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风灾,我们该如何应对

2016-10-25吴学安

生命与灾害 2016年7期
关键词:龙卷风灾龙卷风

吴学安

面对风灾,我们该如何应对

吴学安

江苏盐城市6月26日中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此次特大风雹灾害造成99人死亡,受伤人员846人,其中152名重症病人全部及时转诊到市级有关医院。强对流天气,尤其是龙卷风为何造成惊人损失?专家认为,龙卷风强度大,来去匆匆,使其难以被精确预测,而预测到了也无足够时间应对,这是造成龙卷风导致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

龙卷风缘何青睐苏北

龙卷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冷暖空气的激烈交锋(底层大范围湿热,中层小范围干冷入侵)、强大的高空急流和垂直风切变。6月23日下午,副热带高压北抬到江苏沿江附近,苏北大部在副高北侧西南急流中,地面在暖低压倒槽中,湿热异常,露点温度超过28℃,达到广东沿海的水准,大气能量极为充沛;同时东北冷涡也在行动,它从高空甩下来的一小股干冷空气侵入西南湿热气流中,诱发出强度惊人的超级单体,并最终导致极端龙卷风的诞生。

6月23日下午两点,象征着湿热空气势力范围的绿线直达北京,阜宁县位于西南暖低压的倒槽之中,地面到3 000米高空为深厚且湿热的空气。与此同时东北冷涡甩下来一小股冷空气,自山东半岛侵入江苏,恰好在苏北灌溉总渠沿线和暖湿气流交汇。也就是说,这次异常龙卷风,主要和异常强的暖湿气流,以及冷空气的精密配合有关,和厄尔尼诺的关系并不大。

江苏盐城除了这次发生的EF4级龙卷风,还有一次是在1966年3月3日也发生了EF3级的龙卷风,盐城、大丰、射阳三县部分地区遭遇龙卷风袭击。龙卷风将盐城电厂钢筋混凝土厂房卷去一角,同时将路边钢筋水泥浇筑电杆扭断,连同安装在两电杆之间数吨重的变压器从河西吹到河东,卷离原址150米。这次龙卷风发生在盐城阜宁县的硕集镇、陈良镇、板湖镇等地,1966年龙卷风过境盐城,发生在射阳、大丰县。数据显示,江苏为我国年平均龙卷数量最多的省份。

1959年4月4日,江苏省淮阴、涟水等县(市)的部分地区遭受龙卷风袭击并伴有大雨和冰雹,损坏房屋1.63万间,其中倒塌144间,砸死22人,砸伤50人。4月8日晚9时,涟水县红窑乡的黄弯潘码、大东乡的时码等地遭龙卷风灾害,龙卷风将大小树木一拔而光或拦腰折断,将房屋刮倒或揭飞上盖,损坏房屋7 600余间,砸死21人,伤37人。

1971年6月25日晚,江苏省泗阳、淮阴、洪泽、盱眙、滨海、阜宁等县(市)分别遭受大风或龙卷风袭击,最大风力达到11级。初步统计,风灾造成24人死亡,180人受伤,倒损房屋3.5万多间,玉米倒伏4.67万公顷,损失粮食100万千克。

1983年7月1日16时40分左右,江苏省淮安、如皋、如东3县(市)遭受龙卷风袭击,风力达12级以上,持续时间3~5分钟,狂风所经之处,村镇建筑物顿被摧毁,新盖瓦屋顷刻倒塌,合抱大树被连根拔起,河中水泥船被刮进稻田。大风摧毁房屋近3万间,损坏房屋3.1万多间,因房屋倒塌、触电、雷击致死的有31人,受伤1 757人。

1996年7月15日,江苏省大丰、泰兴、邗江、姜堰、东台、丹徒6个县遭受龙卷风袭击,风灾造成8 000多间住房倒塌,砸死29人,砸伤687人,刮倒电杆1 600多根、树木1万多棵,死亡禽畜24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4.6亿元。

2000年7月13日下午,江苏省高邮、兴化、宝应、海安、东台等县(市)遭受强龙卷风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40个乡镇受灾,死亡34人,伤2 000余人,倒塌房屋1.25万间,损伤房屋1.56万间,农作物受灾4万公顷,倒断树木数万棵,损失家畜家禽45.4万只,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灾情之重为江苏省1949年以来所罕见。

