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黏结剂去除时对牙釉质影响的研究

2016-10-17张晶晶齐素青左艳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损失量托槽牙面

张晶晶,齐素青*,左艳萍

(1.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河北 邢台 05400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论著·

3种黏结剂去除时对牙釉质影响的研究

张晶晶1,齐素青1*,左艳萍2

(1.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河北 邢台 05400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目的评价3种黏结剂在去除时对釉质表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0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牙。使用京津、3MUnitek、Ormcoblugloo3种黏结剂常规黏结托槽并去除后分别选用金刚砂车针、矽粒子去除离体牙上的黏结剂,在扫描电镜观察下测量釉质表面指数(enamelsurfaceindex,ESI)并应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釉质损失量。结果黏结剂去除方法不同ESI也不尽相同(P<0.05), 矽粒子去除Ormcoblugloo变色型黏结剂对釉质损伤最小(P<0.05)。结论应用矽粒子去除Ormcoblugloo变色型黏结剂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残留黏结剂和磨除釉质,临床上使用对牙面影响小,较为安全。

牙黏结;牙釉质;显微镜检查,电子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9.028

正畸固定矫治后需要去除托槽黏结剂并抛光牙面,避免黏结剂残留造成菌斑堆积,同时也要尽量防止不恰当的清除方法造成釉质的损伤。通常临床上使用的正畸黏结剂与牙体颜色接近,这样虽然美观但却使得去除时容易残留黏结剂或过多磨除釉质。本研究选用3种不同黏结剂分别与金属托槽进行黏结,应用金刚砂车针、矽粒子去除牙体表面黏结剂,在电镜下观察釉质表面指数(enamelsurfaceindex,ESI)并测量去除黏结剂后釉质丧失量,旨在为临床寻找正畸治疗结束后对牙面损伤较小的黏结剂及去除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7—8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外科因正畸原因而拔除的双尖牙60颗,所有牙齿非四环素牙、非氟斑牙、无龋坏、牙体表面和牙髓组织未经过任何治疗和化学处理,拔除后存放于4 ℃生理盐水中;将所有牙齿用非含氟牙膏清洁10s,牙根固定于自凝塑料块中,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1组(金刚砂去除京津釉质黏结剂,),2组(金刚砂去除3MUnitek黏结剂),3组(金刚砂去除Ormcoblugloo变色型黏结剂),4组(矽粒子去除京津釉质黏结剂),5组(矽粒子去除3MUnitek黏结剂),6组(矽粒子去除Ormcoblugloo变色型黏结剂)。

1.2方法牙面使用气枪吹干,35%磷酸凝胶酸蚀30s后高压水气冲洗15s,吹干后按照各产品说明书黏结;应用金刚砂车针、矽粒子去除牙体表面黏结剂,直至肉眼观察无黏结剂残留。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人完成。去除黏结剂前后,使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海宙山JX7)测量牙面最凸点厚度并计算釉质损失量[1],样本真空干燥、喷金后在扫描电镜下(日本日立S-4800I)放大200倍观察ESI,并按照以下标准计分。0分:完好的釉质表面,没有磨痕,可以看见清晰完好的釉质横纹。1分:较满意的釉质表面,很细的磨痕,可以看见部分釉质横纹。2分:可接受的釉质表面,个别较深的磨痕,釉质表面结构基本不可见。3分:不佳的釉质表面,釉质表面结构完全不可见,磨痕深而明显,表面粗糙,但肉眼下无明显釉质损坏。4分:不能接受的釉质表面,肉眼下明显釉质损坏,表面粗糙。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Kruskall-Wallis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不同去除黏结剂方法对釉质表面的影响电镜观察(放大倍数200倍)1组和2组可见釉质表面粗糙,有不规则划痕,釉质表面结构破坏(图1,2);3组釉质表面较粗糙(图3);4组及5组釉质表面均匀规则,可见细小划痕及黏结剂残留(图4,5);6组釉质表面均匀光滑,无明显黏结剂残留(图6)。

2.26组ESI计分比较6组ESI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6.307,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6组釉质损失量比较6组釉质损失量由高到低分别为1、2、3、4、5、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组高于4、5、6组,2组高于3、4、5、6组,3组高于4、5、6组,5组高于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6组ESI计分比较 (n=10,例数)

组别釉质损失量162.25±10.31261.89±9.79354.17±6.58#429.86±7.67*#☆529.41±6.18*#☆621.55±4.39*#☆△F55.367P0.000

*P<0.05与1组比较#P<0.05与2组比较☆P<0.05与3组比较△P<0.05与5组比较(q检验)

