆牢牢抓住吴文化特色,紧密结合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凸显了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传递了阅读的价值,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更把吴文化与校园文化深深结合,创出校园文化特色,打造校园宣传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http://baike.so.com/doc/6376105-6589753.html.

[2]虞澄.吴文化的基本精神[J].吴中学刊,1997 (4):1.

[3]耿健钢.浅谈吴文化的源流及其影响[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4):1-5.

[4]蔡红.尹恩山——以导读为视角,对图书馆自办报刊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

[责任编辑李亚卓]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Wu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A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the Library of Wu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 Zhi-hui

(Library of Wu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xi Jaingsu 214028, China)

Integration of local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 is of great necessity. Full awareness of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gional Wu culture promotes the Library in W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e measures to integrate Wu culture with its campus culture. The integration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ft power of the college.

Wu culture; campus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2016-03-24

王志辉,男,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文化传媒研究

G252

A

2095-770X(2016)09-0009-04

猜你喜欢

无锡校园文化师生
无锡一棉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