说来真是难以置信,鱼米之乡的江苏,居然是中国龙卷风最多发的地区之一。从1950年~2010年,江苏发生的龙卷风次数高达884次,全国最多。这是因为江苏省冰雹和龙卷风的集中发生区域,正好是以京杭大运河为界。运河以东区域的龙卷风和冰雹灾害,多于运河以西的区域,苏北地区的风雹灾害也明显多于苏南地区——这与江苏东部地区地势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网密布,又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容易聚集不稳定能量有关。

面对龙卷风,应如何应对

龙卷风实质上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它上部是一块乌黑或浓灰的积雨云,下部是下垂着的形如大象鼻子的漏斗状云柱,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仅仅一处龙卷风,就可以造成十分惊人的破坏。龙卷风所到之处,满目疮痍:断砖碎瓦、被“腰斩”的大树、被砸得面目全非的汽车……有关专家指出,气象学上,龙卷风属于强对流天气,它发生突然、移动迅速、破坏力极大,精确预测到它在一天中的何时何地发生,还会途经哪里,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6月24日,盐城风灾发生的第二天,新华社发表《新闻分析:精确预测龙卷风——一道世界性难题》一文,文章称,龙卷风强度大,来去匆匆,使其难以被精确预测。有人说,我国的气象雷达密度还不够,所以龙卷风没法监测。在西部或许密度不够,但在江苏、上海,气象雷达的密度是够的,质量也相当高,源数据分析后的图像分辨率很高,非常清晰,一看就有明显的龙卷迹象。但公布出来的图像相当模糊,龙卷迹象不算明显。

虽说目前对龙卷风不能准确预报,但是可以临近提醒。也就是说,对于减轻龙卷风危害,有关方面还有值得完善的空间:一方面,出现龙卷风迹象后,判断龙卷风的去向,对龙卷风下游地区拉响警报。这种临近提醒一般能提前5~30分钟发布,准确率也可达到50%。另一方面,龙卷风预警制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尚未有专门的龙卷风预警,或许是因为龙卷风太过于吓人,空报率又太高,在强对流预警中往往把龙卷风埋在冰雹和雷暴大风中。对此,气象部门还有待继续为龙卷风建立相关数据。目前我国龙卷风的记录大多散落在灾害大典、各地史志中,这对龙卷风的研究和认识是有影响的。譬如,根据媒体报道,有专业人士说“龙卷和冰雹同时出现,在江苏非常罕见”,其实龙卷和冰雹同时出现很常见,去年就有:2015年4月28日强对流天气中,常州市武进区出现冰雹,大量车辆被砸,甚至有人被砸伤,与此同时,滆湖附近出现龙卷。这一次“6·23”龙卷,罕见的不是龙卷和冰雹一起出现,罕见的是龙卷的强度。

因为龙卷风的灾害无法与地震相提并论,前者危及和影响的范围较小,一般水龙卷直径从10米~1 000米不等;陆龙卷稍大些,有100米~1 000米,受灾范围从几平方米~几百平方千米。但地震造成的灾害范围却要大得多。而且龙卷风不像地震,在同一地点或地区几十年内可能重复发生,其不具有周期性,也不具重复性。龙卷风虽不能准确预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龙卷风灾害就束手无策。对此,有关专家提出的躲避龙卷风的建议就是,一方面,在家时要远离门、窗和外围墙壁,最好是躲到地下混凝土掩蔽所或地下室,如果没有地下室,则要呆在房屋的最低一层,并匍匐地上、保护好头部;另一方面,在户外时,应离开房屋,到远离龙卷路径的田野或广场,保护好头部;汽车对龙卷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如果开车时遇到龙卷,应立即下车,到远离龙卷路径的田野或广场躲避。

龙卷风是大气运动的极端形式,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必谈龙卷风色变,相信科学在发展,我们抵御极端天气的手段也在增加,只要做好防护,人类总有一天能够和龙卷风和平共处。

猜你喜欢

龙卷风灾龙卷风
龙卷风
龙卷风
1990—2019年新疆不同等级风灾变化特征
南疆喀什地区风灾时空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疯狂龙卷风
海南龙卷统计特征
我国龙卷预警试验的前沿阵地
——访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炎利军主任
龙卷的雷达探测研究进展
龙卷过程中雷达合成切变产品的分析
超级威力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