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

2016-10-21储思佳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陶冶诗学恐惧

储思佳

【摘 要】作为西方悲剧学说的创始者,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系统地阐述了悲剧的各个学说,如过失说、陶冶说、怜悯和恐惧说等学说理论,为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悲剧;《诗学》;过失;怜悯;恐惧;陶冶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亚里士多德最先给悲剧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悲剧的性质、媒介、表现方法和目的。本文将从悲剧的过失说、怜悯和恐惧说以及陶冶说几个方面简单探究一下他的悲剧学说。

一、悲剧的过失说

在产生悲剧的原因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过失说”。在《诗学》开头第二章中,他就提到“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2]在第十三章中又详细地说明“此外还有一种介于这两种人之间的人,这样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3]在这之中的“这两种人”指的就是好人和坏人。简单地说,就是悲剧的主角应该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一方面他应该是好人,另一方面他又不是完全的“好人”,他又犯过一些错误。但总体从道德上讲他还是一个好人,他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因为他做了十恶不赦的坏事,而是因为在无意中犯了过失,正是这种过失的行为才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而他犯的过失往往是指由于他看事情不明白,比如说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亲属这种认识方面的问题才犯了错误,并不是指悲剧主角道德品质上存有问题。悲剧主角在不了解事实真相或者不是出于自愿的情况下犯了过失,遭受了他本不应该遭受的厄运,才更能引起一般人的怜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十三章中又提到“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4]可以看出,悲剧之所以让人感到恐惧,是因为悲剧的主角与我们一般人是相似的,他不是完全的好人,他有缺点,缺点就是他曾犯有过失,而我们一般人在现实生活中和悲剧主角一样,可能也曾经犯过这样那样的或小或大的过失,推己及人,我们会在看到悲剧主角悲惨的结局之后反思和联想自己是否也会遭受和他们一样的厄运,这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从而变得恐惧。这种恐惧也可以说是由悲剧主角而引发的一种忧患意识。

对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最好的例证无疑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引用神话故事讲述了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最终自剜双目请求放逐的悲惨故事。俄狄浦斯一生下来就被预言会有“杀父娶母”的命运,他的生父忒拜国王拉伊奥斯为了扼杀这个预言,就命牧人把孩子给抛弃掉。幸运的是,俄狄浦斯被没有孩子的科林斯国王收养,但当他长大成人的时候在无意中又知晓了自己的命运终将杀父娶母,为了躲避反抗这个预言,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科林斯国,四处流亡。在流亡的途中,俄狄浦斯无意冲撞到了一位老者并在争执的过程中误杀了老人。后来他又靠智慧帮忒拜国解决了狮身人的问题,被忒拜人拥戴为王,并迎娶了前王的王后。在俄狄浦斯为政期间,忒拜国又发生了瘟疫,他被神告知只有找到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在寻找凶手的过程中他得知了自己竟然就是杀害前王的凶手,那个曾经被他误杀的老者正是他的亲生父亲,而他现在的妻子也正是自己的生母。俄狄浦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杀父娶母的命运,王后在极度悲痛中上吊自杀,而俄狄浦斯也因自责悔恨而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请求放逐。

俄狄浦斯的悲剧也就在于他想摆脱杀父娶母的命运而选择奋力反抗,但愈是反抗他愈逃脱不了这个命运,一切始终都掌握在命运的手中,并受命运的捉弄。在这个悲剧中我们看到了命运的可怕和不可抗拒性,杀父娶母既是他犯下的过失,也是他本不应遭受的厄运。其实在《俄狄浦斯王》中,所有人都试图为了避免预言的发生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忒拜国王和王后选择了抛弃俄狄浦斯,俄狄浦斯选择了离开科林斯国踏上流亡的路程,他们都做出了努力。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努力,反而推动了预言的发生。俄狄浦斯本就是一个为人民、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英雄,是一个好人,他并不想为恶,他做出的选择和他的行动正是出于善的本意,但他的行動却造成了恶的后果,他也因此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从俄狄浦斯的悲剧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怜悯”的是命运的不公平,它使好人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反而是遭受了本不应该遭受的命运,“恐惧”的是命运如此多舛,像俄狄浦斯这样拥有智慧、为国为民的好人也难逃命运的爪牙。

“我们每个人可以说都有自己的意识,都是理性的存在,我们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因此我们都应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而负责。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灾难性的后果并不是出于我们自主的选择,往往是由我们个人所不能支配并且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的,这种力量我们称之为命运。”[5]但当我们分析一件事产生的原因时,我们通常都是从表面出发,认为这件事是个人所犯的错误,归结到个人身上,所以要求个人对其负责。这也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过失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个人犯下某种过失,因此遭受一定的厄运。但亚里士多德只从个人内在角度出发寻找悲剧产生的原因,而没有考虑到社会的冲突等深层次的原因,因此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亚里士多德之后,黑格尔又提出了著名的“矛盾冲突”的悲剧理论,他认为悲剧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和调解,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可以看出,他的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之上又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发展到今天的现代悲剧理论,恩格斯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6]又进一步从辩证主义的角度解释了悲剧的本质。

