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归硕士底薪只有1600元,折射了啥?

2016-10-21雷露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4期
关键词:底薪里格海归

海归硕士底薪只有1600元,折射了啥?

新闻背景:

海归硕士张瑶,毕业于韩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回国后参加了一场硕博专场招聘会,一位招聘负责人对她的海归经历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一脸漠然地说:“不论本科还是硕士,韩语老师,底薪1600元,其余靠招生提成。”张瑶感觉自己的学历被“碾压”了。

网友热议

@糖里格糖里格糖里格唐:现在海归多了,导致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从而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

@周丰Lakers:别人管你是什么归,1600元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2600元?

@自摸清大队:海归不再是找工作的金字招牌,这个社会学历只是你的入场券,选到收入好的工作要靠能力。

@智慧的通缉犯:现在多少单位招聘标注的很明显:有经验者优先,特别是销售!海归?看您找什么工作了!一个月1600元不低了!能不能拿到高薪看你的本事了。别说海归,我手下一个小伙伴初三毕业,有时候工资比我这个部长还多!这个年代,月薪过万真不是梦。

@满眼全是泪:被碾压的是自己的心态!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睡着的水in:不要看不起学历,没学历做老板和高学历找不到工作的只是个别现象,整体而言,高学历的工资就是比没学历、低学历者高,这是事实。

@飞飞冰雪:海归就业薪资低并不能成为衡量留学价值的唯一指标,因为留学增加的不仅是学业水平,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阅历,是一种隐性知识的增加。

@Nanjing陈正强:能力决定价值!不是说你学历高就一定工资高,就如当初那句话,学历是敲门砖,只要能力可以起薪再低还是会涨!

@果儿_T酱:实际工作中,如果“海龟”和“土著”做同样的岗位,凭什么同工不同酬?工资是岗位决定,能力决定,不是学历决定的,怎能叫碾压?

刨根问底

正确认识市场需求

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短期内,这是一种人力资本浪费,人力资本投资高的求职者没有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守海

学历不是唯一考核因素

如今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学历并不是唯一的考核因素,而是更看重能力和经验。能力如何评判?指标就是工作经验。许多所谓的“小海归”出国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只是为了出国而出国,或者是为了躲避就业竞争,回国后竞争力与普通的本土毕业生没有什么差别。拿到国外的学历只能证明你在那个国家的某个城市生活过,并不代表你具备了行业细分的竞争力,甚至也不能代表你的英语能力比本土的人才更高,因为许多留学生出国后仍主要生活在华语圈内。而对于那些在国外已经工作多年的高端人才来说,收入与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相比明显会有很大差距。

——就业指导专家赵正宝

放下海归的架子,从基层做起

学历只是一个门槛,海归回国发展的优势主要在海归的国际化背景和经验。所以海归要想找到好工作,就要在回国的1-3年放下海归的架子,从企业基础岗位做起,了解国内企业的文化,这样3年之后就会有质的变化,把3年的国内工作经验与海归背景相结合,就会是企业眼里的香饽饽。

——汇博人才网人力资源专家谭庆龄

摒弃功利看回报

现在的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成长,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学生的留学选择往往极具功利性——仅以就业、薪酬作为衡量留学价值的标准。当前,用人市场的现实和客观规律正在给这些所谓的“海归”一个重重的教训。

——留学监理服务网创始人胡本未

海归依然保有就业优势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除了有语言优势外,在国际视野、国际人脉等方面更有优势,在工作中也更容易掌握国际惯例。留学带给他们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海外学习结束以后,在国外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则会提升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竞争力。因此与国内毕业生相比,海归们有自己的优势。

——青岛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佘天乐

猜你喜欢

底薪里格海归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无底薪
市场销售人员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市场销售人员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海归”返乡当“猪倌”
干一碗朗朗上口的毒鸡汤
工资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新海归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苏里格气田总产量突破1000×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