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10-19李美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心肌病基线左心室

李美玲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美玲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LVSD)的复发率,并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DCM出现LVSD并在治疗后恢复的患者109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恢复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3例和未复发组8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8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并对首次入院、首次恢复相关指标进行监测记录。结果在所有恢复患者中有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10%(23/109)。复发时LVEF水平显著下降,而LVEDD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4个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因素,即:首次恢复中的LVEF、LVEF较基线的增加值、LVEDD以及LVEDD较基线的缩小值等。结论DCM患者LVSD复发率在21%左右,首次恢复时LVEF、LVEDD改变程度是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主要因素。

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复发;影响因素

DCM是原发性疾病中发生概率最大的类型,其发病原因不明。DCM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肌变性以及纤维等病理基础,形成明显的心肌收缩力下降、舒张压增加等病症[1-2],进而表现为心脏扩大、血管栓塞等,对人们健康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近期研究发现DCM中并发LVSD的患者恢复后射血分数上升,考虑复发可能主要是因为射血分数下降导致的,这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治疗价值[3]。该文根据复发前相关数据的对比寻找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DCM出现LVSD并在治疗后恢复的患者109例。入选标准:①DCM诊断以“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为标准[4]。②符合恢复标准,即LVEF水平超过50%,并且相对于入院时的基线提高量超过10%。入选患者男74例,女35例,年龄34~56岁,平均(45.7±5.28)岁。排除标准:①不配合复查患者。②伴有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炎等患者。③在院内死亡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入院时相关基线资料进行收集,同时进行超声心电图指标的监测。然后通过不同药物治疗或者加用器械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在患者恢复时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观察指标:心力衰竭史、基线收缩压、出院时抗衰竭药物的使用、复发时间、超声心电图检测指标等,其中抗衰竭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手提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超声心电图测量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5]。②复发判定标准:LVEF再次低于45%。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心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复发患者在复发前后相关水平对比

在所有恢复患者中有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10%(23/109)。其中LVEF由恢复时的(55.73±3.41)%,下降为(37.09±2.73)%,LVEDD由恢复时的(56.38±4.29)mm上升至(61.32±4.8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复发患者在复发前后相关水平对比(例,±s)

表1 复发患者在复发前后相关水平对比(例,±s)

注:与复发时相比,*P<0.05。

组别例数L V E F(%)L V E D D(m m)恢复时复发时2 3 2 3 t值P值(5 5 . 7 3 ± 3 . 4 1)* 3 7 . 0 9 ± 2 . 7 3 2 0 . 4 6 5 0 . 0 0 0(5 6 . 3 8 ± 4 . 2 9)* 6 1 . 3 2 ± 4 . 8 2 3 . 6 7 2 0 . 0 0 1

2.2造成DCM患者LVSD复发的首次就诊单因素分析

根据恢复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23例和未复发组86例。其中首次就诊中性别、年龄、心力衰竭史、基线收缩压等因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造成DCM患者LVSD复发的首次就诊单因素分析

2.3造成DCM患者LVSD复发的首次恢复单因素分析

在首次恢复中复发组LVEF以及较基线的增加值显著低于未复发组,LVEDD水平高于未复发组,LVEDD较基线的缩小值小于未复发组(均P<0.05)。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造成DCM患者LVSD复发的首次恢复单因素分析

2.4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将DCM患者LVSD复发作为因变量,将其他因素作自变量,得到4个影响因素,即:首次恢复中的LVEF、LVEF较基线的增加值、LVEDD以及LVEDD较基线的缩小值等。见表4。

3 讨论

DCM是造成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病因,一般认为当病情逐步发展后DCM患者左心室会不断扩大,从而伴发LVSD[6-7]。严重的患者直接导致死亡,部分患者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DCM患者LVSD症状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表现为LVEF和LVEDD的明显改善。临床上多用β受体阻滞剂或者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8]。治疗后恢复的患者因本身带有的各种因素存在不同的改善效果,其中心力衰竭史以及入院时的收缩压基线都是影响不同恢复程度的因素。同时存在20%~35%的DCM患者LVSD恢复后复发,这给DCM药物持续治疗、预后等带来极大的影响。