二、悲剧的怜悯和恐惧说

亚里士多德在对悲剧的定义中提到“ 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7]明确指出了一部悲剧要能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才能达到陶冶情感的目的,可以看出怜悯和恐惧的重要性。

悲剧之所以能够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作出了明确的解释,“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因为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因此上述情节既不能引起怜悯之情,又不能引起恐惧之情。”[8]可以看出,只有当悲剧主角是一个比我们好又与我们相似的人,并且他犯下过失后,才会更容易激起我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什么是恐惧?意大利文艺理论家特里希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恐惧是因想象到可能来临的大祸或痛苦的不幸而引起的烦恼或不安。”[9]随后他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因为不是所有的不幸都是可怕的,没有人害怕成为不义或懒惰,虽然这二者都是不幸,但是惟独那些能带来死亡或最大痛苦和烦恼的不幸,才为人所畏惧,而且这些不幸也不是往往为人所畏惧,而惟独当他们似乎近在身边而且可能降临头上之时,才是可怕的,因为当不幸尚未确定或者十分遥远之时,他们是不可怕的。”[10] 因此从上述说法中,我们可以把“恐惧”理解为“烦恼或不安”,而且是在“大祸或痛苦近在身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真正的悲剧其实和每个人的真实生活是存在距离的,这种“大祸或痛苦”也不是我们随时都能感受的到的,而当我们直接接触到悲剧如阅读和观看悲剧时,它又缩短了这种距离感,使我们觉得这种“大祸或痛苦”就近在身边,于是才产生了恐惧的感觉。例如死亡,我们都知道人终有一死,每个人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但当死亡并不是近在眼前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考虑它,就像年轻人不会天天想着死亡的事,而年过七八十的老人就会担心这个问题,对其有一种恐惧的心理。

什么是怜悯?“怜悯是为了某种不幸或似乎不幸的事而发愁,这种不幸可能是致命的或痛苦的,而且落于不应受难的人身上,于是旁观者想到自己或他的亲友也可能遭到这种不幸。当不幸似乎近在身边之时,尤其是如此。”[11]由此可以看出,怜悯是通过别人的痛苦而传达到我们身上的,这种怜悯不仅是对悲剧人物的悲惨遭遇的怜悯,也是旁观者将悲剧联系到自己或亲友身上而产生的怜悯。而我们在产生怜悯的感觉的时候,往往也包含了对悲剧人物的同情和惋惜。

三、悲剧的陶冶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说明了悲剧最终的目的是让人得到陶冶。我们在《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这些悲剧作品中,不难发现它们描写的悲剧世界都是气势恢宏的、充满强烈感情的、拥有不凡的气魄的英雄的世界,展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我们现实生活而又高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一个世界,体现出了人在遭受厄运时不屈服于命运的大无畏精神和抗争精神,因此悲剧能够深深地打动我們,在触发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的同时,也能激发我们直面命运、不惧苦难的精神和意志,使我们产生一种崇高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能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净化,因此起到陶冶的作用。

在《哈姆雷特》中,年轻的丹麦国王子哈姆雷特经历了父王去世、叔父篡夺王位和母亲改嫁的一系列变故,他由最初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愿景,转向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和理想存在着很大差距,于是他决心为父复仇,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因此他要担当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他的伟大体现在他以个人的力量去反抗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王权,虽然由于他行动的拖沓导致复仇一再推迟,最终发生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惨剧,但他勇于反抗黑暗势力、追求正义的无畏精神却是值得我们肯定和颂扬的。我们在怜悯哈姆雷特不幸的结局的同时,又会透过哈姆雷特感受到人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时的尊严,这种尊严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净化,给人以陶冶。

四、结语

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正如罗念生说: “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重要的文献,并且是马克思主义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12]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下的最早定义出发,通过对其悲剧学说的简单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诗学》不但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为西方悲剧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0页

[2]《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0页

[3]《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8页

[4]《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8页

[5]《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346页

[7]《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0页

[8]《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8页

[9]《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第343页

[10]《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第343页

[11]《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第345页

[12]《罗念生全集》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欢

陶冶诗学恐惧
背诗学写话
Possibility to break through limitation of measurement range in dual-wavelength digital holography∗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从“涵养美感,陶冶德行”到“立德树人”——听王安国教授谈“音乐教育的‘原点’问题”有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陶冶教育初探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