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传承承英雄风骨

2016-10-20

铁军 2016年8期
关键词:八连连队官兵

南征北战的武警8671部队

1937年10月,江苏萧县(今属安徽)桃山乡乡长孙象涵为了巩固萧县地区抗日政权,卖掉自家土地房产,与孙云汉等群众骨干,利用各种关系买回13支枪,秘密成立了“桃山抗日游击队”,这就是武警8671部队的前身。随后孙象涵指挥孙云汉、张震球等7人化装成赶集农民,在官桥镇设伏,奇袭桃山乡火车站日军巡逻小组,全歼日军4人,缴获4支“三八”式步枪、1支手枪。官桥战斗是该部历史上对日军作战的第一仗,打响这武装斗争第一枪之后,队伍迅速发展,改称为彭南抗日游击队。7月,奉中共萧县县委的指示,成立了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纵队第十八大队。虽然此后部队番号变动较为频繁,但十八大队的番号在当地群众中间闻名遐迩。

1939年6月,十八大队进入萧铜地区后,改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游击七大队,组建了三营,营长王运来,政治教导员顾寒星。三营下辖:七连(原警卫连)、八连(云龙小队和铜山马兰小队合编而成)、九连(萧县奎河小队等)。同时也成立了大队第一个机炮连。七八月间,又相继组建了一营和二营,部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80余人发展到11个连2400余人。

当时萧县政府成立了一支常备总队,其中第五营(萧常五营)是一支国共合作的组织,部队中有国共两党的组织,辖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排,每个连有6挺轻机枪。1939年底营长谢继恩(国民党员)开小差不辞而别,沙风任营长兼教导员,虽然营内成分复杂,但绝大多数官兵愿意抗日。沙风在肖常五营宣传抗日,发展党员,刘建德等意志坚定的青年在五营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40年4月,萧常五营在沙风率领下,编为游击支队七大队第一营,原一营编入二营两个连。5月初,该部正式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苏皖纵队第一团。团长孙象涵,政委李浩然,副团长沙风。

1940年7月,中原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八路军南下,新四军北上的既定方针,决定成立八路军第五纵队。1940年9月1日,于江苏泗洪县朱湖镇召开了整编大会,苏皖纵队第一团改为七团,孙象涵任纵队副司令员兼七团团长。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新军部在盐城成立,八路军第五纵第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九旅,原属七团改为二十五团。武警8671部队开始了在新四军的征程。

为配合八路军第五纵队主力南下,1940年9月,新四军三师九旅在东跨运河后,即在淮海地区展开了秋季攻势。在这一攻势中,二十五团翰林庄首战告捷,成为三师九旅东进淮海的第一声礼炮。1941年9月9日,三师九旅奉令转隶为新四军第四师建制。

1943年3月,韩德勤企图同王仲廉部夹击消灭新四军部队,新四军于3月17日发起自卫反击。山子头战斗中,四师二十五团三营八连指导员孙长兴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亲手击毙了王光夏、活捉了韩德勤。二十五团生俘韩德勤及其参谋长、团长以下120余人和全部武器。

1945年8月中旬,二十五团在旅的编成内,向淮北残余伪军展开进攻,与淮北三分区部队一道,攻击双沟伪据点,迫使伪军全部缴械投降。随后,二十五团又随旅配合十一旅威逼伪十八师,迫其起义。至此,路西广大地区即告解放。

1945年10月,北上山东之新四军第二师四、五旅及第四师九旅于山东峄县附近组成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在解放战争中,该部北上鲁南,界河北伏击,进行了临城外围作战,连克狄家庄、凤凰山、陶庄等敌据点;南下滨海,临蒙公路两次出击,夜袭黄崖顶、围攻刘家河潼,参加了历史上最紧张、最激烈、最残酷的南麻、临朐攻坚战;转战淮海战场、进军浙南闽北,参与了大兵团的机动作战任务,为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1月下旬,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九旅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团依次改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师十六、十七、十八团。同年8月上旬,国民党为阻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欲迅速结束山东战争,转兵他用,制定了进犯胶东的“九月攻势”计划,妄图以20个旅的兵力压缩我军于胶东半岛聚歼。该部在师的编成内,与兄弟师、团紧密配合,连克三户山、林家庄及山阳庄等据点,大大杀伤了敌有生力量,从而扭转了胶东局面。

1948年3月17日,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对益林守敌发起攻击,以四、五师攻击益林守敌,第六师主力进至大冲地区集结,阻击东援之敌。十六团首战大许庄,经过激烈战斗,共歼敌七十二师一〇〇团大部,给驰援益林之敌以沉重打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崭新时期,人民军队的性质由武装夺取政权转移到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上来,武警8671部队先后担负了清剿残匪、保卫海防、抗美援朝、国防施工、抢险救灾、自卫反击作战等任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部继续保持和发扬了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不移地听从党的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新的功勋。

1996年10月1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这个部队由步兵改编为武装警察部队,从此开始了新的建设历程。

