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医学新生睡眠质量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6-10-15陈维娟罗光宇万宇辉李迎春操基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业总分功能障碍

倪 婧,陈维娟,罗光宇,万宇辉,李迎春,黄 芬,操基玉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探讨医学新生睡眠质量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倪婧,陈维娟,罗光宇,万宇辉,李迎春,黄芬,操基玉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选取某省属医科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学业倦怠及睡眠质量现状,并探讨医学新生睡眠质量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医学新生的学业倦怠水平提供应对策略。

医学新生;学业倦怠;睡眠质量

医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高等医学教育体制使每名医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理机能及学习状态。学业倦怠(Academic burnout)指学生因为学业压力或是兴趣缺乏而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消极态度[1]。学业倦怠使学生学习质量下降,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调查显示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位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之首[2]。较高的睡眠质量不仅有助于调节各个系统机能,对大脑记忆进行深加工,还可以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目前,国内外已开展多项与医学生学业倦怠有关的研究,但尚未在新生中开展学业倦怠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因此,2015年12月,笔者以某省属医科大学一年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新生学业倦怠及睡眠质量现状,并深入探讨睡眠质量在学业倦怠中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医学新生睡眠质量、降低其学业倦怠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某省属医科大学在校一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83份,收回有效问卷3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5%。其中男生178名,女生203名;预防类专业的有137人,临床类专业的有244人。

1.2研究方法

1.2.1学业倦怠的评估 采用连榕等[3]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该量表共包括20个条目,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维度。该量表实行5级评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以中值3作为学业倦怠参考值。得分越高,表明学业倦怠程度越严重。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5,分半信度为0.880。

1.2.2睡眠质量的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依据。PSQI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有18个自评条目,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每个维度按0、1、2、3分来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值在0~21分之间,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当PSQI≥8分时,可判断有睡眠质量问题。按照评价等级划分,PSQI评分在0~5分之间表示睡眠质量很好;在6~10分之间表示睡眠质量还行;在11~15分之间表示睡眠质量一般;在16~21分之间表示睡眠质量很差。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核查调查问卷,并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反馈结果适当调整问卷。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统一培训,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并邀请各年级辅导员亲自到现场控制,确保现场秩序。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资料录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正态资料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正态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医学新生学业倦怠现状

2.1.1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得分情况 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平均得分为(2.89±0.48),与中值3较为接近,其中,高于中值的有168人,占总人数的44.1%。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各维度得分情况:情绪低落维度得分为(2.79±0.65);行为不当维度得分为(3.04± 0.65);成就感低维度得分为(2.88±0.46)。

2.1.2不同性别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得分比较 医学新生学业倦怠的性别差异比较结果见表1。男生学业倦怠总分为(57.64± 10.00),女生学业倦怠总分为(58.01±9.22),两者学业倦怠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就感低维度上,男生的得分低于女生(P<0.05),而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的得分上,男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性别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得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性别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得分比较(±s,分)

P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业倦怠总分女t男0.968 -0.526 -2.242 -0.378 22.10±4.83 18.31±3.96 17.61±2.80 58.01±9.22 22.62±5.630 18.09±3.860 16.93±2.650 57.64±10.00 0.334 0.599 0.016 0.706

2.1.3不同专业类别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得分比较 医学新生学业倦怠的专业差异结果见表2。预防类专业的医学新生倦怠总分高于临床类专业(P<0.05),且各个维度的得分,预防类专业的新生均高于临床类专业(P<0.05)。

表2 不同专业类别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得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专业类别医学新生学业倦怠得分比较(±s,分)

P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业倦怠总分预防类 t临床类-2.206 -2.896 -5.780 -4.039 23.12±5.32 18.97±4.11 18.33±2.54 60.42±9.71 21.90±5.14 17.78±3.74 16.70±2.69 56.38±9.22<0.05<0.05<0.05<0.05

2.2医学新生睡眠质量现状

2.2.1医学新生睡眠质量总体情况 医学新生睡眠质量总体平均得分为(5.74±2.34)。从整体上看,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总分≥8分)的有74人,占总人数的19.4%。从分组上看,睡眠质量很好的为202人,占总人数的53.0%;睡眠质量还行的为172人,占总人数45.1%,睡眠质量一般的为7人,占总人数1.9%,没有睡眠质量很差的医学新生。

2.2.2不同性别医学新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 医学新生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结果见表3。在PSQI总分上男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男生催眠药物的应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外,PQSI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的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不同性别医学新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s,分)

表3 不同性别医学新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s,分)

P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女t男0.455 -0.444 -0.207 -0.857 0.013 2.096 -1.583 -0.641 0.96±0.74 0.78±0.84 1.42±0.37 0.09±0.32 0.81±0.57 0.00±0.00 1.73±0.94 5.80±2.35 0.99±0.70 0.74±0.83 1.41±0.45 0.07±0.25 0.81±0.57 0.04±0.27 1.58±1.00 5.64±2.40 0.649*0.657*0.836*0.392*0.990*0.037*0.114*0.522*

2.2.3不同专业类别医学新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 医学新生睡眠质量的专业差异结果见表4。除了在日间功能障碍维度的得分临床类显著低于预防类专业(P<0.05)外,PQSI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在不同专业类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不同专业类别医学睡眠质量情况分析(±s,分)

表4 不同专业类别医学睡眠质量情况分析(±s,分)