3 讨  论

正畸固定矫治得以顺利完成的条件之一是黏结剂与托槽的有效黏结,正畸后临床医师则需要去除托槽黏结剂并抛光牙面,恢复牙面原有状态。一方面,托槽黏结前的酸蚀过程会使牙釉质不同程度地脱矿,加之釉质表面的结构比较薄弱,故黏结剂去除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极易造成釉质表面的组织丧失和损伤,若牙齿结构本身有发育缺陷或裂纹,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如果去除不彻底,黏结剂残留于牙面,其相对粗糙的表面容易造成菌斑堆积,使牙面变色同时增加继发龋的可能性[2-3]。因此,正确合理地去除釉质黏结剂至关重要。

临床上去除黏结剂常规方法有打磨法、超声洁治法、喷砂法等[4-5],这些方法各有利弊。金刚砂车针打磨加橡皮轮抛光法较为常用,但操作难以控制,打磨少容易残留黏结剂,打磨过多则有可能造成釉质表面的组织丧失和损伤;而矽粒子是近些年使用的一种新型打磨工具,它内含抛光离子,硬度介于牙釉质和黏结剂之间,使用时不易损伤釉质,同时可通过调节所加压力一次完成打磨抛光。本研究结果显示,矽粒子抛光后的釉质表面较为光滑,无明显划痕及釉质损坏区域,而采用金刚砂车针去除黏结剂的牙面粗糙,可见不规则划痕;矽粒子2组ESI计分及釉质损失量较低(P<0.05),是由于矽粒子所具有的这些优点使得打磨过程较金刚砂车针柔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釉质的损伤[6-7]。目前学者们大多从黏结剂去除方法上保护牙釉质[8-10],但并未从黏结剂选择上改进这一现状。通常临床上使用的正畸黏结剂与牙体颜色接近,打磨过程中冷水冲洗更加降低了黏结剂的辨识度,使得去除时容易残留黏结剂或过多磨除釉质,本研究金刚砂去除3MUnitek黏结剂组即出现黏结剂残留,一般认为残留黏结剂越多,去除过程就越有可能造成表层釉质损伤[11]。本研究使用Ormcoblugloo变色型黏结剂常温下为白色,不会影响黏结后的视觉观感,冷水冲洗下变为蓝色,增加了黏结剂去除时的识别度,使用该黏结剂的2组离体牙釉质损失量均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特别是配合矽粒子使用这一效果更加明显。由此可见,变色型黏结剂最大程度避免了黏结剂残留并降低了磨除釉质的可能。

综上所述,变色型黏结剂在正畸结束后去除黏结剂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而使用合理的黏结剂及去除方法的组合不仅能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小由于去除方法不当给牙体组织带来的远期不良影响,这对于临床医师及患者都是不错的选择。(本文图见封三)

[1]孔卫东,杨建浩,邓国珍,等.五种去金属托槽黏结剂法对牙釉质厚度影响的定量研究[J].广东医学,2008,29(6):966-967.

[2]郭慧,曹阳,王洋,等.紫外线照射对正畸黏结剂去除后牙面颜色影响的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0,17(1):13-16.

[3]严宏,张端强,苏杰华.不同釉质黏结剂去除方法对牙面着色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9):544-546.

[4]陈骊,张菊菊,赵丙姣.三种方法去除金属托槽黏结剂对牙面影响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26-129.

[5]陈双,樊明月,涂世军,等.两种方法去除正畸牙面树脂黏结剂的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2011,31(11):644-646.

[6]李有名,廖囡囡.几种去除牙面正畸残留黏结剂方法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42(29):3503-3504.

[7]隋磊,王宁,周金阔.不同邻面抛光方法对牙釉质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0):873-876.

[8]吉林娟,徐阳耀.,赵信义,等.洁治及抛光对釉质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3):356-359.

[9]祝媛,冮卫东,汪春仙.残留牙面黏结剂不同去除方法对牙面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8):488-490.

[10]肖云鹏,原工杰,王妍.正畸托槽及牙面残余黏结剂的去除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3):185-187.

[11]齐素青,左艳萍,张晶晶.比较不同正畸黏结剂与托槽组合的黏结效果[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79-82.

(本文编辑:刘斯静)

2015-11-05;

2015-12-01

张晶晶(198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省眼科医院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和基础研究。

。E-mail:qsq7615038@163.com

R783.5

B

1007-3205(2016)09-1099-04

猜你喜欢

损失量托槽牙面
开采对矿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碳损失量的影响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煤层瓦斯损失量计算方法探讨及其实践*
关于石嘴山矿区煤层气含量测试中损失量计算的探讨
升船机螺母柱的铸造工艺设计及生产质量控制
灭菌设备、容器对样品试剂损失量的影响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尖头毛刷辅助龈上洁治术治疗单纯性牙龈炎临床效果观察
学龄前儿童牙面色斑的调查分析
正畸托槽脱落后两种底板处理方法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