“英雄八连”——三次用“英雄”命名的连队

武警8671部队三营八连创建于1939年7月,参加过重大战役战斗120余次,在八连的荣誉室里,存放着180多面锦旗、奖牌。这一面面锦旗和奖牌静静地记载着八连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个丰功伟绩,讲述着八连官兵的一件件传奇故事。

1947年2月,八连受领先南后北牵动敌人的任务。当时寒风呼啸,道路泥泞,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战士们一天行军上百里,几天几夜不休息,参加围歼李仙洲集团的战斗,电影《南征北战》就是以此次战役为背景拍摄的。后来上级授予八连“特别能战斗的连队”荣誉。

宿北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组织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歼灭战,强攻人和圩子是战役决胜的关键。八连担负主要突破任务,在攻城中,架梯组长李世杰发现梯子太短,就架在自己腿上,让突击排登上墙头,迅速突破敌防御,之后配合主力进行纵深战斗,为歼灭蒋整编六十九师,击毙敌中将师长戴之奇起了重要作用,李世杰从此赢得了“架梯大王”的称号。

1948年3月18日早晨,八连主攻大许庄,班长侯正平率全班突入敌纵深与敌展开肉搏战,连续刺死几个敌人,战士薛门金负伤后,用炸药包摧毁敌人三个火力点,为全连开辟了通道,荣获“战斗模范班”的锦旗。当年7月,八连在参加一次攻坚战斗中,由于敌人暗堡密布,进攻受阻。二班受领爆破任务,战士刘建堂连续七次爆破成功,第八次时一个敌人端着一挺机枪向他冲来,他挥拳打倒敌人,夺过机枪炸了火力点,为攻城开辟了通路,在这场战斗中全歼守敌3000余人,战后刘建堂被誉为“爆破大王”,二班也荣获“爆破模范班”称号。

1948年11月15日,淮海战役打得异常残烈,八连主攻王塘,连长张春礼带领突击排冲向敌人占领的一个制高点,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打退了敌人十几次反攻,最后只剩七人,张春礼身负六处重伤仍坚持指挥,战士王洪仁肠子被炸出来,就用手塞进去,继续战斗直至牺牲。战后,苏北兵团授予八连“英雄连”的光荣称号。

在上世纪60年代全军大练兵热潮中,八连参加北京军区建制连大比武,9个课目取得了3个第一,6个第二,综合总分第二名好成绩。1964年4月,北京军区授予该连“英雄八连”荣誉称号。1965年9月28日,为表彰八连的突出成绩,国防部授予八连“英雄八连”荣誉称号。

八连赤胆忠诚为民分忧

1985年12月,八连执行边境轮战侦察任务,在敌人眼皮下潜伏了三天三夜,敌军一个巡逻班从他们身边经过,一名敌军停下来小便,正好撒在战士高进涛的身上,高进涛一动未动,没有暴露目标,确保了侦察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作战中,全连80人荣立战功,侦察排一班、二班,观察排一班、二班,六〇迫击炮排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

1953年3月15日,八连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8月的一天,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连队接到命令,支援金城反击战。八连冒雨前进,克服露营、断粮、道路不熟等困难,齐装满员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投入了战斗。在朝鲜期间,八连官兵帮助朝鲜人民修建化工厂,抢修昌妙公路,建农田、收庄稼、盖房屋,无一人违反群众纪律,朝鲜政府专门向八连上级发电致谢。八连撤回时,上万名朝鲜群众给八连官兵送行,并赠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共建美好家园”、“向英勇的八连官兵致敬”的锦旗,表达他们对八连的一腔热忱。

1966年12月7日,是山西人民一个沉痛的日子。山西第一煤矿发生特大爆炸,上百名工人困在井下生死不明。八连官兵星夜奔赴投入抢险工作,当时矿井向外冒着瓦斯,还有塌方的危险,指挥部已作出不得擅自进入矿井的决定。当得知井下还有存活的工人时,八连立即组成抢救小组进入矿井中,救出十多名工人。为表达对八连敬意,煤矿工人家属们特绣制了一面“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锦旗敬献给八连。

1971年,八连奉命在兰州执行战备施工任务,他们冒着70度高温奋战在砖窑里,超额70%完成任务。在兰州城市的人防工程建设中,5名干部、12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只用了33个小时就干完了两天的活,没有吊车,一次突破定放1200多斤重的20块钢筋水泥预制板的纪录,兰州市政府向兰州军区给八连请功,军区当即批准给八连记集体三等功。

1973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突袭平凉市庄浪县,引起山洪暴发。八连官兵奉命第一个投入抢险救灾工作,连续奋战20多个昼夜,抢救被困群众300余人,财产无数。洪水过后,八连党支部与李家嘴大队共商恢复生产大计,帮助群众重建家园。人民群众用布裁剪了一面特制的“向英雄的子弟兵致敬”的锦旗感谢八连。

