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主题班会效果测评体系初探

2016-10-14肖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

肖婷

摘要:主题班会作为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对于高校主题班会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得到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针对高校主题班会效果测评体系的研究,分析了高校实施主题班会的测评对象和方法,阐述了高校实施主题班会的效果,进而明确了高校主题班会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主题班会;效果测评;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59-02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主题班会的项目实施,积极的开展主题班会项目,能够更好的巩固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效果,树立高校学生良好的政治风貌,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与此同时,开展主题班会也是学生开放天性、展现自我的主要体现,可见高校主题班会的重要性。然而从目前的高校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来看,一方面主题班会的针对性较差,主题班会的内容过于随意;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于主题班会缺乏兴趣,种种因素导致高校的主题班会效果不佳,需要加强对高校主题班会的效果评估,进而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

一、高校主题班会实施的成效

(一)明确组织管理的计划性与规范性

通常情况下主题班会的目标不够明确,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而在高校实施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能够将高校的教育目标、整体规划进行科学的分配,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促使高校的各项组织管理更加具有计划性和规范性,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在高校中开展主题班会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问题进行针對性的教育,通过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主题班会内容,解决学生的日常思想问题。同时,高校主题班会的教育内容涉及军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其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较强,进而能够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突出了教育成果的共享性

主题班会的内容往往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主题策划,进而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主题班会中,进行课程化的教育,而这些主题班会的内容可以进行广泛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共享性成效,这些共享资源进行相应的创新,进而实现预期的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

二、高校主题班会效果测评对象和方法

(一)高校主题班会效果测评对象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注重对人才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的培养,主题班会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需要不断的适应教学需求,制定和完善高校主题班会实施思路,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专业,进行科学的班会设置,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高校主题班会的实施效果,需要针对高校的学生进行主题班会效果测评与调查。

本次对高校主题班会效果的测评以高校主题班会为测评对象,并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划分为文科、理科、艺术类三大部分,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年级中实施的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目的和效果进行科学的测评,以发现高校进行主题班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相应的措施,完善高校的主题班会项目的实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主题班会效果测评方法

在明确了高校主题班会的测评对象之后,要对高校主题班会项目的制定、实施、效果等进行科学的测评,而对高校主题班会效果的测评必须要有明确的测评方法,保证主题班会效果测评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题测评方法。对于高校开展主题班会项目而言,必须要明确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严格遵循思想政治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四有”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特殊性,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认识进行传授,积极引导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因此,在高校进行主题班会的效果测评方法中,必须要针对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进行规定,规定高校主题班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主题班会方案测评。对于高校主题班会效果的测评方法需要制定统一的主题班会评价标准,促使高校的主题班会能够遵循评价标准规定的内容,根据评价标准制定和完善高校的主题班会。对于主题班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主题班会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方法、班主任行为、学生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主题班会的方案测评中,一方面可以根据以往的主题班会开展的经验制订相应的主题班会实施计划,在主题班会项目方案制订过程中,要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主题方案的制订,在保证整体内容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在主题班会进入策划时,要进行积极的探讨,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方案测评,保证项目实施之前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合理取舍主题班会项目。对于主题班会中的一些项目,要能够分清主次,进行科学的取舍,力求精益求精,例如在项目中需要保留团结、自信、爱国主义思想等内容,同时可以根据这些重点方案制作相应的PPT课件,实现主题班会的课程化目标。

3.主题班会过程测评。在对高校主题班会的主题、计划方案的测评之后,需要对主题班会进行实施,在主题班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过程进行相应的测评,其主要的测评方法有以下几种:(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活动中。在大学生活中,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成长区域,因此在校期间需要不断的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班会,在班会活动中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尚情操,而学生能否在主题班会中获得有益资源是对主题班会有效性测评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参与度、活动反思程度进行测评。(2)综合主题内容、学生参与度和教师行为等多个方面对主题班会进行过程测评。在对主题班会过程的测评方法中要结合项目实施的各个流程之间的相互连接进行测评:首先对主题班会中主题的准备、游戏、讨论等形式的紧凑性进行测评;其次对主题班会中教导员的引导行为和学生的参与性进行测评;最后对主题班会的整体效果进行测评。

4.主题班会结果测评。高校主题班会的结果测评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主题班会的实施效果,其主题班会结果的测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班会的实施结果。一方面要对主题班会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测评,主题班会的实施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另一方面要对主题班会活动带来的价值进行测评,在主题班会的结束后,能否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对学生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主题班会实施结果为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等等。(2)主题班会的后续跟进测评。在成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之后,都会对高校的学生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因此对于主题班会结果的测评需要对学生的班会感想、班会收获进行测评,进而通过对学生参加主题班会之后的收获和感悟分析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结论

通过论述可以看出,对于高校主题班会效果测评体系而言,要明确主题班会效果测评的对象和方法,通过对主题、方案、过程、结果的测评,通过测评完善主题班会项目实施,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覃琴.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J].教书育人,2012,(21).

[2]雷广宁,聂久胜,王红松.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的探索及意义[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03).

[3]李春山,王巧玲.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1).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
用主题班会引领学生走向高考
友善价值观在高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渗透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提高初高中衔接期主题班会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高校主题班会的优化设计及其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
将社会实践活动融于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