P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预防类 t临床类-0.573 1.458 0.175 -0.311 -0.473 1.462 -3.227 -0.946 1.01±0.75 0.68±0.82 1.41±0.44 0.09±0.31 0.83±0.58 0.00±0.00 1.88±0.92 5.89±2.39 0.96±0.70 0.81±0.84 1.42±0.40 0.08±0.28 0.80±0.57 0.03±0.23 1.55±0.98 5.65±2.37 0.567 0.138 0.861 0.756 0.637 0.144 0.001 0.336

2.3医学新生学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从总得分上看,学业倦怠总体与睡眠质量总体呈正相关(P<0.01或P<0.05),情绪低落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或P<0.05);成就感低与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呈正相关(P<0.01);行为不当与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P<0.01)。详见表5。

表5 医学生学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4医学新生学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进一步探讨学业倦怠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以学业倦怠总分为因变量,睡眠质量各维度为自变量,分析睡眠质量各维度对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6。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两个维度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1),两预测变量可有效解释学业倦怠12.2%的变异。

表6 睡眠质量各成分对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3.1医学新生学业倦怠现状

本次研究结果中,学习倦怠总体均值高于中值的有168人,占总人数的44.1%,表明将近有一半的医学新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学习倦怠情况。从3个分维度来看,行为不当最为严重,其次是成就感低和情绪低落,这与肖静等[4]、王芳芬等[5]、李璐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生活环境及学习方式的突然改变,加上超负荷的学业压力,使许多新生开始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降低,继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降低,最终导致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等问题。在性别差异研究中,女生在成就感低维度的得分高于男生,这与肖静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教学课程设置有关。一年级课程一般以医学基础课程为主,相对来说男生在理科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所以男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在专业类别差异性研究中,预防类专业新生学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临床类专业,这可能是由于预防类医学新生平均入学成绩较临床类低,生源质量相对略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稍弱,社会人群关注的是临床类专业,对预防类专业普遍认识较少,新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加上对自身专业认知不够深入,从而导致其对自身专业认同水平总体不高。此外,学业倦怠的专业差异也可能是由于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及发展的过度担忧导致的。

3.2医学新生睡眠质量现状

本次调查中共筛查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新生74人,占总人数的19.4%,与冯双国等[7]调查结果(19.17%)相似。医学新生睡眠质量问题已普遍存在,繁重的学习压力影响着医学新生的睡眠质量,而娱乐时间占用睡眠时间也是影响医学新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性别差异研究中,男女生在PSQI总分上无差异,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但男生催眠药物的应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脱离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男生一般自控能力相对女生较差,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导致其入睡时间一般较晚,且入睡后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长时间难以入眠,有可能会使用一些催眠药物帮助睡眠。在专业差异的研究中,临床类专业与预防类专业医学新生的PSQI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日间功能障碍维度的得分上预防类专业显著高于临床类专业(P<0.05),这可能是由于专业认识不够导致学习缺乏兴趣,做事拖延、懈怠,进而导致做事精力不足、困倦,最终表现为日间功能障碍。

3.3医学新生睡眠质量与学业倦怠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睡眠质量总分与学业倦怠总分呈正相关(P<0.01),且各维度之间也存在正相关(P<0.01或P<0.05),与国外某研究结果类似[8]。这说明睡眠质量越好,学业倦怠程度越低。进一步分析睡眠质量各维度对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对学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日间功能障碍和夜间睡眠障碍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涣散,出现困倦、记忆力下降等现象,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学业倦怠。

4 应对对策分析

医学院校学制长、课业重、学业压力大,学习形式主要以记忆为主,单调而枯燥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出现对学业漠不关心的现象。新生刚步入大学生活,早期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今后5年的大学生活极为重要,良好的开端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及正确的学习态度。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医学新生学业倦怠的消极学习心理。

4.1加强预防类医学新生的专业认识,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在临床医学占社会主流的今天,预防医学的价值容易被人们忽视和误解,大多数人狭隘地将预防医学等同于“打预防针”。很多预防类新生在被他人问及有关专业的情况时,自己都无法站在专业角度用有说服力的言语去介绍。因此,学院有关部门应该在新生入学前举办有关专业前景介绍的专题讲座,聘请学院各学科教授作为客座导师,增强新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提高其专业认同感。

4.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已成为如今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学院校更是如此。医学教育的目标给予了医学生高的期望,长期学业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反过来影响学习。体育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毋庸置疑。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形式,养成自己的运动习惯。建议辅导员教师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建立专门的“运动微信群”,以竞技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同时,注意学生有关心理的健康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其健康睡眠意识。

4.3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新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干预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运用。目前,很多学者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改善大学生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不良行为;也有学者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这种手段来改善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学业倦怠是种消极的学习心理,针对这种心理,可以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价值观发生本质的转变,改善其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2]程玮.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发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4]肖静,汪菲,葛华,等.医学生学习倦怠与情绪智力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442-1444.

[5]王芳芬,姜海燕.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剑南文学,2011(8):281-283.

[6]李璐,孟勇,李超凡.医学生学习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8):652-654.

[7]冯双国,陈景武,杨秀珍.某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5):328-331.

[8]Arbabisarjou A,Hashemi SM,Sharif MR,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Social Intimacy,and Academic Burn-Out in Students of Medical Sciences.Glob J Health Sci,2015,8(5):116-118.

G526.5

B

1671-1246(2016)18-0118-03

猜你喜欢

学业总分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艰苦的学业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35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