1996年9月24日夜,宝平线铁路安口段山体受雨水冲刷,300余米铁路被冲毁,800余米被大量泥石覆盖,铁路被迫停运达24小时。接到命令后,八连官兵立即奔赴灾情现场,与兄弟连连续奋战10小时,圆满完成了任务,保障了铁路畅通。1999年7月,一场大雨突降平凉,中央储备粮平凉直属库晾晒的粮食正面临被大雨冲走的危险,八连官兵冒雨协助粮库抢收粮食10万余斤。“人民守护神”、“扶贫助学的好卫士”……一面面锦旗展示着八连官兵爱人民、为人民的赤胆忠诚。

刘亚洲与“英雄八连”

1968年3月,不满16岁的刘亚洲入伍来到三营八连,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刘亚洲牢记父辈们的嘱托,扎根基层连队,训练刻苦认真。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连队火一般的生活,成为刘亚洲享用终生的创作源泉,他的第一首诗歌、第一个剧本、第一篇新闻报道,都是在“英雄八连”创作发表或搬上舞台的。

在“英雄八连”当过兵,由“英雄八连”培养出来的指战员中,刘亚洲是第一位成长为将军的杰出战士。1994年4月,刘亚洲率先提出,要在次年国防部命名“英雄八连”30周年之际,给八连捐款。那些分散在全国各条战线的八连老战士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响应,他们同刘亚洲一样,对八连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虽然早已离开部队,却时时怀念八连,关注着八连的建设。

刘亚洲于1995年6月委派战友耿耿,将自己的稿酬所得人民币5万元捐赠给“英雄八连”,发起成立基金会。他在信中写道:“我是八连老兵,我爸爸刘建德,淮海战役时任三营教导员。血战王塘时,他与老连长张春礼一同拼杀到胜利。我离开八连已经20多年,却没有一刻忘记连队。我从那里走向生活。刚参军时,我才15岁,是连队哺育我成长。那是我的大学,八连命名30周年大庆,是我心中的圣诞。如无公务,必将前往。我建议成立‘英雄八连基金会,为连队建设再尽绵力。我特捐款人民币5万元,是为心意。这是我的稿费。我不富有,但精神绝不贫穷……”经8671部队党委研究决定,于1995年9月28日正式设立“英雄八连”基金会。

9月28日这一天,有40多名八连老兵回到连队参加国防部命名30周年庆祝活动。他们主动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生活积蓄,给培育过自己、一生难忘的老连队捐款。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八连老兵,和刘亚洲一道为“英雄八连”基金会捐款。

多年来刘亚洲9次将自己积攒的稿费捐赠给“英雄八连”,共计449003.1元。

英雄连队的新传奇

1991年,兰州军区考核组考核八连所在部队,带队领导早就听说八连军事过硬,便想要“难为”一下八连。本来考核三个课目,可到八连时,考核组宣布大纲规定的课目全考。大家都为八连捏了一把汗。可真到考核时,领导却突然又提出400米障碍、射击两个课目只考炊事班和连部班。这下大家又把心提到嗓子眼了,心想这些人员平时训练没有战斗班排多,肯定考不好,军事过硬的牌子可别砸在他们手上。结果8名受考人员全部优秀。领导高兴地说:“老炊”都这么优秀,我看正规班排人员就不用考了,肯定也是优秀。当年八连被军区树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当其他单位向八连取经问“秘密”时,老炊们风趣地回答:“你们只要每天背着大锅早晚两趟5公里风雨不断,一手使刀一手拿枪两不误,绝对考出好成绩。”

八连官兵始终牢记“爱国奉献、爱军精武、爱连争先”,“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争创基层建设标兵连队”的誓言,用超常的训练、超常的付出取得了“军事训练标兵连”、“‘硬骨头六连式连队”、“军事训练十强单位”、“基层建设标兵连”、“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大红旗团支部标兵”、“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标兵连”等诸多荣誉,也正是这些悬挂在连史馆里的锦旗、奖牌激励着八连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2013年11月,八连奉命赴沿海遂行监管执勤任务。全连官兵被分散在多个驻点岗位。党支部在官兵中叫响“只有为连队添彩的义务,没有为连史抹黑的权利”,确保官兵能够恪守政治信仰不迷航、面对金钱美色诱惑不动心。担负海关监管执勤不到半年,连队配合海关查获违规案件多起,涉案价值100多万元,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成为把守蓝色国门的一道“铁将军”。

近日,一场建制连对抗性军事训练考核拉开帷幕。八连战士肖金春,在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不慎将脚踝扭伤,在战友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冲向终点。部队长何志高竖起了大拇指:“当兵就要当有血性的兵,八连铁心向党、生为战胜、一息尚存、决不后退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武警8671部队政委王向东说,结合强军目标学习,八连党支部开展的“军人血性哪里来”“上了一线怎么办”和“先辈英雄主义精神咋继承”等十多个群众性讨论话题,引导官兵像革命先辈那样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成为激励青年官兵祛骄气、除娇气、砺血性虎气的强大精神支柱。

无数的锦旗见证着武警8671部队三营八连官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坚定革命立场和英雄主义精神,这精神、这作风永远是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 李赞庭)

猜你喜欢

八连连队官兵
好八连战士想念周总理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好八连,永不褪色的旗帜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
这里的连队和《军事历史》结为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