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运动素质的现状

2016-10-14邓之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

邓之飞

摘要:对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所具备的专项运动素质情况有更好地了解,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的训练后备人才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战术,使培养力度以及后备人才的运动水平等都得到增强,这对于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运动素质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95-02

一、前言

排球竞赛制度的改革使得排球运动的发展也发生一定变化,随着排球运动比赛强度、运动量的增加,对抗更加激烈,战术、技术的应用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本文以青少年排球后備人才为例,探索其专项运动素质现状,并提出几点提高其专项运动素质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选择了2006—2007年全国排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的665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共有28支男排队伍和29支女排队伍。本文中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

相比起2006年来说,2007年才加训练营的人数增加了147人,这种规模的增加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北方具有更多的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在总人数中北方的人数占比为61.5%,总体态势是南少、北多、中缺乏;性别方面男、女生基本是持平的,但是从我国男排和女排所具有的世界实力来看,男生和女生作为后备人才在成才方面的几率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中绝大多数都处在13~15岁这个年龄阶段中,在总人数中的占比为73.6%。

二、分析专项运动素质的测试结果

如今我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对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进行了一系列测评,具体测评的专业运动以及素质指标等是按照《青少年排球教学大纲》来制定的,主要评测的运动有抛掷实心球、立定跳远、双摇跳绳、30米跑、助跑摸高、仰卧背起以及仰卧两头起等。任何体育项目的运动员,都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首先是助跑摸高,这是对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进行衡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比赛的胜负很多时候都是由弹跳高度决定的,所以助跑摸高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是体能方面的必测内容。排球运动不仅需要运动员快速地进行位移,在反应速度、挥臂速度、起动速度、跳跃速度以及爆发性方面也都有很高的要求,对这些方面综合进行测量的项目就是V字移动,它不仅可以将排球运动员的专业灵敏素质反映出来,而且还能说明排球运动员所具有的动作速度。对于青少年后备人才来说,教练在训练的时候就要抓住其素质敏感期,然后对运动员的协调性、灵活程度以及起动能力等进行强化练习,让反应时间缩短,并且让肌肉具有更高的协调能力,这样一来运动员可能就具有了更好的助跑和移动速度,应变更快动作也更加灵活。

1.来自不同区域的后备人才在专项运动素质方面的对比。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中,北方的后备人才相比起南方的来说整体具有更强的专项运动素质,尤其是在V字移动和双摇跳绳这两项运动中,差异是显著的,也就是说P<0.01。

2.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后备人才的专项运动素质对比。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虽然整体上来看,专项运动素质和年龄之间是正比关系,年龄增加的情况下专项运动素质也提升了,但是个别指标例如V字移动、女子30米跑等的成绩却不符合这个规律,成绩最好的年龄组是13~15岁组。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后备人才在专项运动方面的素质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年龄较大的队员比年龄小的队员成绩好的项目,都是依靠绝对力量的项目,例如立定跳远、抛掷实心球、30米跑以及助跑摸高等,差异具有显著性。但是对于那些比较依靠灵敏度的项目来说,反而是年龄小的队员成绩更为优异,例如女子双摇跳绳以及V字移动等,存在差异但是不够显著,也就是P<0.05。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影响了身体的协调性,二是增加了运动年限以后,后备人才接受的更多的是专业技术和战术方面的训练,在专项运动素质方面的基础训练反而减少了。

3.场上不同位置的后备人才的专项运动素质对比。在分析了队员在场上不同位置对专项运动素质带来的影响后我们发现,虽然这些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具有不同的专项运动素质,但是这些差异之间都是不具有显著性的,也就是说P>0.05。

在分析在场上处于不同位置的队员在身体形态方面的差异后我们发现,位置对于身体形态还是有影响的。虽然队员都由教练来安排在场上所处的位置,但是在专项运动素质进行训练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位置的不同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化训练,这对后备人才来说并不是坏事,因为过早进行特殊位置的专项训练对他们的综合发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4.同一队员不同年份专项运动素质差异分析。对比2006—2007年后备人才在专项运动素质方面的测评结果,成绩没有太大变化的项目只有助跑摸高,其余的项目都比前一年下降了不少且P<0.05。2007年快速跑和移动项目的速度都降低了,其中男子30米跑成绩比上一年下降了0.24秒,女子30米跑比前一年慢了0.09秒,V字移动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比前一年慢了0.6秒左右。这些项目中以立定跳远和双摇跳绳的波动最为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青少年后备人才的训练力度降低了,同时身体发育情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在区域方面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总体态势为“南少北多中缺乏”,这是由国家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基本制度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两方面原因共同带来的结果。

2.北方排球后备人才相比起南方的来说具有更好的专项运动素质,在V字移动和双摇跳绳这两个项目中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并且后备人才之间具有非常大的成绩波动性。

3.从年龄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后备人才的专项身体素质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来的趋势是由差变好又变差。

4.虽然在对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队员进行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教练为其选择了位置,但是分析结果显示,在场上位置不同的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在专项运动素质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二)建议

首先,后备人才需要具有更强的流动性,这一点可以依靠强化市场交流来实现。在排球后备人才实现了进一步交流以后,各地区以及各单位之间存在的不合理的人才布局、结构以及使用情况都能得到解决,这样可以对那些缺乏后备人才的地区在排球运动发展方面发挥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训练的时候,考虑到后备人才身体特征、年龄阶段以及在场上所处的位置的差别,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制定不同的措施对差异性困难进行有效地克服,这样才能保证后备人才整体具有更高的专项运动素质。这些青年后备人才整体年龄都不大,运动年限也都比较短,大多数身体还都在生长发育期,这说明他们各方面的身体机能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然后,要和排球运动自身所具有的赛场特征结合起来,将赛场上运动员所需要的技术动作、战术意图等都收集起来再进行转化,整理成成套的训练专项运动素质的动作,这样不仅可以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还能够更好地适应赛场,从而优秀、全面的发挥技术和战术两方面的水平。同时对青少年后备人才的身高和体重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如果这二者发展不均衡的话,必须采用特别的针对性训练来调节。

最后,对测评体系进行优化,让后备人才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选材。对于后备人才的评价手段和依据来说,测试项目和评价标准是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保证,在科学的选材后备人才这方面所具有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样做还能将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真实具有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如实反映出来,并从后备人才日常训练的情况中得以体现,这样教练对于队员的训练和进步情况就有了更深刻和及时的了解,从而制订出更科学的下一步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解雨.我国青少年后备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的研究[J].高考,2015,(4):150.

[2]张晶晶.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优秀心理素质建构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9):171-172.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体育运动学校举重后备人才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如何开展好校园足球运动
浅谈企业的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创新
制约我国柔道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