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的好才刚刚开始

2016-10-22林乃炼

杭州 2016年9期
关键词:西湖杭州文化

文|林乃炼

杭州的好才刚刚开始

文|林乃炼

前几天,全世界最有权、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一起到了杭州、到了西湖,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于此,杭州成为全球最关注的地方,应该说自南宋之后的800年时间里,杭州没有过像现在一样的荣耀和辉煌。

G20杭州峰会结束了,城市、西湖、人……一切又重归于平静。如果你认为杭州又回到原来的样子,那你就错了!G20峰会不仅改变了杭州的进程,也改变了中国的进程和世界的进程。也许这种改变一时无法察觉,但是这种改变却是根本性的。从此之后,杭州和西湖不再只是属于杭州人的、中国人的,还是属于世界的。对于杭州而言,她真正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在G20召开的同时,还有B20(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也在举行,杭州电子商务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十分瞩目,阿里巴巴等一批企业受到各国领导人和工商界的极大关注。在很多人眼里,杭州已经成为了新经济的代表,称之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世界。

从一个旧时代到一个新时代,其本质是一个资源配置的根本性改变。工业化初期的核心资源是能源,工业化后期的核心资源是金融,而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其核心是以信息为主的互联网资源配置。杭州是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金融之城,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电子商务+金融的网络生态颠覆了以跨国企业主体的大生产、大贸易格局,使人从生产流水线中解放出来,重新赋予每一个人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创意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球的资源配置,这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法进行的。

当西湖龙井山间的一位茶农可以与四海品茗者进行一对一的订货,还有国际贸易公司什么事?当钱塘江畔商务楼里一位白领可以通过手机对伦敦一家高级服装订制店下订单,还有LV、爱马仕什么事?当一个杭州学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美国的汽车租赁公司,自主选择了自己的行程、酒店和餐厅,还有国际旅行社什么事?一个小小的创业者一天时间就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拿到5000元贷款,那还有华尔街、各大银行什么事?看起来这些事都很小,点点滴滴,很不起眼,一旦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球化连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平台。

2016年3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交易额来自淘宝、天猫、聚划算、村淘四大平台,不包含B2B业务。而2015年中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为30万亿元,阿里的2015年网络销售总额相当于其十分之一。全球零售巨无霸企业沃尔玛达到这个数字花了54年,而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只不过经历了13年。阿里巴巴的目标是在2020财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平台成交额过6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可以说,杭州就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是新经济的创造者和引领者,正合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一词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中提出:“让我们以杭州为新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从钱塘江畔再次扬帆启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按照我个人的解读“以杭州为新起点”这句话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G20杭州峰会带领G20实现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二是杭州、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案例和样本,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这几天,除了G20峰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外,杭州和西湖也成为全球的关注点,杭州由此成为东方文化的典型和代表。

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基本上都住在西湖景区,领导人非正式活动大多在西湖。9月3日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次“习奥会”地点在西湖国宾馆,二人在湖边一起喝茶聊天。各国领导人还一同乘坐游船夜游西湖,据说奥巴马也被美丽的西湖之夜给震住了。

我有一次与几位外国朋友聊天,问他们对杭州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一位美国人,名叫文逍帆,他在杭州生活、工作了七年,原来在浙江工商大学教书,现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他说有一次在西湖孤山喝茶,面前是一片荷花,当时湖面正好有一阵雾起来,真是美极了!像文逍帆这样能够深入体会西湖之美、熟悉中国文化意境之妙的外国人并不多。

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是自然、文化与城市交融互动的产物,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的自然美,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建筑等文化理念;它的人文美,渗透着许多自然的、物候的意象。西湖是一个以山水等形态为依托、以东方审美导向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美的典范,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美学的实证和范例。2011年西湖以文化景观遗产类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西湖申遗成功并不容易,其成功的背后就是东方文化得到全世界理解、认同与尊重。

在杭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还有中国大运河。运河杭州段是中国大运河中保存最完善、仍然在发挥运输功能的河段。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不少,但是历史文化一直在传承和发展的城市并不多。比如像西安,历史文化基本上只能在地下才能看到,历史与现实已经完全断层与割裂,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杭州却一直在延续,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在城市的建设中得到延续,并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专门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演出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在央视直播之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同时也有很大争议。赞同的人认为演出声光电结合,东西方融合,非常震撼,是一种美的享受;反对的人则认为,张艺谋不懂西湖,把陕北文化与杭州进行生硬的嫁接,根本不是东方之美。

我个人认为这台文艺晚会做得非常好,用“中国的故事、世界的语言”的方式进行阐述,把西湖作为一个天然舞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赋予了西湖文艺一种全新的感受。演出彩排的时候,我在现场看过,央视直播我也认真看了下来,现场与电视直播各有千秋,现场对声光电的感受更加强烈,电视直播能够看清更多的细节之美。

当小天鹅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美丽的脚尖溅起一阵阵水花,人也醉了;当古琴与大提琴对话,中国鼓的运用恰到好处,弥补了琴声在宏大场景下过于单薄的缺点,产生了一种摄人心魄的效果。演出体现了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

演出引发争议当然很正常,但目前有两种文化倾向应该值得我们警惕:一种是固步自封,认为传统文化要保持原汁原味,丝毫不能改变,这种历史文化只能封存在博物馆里,最终还是会消亡的,其实西湖就是一个不断演化、保持创新的文化形态;另一种是盲目媚外,只要是欧美的、西方都是先进的,只要是中国的、传统的都是落后的,一切以西方人的喜好作为衡量的标准,这种倾向市场还非常广泛。

季羡林先生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他说:“从整个世纪来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占领导地位,这是东方,三十年河东。到明朝末年,西方文化自天主教传入起,至今几百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灾难,癌症、艾滋病、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等。这些灾难中任何一个解决不了,人类就难以继续生存。怎么办?……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这种取代,在21世纪中就可见分晓。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东方与西方、文化与经济、时尚与传统、生活与创业交汇融合,杭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而且走在中国和世界的前列。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赞誉的那样:“杭州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

G20峰会期间,对于各国元首和与会嘉宾而言,杭州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杭州。G20峰会之后,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代表中国的是北京、上海,然后就是杭州。杭州将成为中国的标杆和方向,这是G20赋予杭州的责任和使命。杭州再不能只说“杭州话”,也不能只说“普通话”,而是学会说“世界语”,这是G20留给杭州的遗产,也是G20对杭州的最大启示。

猜你喜欢

西湖杭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谁远谁近?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
当西湖遇上雪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