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30例临床观察

2016-10-17晏云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神经炎特发性天数

晏云花

云南省富源县人民医院,云南 富源 655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30例临床观察

晏云花

云南省富源县人民医院,云南富源6555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26±2.15)d,住院天数为(12.46±3.5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中西医结合;特发性面神经炎;临床疗效

特发性面神经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多是由于正气不足,风邪入中脉络,从而导致患者气血闭阻[1]。不同年龄均有可能罹患特发性面神经炎,临床上对此病因尚未完全阐明[2]。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眼裂变大、口角下垂以及不能皱眉等。临床上对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选取60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6.48±12.1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8.64±11.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等检查均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炎;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方式为:采用浓度为5%的150mL碳酸氢钠进行静脉滴注,1次/d;采用剂量为10mg的地塞米松加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采用剂量为100mg的维生素B1针及剂量为500μg的B12针进行肌内注射,1次/d。10d为1个疗程[2]。

中医治疗方法:玉屏风散加减,具体组方:白术14g,防风9g,蝉蜕13g,黄芪29g,僵蚕16g。对于伴有心慌、心悸以及胸闷患者,加用远志29g,酸枣仁29g,延胡索29g,乳香14g,没药9g,丹参31g;对于伴有高血压患者,加用栀子9g,川牛膝19g,夏枯草16g,钩藤19g,天麻14g,黄芩9g。1剂/d,10d为一个疗程。与此同时,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取患者的翳风穴、地仓穴、四白穴、颊车穴、对侧合谷穴、下关穴以及阳白透鱼腰,并同时辅以电刺激。1次/d,10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观察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疗效标准:痊愈:H-B分级达I级,面瘫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面部感觉无异常;显效:H-B分级达Ⅱ级,面瘫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面肌功能基本恢复,静止时外观正常,笑时有轻度口角下垂;有效:H-B分级为Ⅳ~Ⅵ级患者经治疗后达到Ⅲ级,面瘫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H-B分级仍为Ⅳ~Ⅵ级,病情无改善。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3]。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018(60.0)7(23.3)4(13.3)1(3.3)29(96.7)*对照组308(26.7)10(33.3)7(23.3)5(16.7)25(8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4.26±2.15)d,住院天数为(12.46±3.52)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6.33±3.46)d及(16.45±4.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组别例数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治疗组304.26±2.15*12.46±3.52*对照组306.33±3.4616.45±4.2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特发性面神经炎多由正气不足,风邪入络而导致患者气血闭阻,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以及面神经支配血液循环出现运行不畅等症状,最终导致面神经炎的发生[4]。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无力,并且丧失了一定的运动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对于此种疾病采用的是类固醇激素以及营养神经药等治疗方法。而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多是因为正气不足、风邪趁虚而入导致面神经炎的发生[5]。因此,本文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药材主要包括白术、防风、蝉蜕、黄芪以及僵蚕,这些药物的合用能够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组织代谢,从而能够显著地减轻患者临床上出现的神经水肿及炎症状况,最终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6]。除此之外,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这是由于此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具有抗炎脱水的作用。并且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12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因此这些药物的合用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

[1]李艳红,郝学民,李振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0例临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9(19):2572-2573.

[2]姚雪榕,许延林,洪伟雄.面神经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3,23(11):1734-1735.

[3]何国珍,张安兴,毛会芬,等.加味牵正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面神经炎44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6,38(4):569-570.

[4]高东峰,侯红武.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76-77.

[5]夏琳,肖志华,刘军,等.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4,6(6):316-317.

[6]于金栋,郭家奎,曹世强,等.面瘫1号方内服加穴位药透治疗Bell麻痹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785-787.

(编辑:刘斌)

2016-06-15

晏云花(1979-),女,汉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

R259

A

1007-8517(2016)17-0116-02

猜你喜欢

神经炎特发性天数
视神经炎的悖论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
特发性腹痛一例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