表4 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

该文所有DCM患者复发率为21.10%(23/109),并且复发时LVEF水平显著下降LVEDD显著升高,与胡军[9]、宋丽芬[10]等人得到的结论类似。说明DCM患者LVSD存在较大的复发几率,复发表现为显著的LVEF水平下降、LVEDD水平升高。DCM患者LVSD复发后心输出量开始下降,不仅降低了血流速度,而且对星际运动有弱化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左心室血栓的概率极大。因此,LVSD复发的概率增加。然后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4个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因素,即:首次恢复中的LVEF、LVEF较基线的增加值、LVEDD以及LVEDD较基线的缩小值等。符合贾秋蕾[11]董瑾莹[12]等人得到的结论。说明DCM患者LVSD复发与首次恢复时LVEF、LVEDD改变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首次恢复时LVEF越低、LVEDD越高,提示DCM患者LVSD复发的可能较大。左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机体存在较大的耗能。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同时又是相互牵扯的部分,因为左心室收缩相关参数相对敏感,所以临床上多用其进行监测。DCM患者LVSD复发中存在明显的心率增加、血压升高,从而明显加重了心肌耗氧量,从而心肌缺血情况更为严重。由此增大了左心室质量、容量,降低了LVEF和增加了LVEDD水平。

综上所述,DCM患者LVSD复发率相对较大,表现为LVEF水平下降、LVEDD水平升高。其中首次恢复时LVEF、LVEDD改变程度是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主要因素。

[1]祖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45-246.

[2]张珊珊,吴赛,亓英姿,等.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5):114-115.

[3]梁华生,张黔桓,陈泗林,等.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6,43(1):22-24.

[4]张健,邹长虹,黄燕,等.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恢复和复发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12):1034-1039.

[5]苏迎,赵晟,杨水祥,等.扩张型心肌病基因组与表型组标记物整合管理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5):321-325.

[6]郭美群.扩张型心肌病31例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3):229-230.

[7]龚旭华,陈正国,张启源,等.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0):2102-2105.

[8]马兴鸿,汪蕾,杨勇,等.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室间隔心肌代谢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69-72.

[9]胡军.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4):686-688.

[10]宋丽芬,皮林,赵晓静,等.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改善LVEF、LVEDD、CO水平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83-185.

[11]贾秋蕾,师帅,胡元会,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收缩压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2016,11(1):5-9.

[12]董瑾莹,李青(审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及同步化评估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3,41(9):940-942.

Recurrence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 yopathy and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e Factors

LIMei-l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hua University,Hengyang,Hunan Province,421001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currence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of patients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e factors.Methods 10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CM whose LVSD was recovered after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divided into the recurrence group with 23 cases and non-recurrence group with 86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recurrence occurred or not,and recurrence was recorded after 18-month follow-up,and the related indicators including first admission and first recovery were monitored and recorded.Results Recurrence occurred to 23 cases in all the recovering patients,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21.10%(23/109),LVEF level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LVEDD level obviously increased at the time of recurrence,all P<0.05,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4 influence factors of LVSD recurrence of DCM patients were LVEF in the first recovery,increase value of LVEF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decrease value of LVEDD and LVEDD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Conclusion The recurrence rate of LVSD in DCM patients is 21%or so,the change degree of LVEF and LVEDD in the first recovery is themain influence factor of LVSD recurrence of DCM patients.

Dilated cardiomyopathy;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Recurrence;Influence factor

R542.2

A

1672-5654(2016)08(b)-0046-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3.046

2016-05-21)

李美玲(1983.11-),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心肌病基线左心室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技术状态管理——对基线更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