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2016-10-19陈芳李素梅王炜宫阿娟胡俊程

山东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阳性菌内酰胺酶阴性菌

陈芳,李素梅,王炜,宫阿娟,胡俊程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陈芳,李素梅,王炜,宫阿娟,胡俊程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足部创面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感染患者89例,对患者的足部创面采用无菌棉拭子旋转取样,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89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创面的分泌物中,有75例(84.27%)培养出病原菌,共培养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52.63%)、革兰阴性菌42株(42.21%)、真菌3株(3.16%),单一菌感染56例、混合菌感染19例。药敏结果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较为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厄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耐药性高。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足部创面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厄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

糖尿病足;感染;细菌;药敏;抗菌药物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伴发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免疫受损或感染等导致踝关节以下软组织出现的溃疡性病变,严重者可合并骨质破坏。15%~25%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足,若症状得不到控制易导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截肢率为17.31%,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3]。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及时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故在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中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我们对2010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足部创面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同期于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89例,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21~84(61.45±12.98)岁,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9.743±6.743)年,糖尿病足病程3 d~5个月。患者均伴有足部皮肤表面溃疡,严重者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足部局限性坏疽甚至全足坏疽。按Wagner病变分级[4]分为1级6例、2级32例、3级27例、4级22例和5级2例。

1.2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对患者的足部创面采用无菌棉拭子旋转取样,将所取标本放入无菌试管中,即刻送检。对所有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常规细菌阳性者行革兰染色,并通过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系统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过程及结果判断均严格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I)制定的标准进行。

2 结果

2.1病原菌分布89例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的分泌物中有75例(84.27%)培养出病原菌,共培养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52.63%)、革兰阴性菌42株(42.21%)、真菌3株(3.16%)。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肠球菌13株(13.7%)、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9.5%)、溶血性葡萄糖菌7株(7.4%)、表皮葡萄球菌5株(5.3%)、链球菌5株(5.3%),其他包括山羊葡萄糖球菌、模仿葡萄糖球菌、沃氏葡萄糖球菌、路邓葡萄糖球菌、玫瑰色微球菌、丹毒丝菌属等。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1株(11.6%)、肺炎克雷伯菌6株(6.3%)、变形杆菌属5株(5.3%)、肠杆菌属4株(4.2%)、摩根摩根菌4株(4.2%),其他包括假单胞菌属、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沙雷菌属、棒状杆菌属、弗氏柠檬酸杆菌、香味黄杆菌。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2.1%)、丝状真菌1株(1.1%)。89例患者中单一菌感染56例(74.7%),混合菌感染19例(25.3%)。

2.2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在21株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青霉素G有敏感性,在所有革兰阳性菌中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细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厄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耐药性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见表1、2。

表1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足部创面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注:“-”表示未对该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分析。

表2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足部创面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注:“-”表示未对该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60%的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是因糖尿病足所致[5]。糖尿病足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且大多数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及心血管、肾、眼底病变。糖尿病足溃疡极易出现溃疡并合并感染。王爱红等调查研究显示,67.9%的糖尿病足病患者伴足部感染[6]。研究发现,感染的存在可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且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足部创面重度感染的比例显著增多;随感染程度的增加,患者预后变差[7]。治疗糖尿病足主要依靠综合疗法,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还需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及清创换药、控制感染治疗等。

控制感染对于糖尿病足的病情转归有重要作用。糖尿病足的治疗往往是在未知病原菌的情况下,先根据临床经验用药,一般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对患者创面的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有无新的病原菌定植,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于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及耐药菌株的出现、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了解创面的病原菌菌谱及确定有效的抗菌药物,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8]。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多以革兰阳性菌多见,但近年来革兰阴性菌感染有增多趋势[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造成的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比例略高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最多;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常见。本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检出率为3.16%,可能与长期不规范的抗菌药物滥用致菌群失调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混合菌感染占25.3%,可能与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增加有关[11],提示用药时应注意联合用药。表皮葡萄糖球菌通常是医院获得性感染,80%以上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是由耐甲氧西林细菌所致,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β-内酰胺酶的表皮葡萄球菌。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预后与感染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故积极控制感染有利于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12,13]。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故应多次对创面的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适时合理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和减少耐药性产生。本研究发现,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在21株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青霉素G有敏感性,其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细菌,提示在有革兰阳性菌感染存在时,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时,可首先考虑使用以上抗生素。本研究发现,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厄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提示对于革兰阴性菌应首先考虑使用对其敏感性极高的亚胺培南、厄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治疗。本研究还发现,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有增多趋势并呈多重耐药,考虑与大肠埃希菌中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增多有关,这些细菌对青霉素耐药,但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甲氧苄啶类抗菌药物敏感,因而可以应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厄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

[1] Fassil W,Gemechu,MD,et al. Diabetic foot infection[J]. Am Family Physi, 2013,88(3):177-184.

[2] Besa Z,Cindy B,Benjanin A, et al. Do diabetic foot infection with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differ form those with other pathogens[J]. Int J Low Extr Wound, 2014,13(4):263-272.

[3] 毋玉明,陆菊明,潘长玉,等.临床内分泌代谢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574-579.

[4] Wagner FW Jr. The dysvascular foot: a system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Foot Ankle, 1981,2(2):64-122.

[5] Frank L, Bow L, Sanjay U, et al.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in foot lesions[J]. Cur Diab Rev, 2012,8(8):195-199.

[6] 王爱红,赵浞,李强,等.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调查及医学经济学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496-499.

[7] 许蕾,钱鸿洁,张杉杉,等.不同程度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2):116-119.

[8] 汪茂荣,姚平,姚茂篪,等.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5983-5985.

[9] 柳迎昭,王丽,陈建国,等.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9):2264-2266.

[10] 李静波,王欣,陈佰义,等.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264-2266.

[11] 曾玉琴,朱建勇,胡清,等.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9(20):710-712.

[12] Lipsky BA, Peters EJ, Berendt AR, et al. Specific guide 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infections 2011[J]. Diabetes Metad Res Rev, 2012,28(Suppl 1):234-235.

[13] 孙梦菊,赵鹏飞,李黎.糖尿病足溃疡伴感染患者创面渗液中MMP-2及其抑制因子的水平变化[J]. 山东医药,2016,56(21):77-79.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0.015

R587.2

B

1002-266X(2016)30-0049-03

2016-01-18)

猜你喜欢

阳性菌内酰胺酶阴性菌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替考拉宁与盐酸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更 正
超市手推车比厕所门把手脏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头孢硫脒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筛查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