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10-14王礼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王礼平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探究当前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由于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因此教育应该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引导学生的不断的思考,并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这是培养初中学生契合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66-01

初中物理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的掌握能够带动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将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应经从应试教育逐步转向到素质教育,因而实验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因而应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能力施展空间。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实际的实验效率偏低,多数情况下实验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虽然实验过程中有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实验的实际收效却不理想,故此可以判断物理实验的普遍受重视度不够。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使部分学校已经完成相关的要求,但是实验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第二,学校和教师存在着轻视实验思想的状况出现,导致部分学校存在着“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情况出现,最终学生应参与做的实验变成教师的演示实验,最后演示实验变成不做演示,而是教师给学生简单讲解的实验状况。另外教师对实验教学也没有充分的重视,教师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实验教学方案上面下大力气,最终出现的问题是实验教学方法的形式太过于单一和陈旧;部分教师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没有明确的计划性,也就缺乏目的性,最终导致整个实验教学系统形同虚设。教师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也是一手包办,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因而实验教学模式非常僵化,并且教学方式的呆板表现在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运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并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且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因而部分学生就会看其他学生如何做,自己则跟随其他学生做,特别是当几个学生合做一个实验的时候,有少数的同学只看不做,更谈不上留心观察实验的记录和数据,不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学生的思考也就无从谈起。

二、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的有效方略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 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办法即对所学材料有所兴趣,由此可以判断兴趣是学生最为强大的求知动力。通常情况下,当学生拥有了创新探索新意识的思想以后,才能对知识有新的感悟和理解,也能用心去体会知识学习的快乐。物理学习亦是如此,当学生对物理知识和规律有认知的欲望后,才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全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由此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心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欲望。因而,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做实验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验印证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另外也能巩固新知识,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即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需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然真的观察或者采用学生直接动手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手眼配合能力,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实验时,可以先在一个瓶口向上的位置上放置一片硬纸片,然后在硬纸片上面放置一个机电,并且用最快速的时间将硬纸片全部抽离走,让学生观察当时鸡蛋的变化情况学生发现鸡蛋会落入杯中并毫无损坏。这个现象就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在八年级电路课时,教师给学生两个小灯泡和两只小开关,同时提供导线、电池,让学生将这些元器件自动的连接在一起,教师接下来进行讲解,分析各类元气件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并且结合电路的连接方式总结不同连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学生能够想出不止一种的连接方式,教师也有感意外。

2、改进实验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参与的动手实验,参照的主体都是教材,并要求在实验中严格的根据教材的步骤完成各个实验步骤。虽然教材上的步骤能够让实验顺利的完成,并能保障实验的成功率,减少实验以外情况的发生,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因而较难在印象上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知识升华,并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故此,教师可以通过突破教材方式,改进实验过程的方法。另外学生在操作和试验的过程中,应在确保不违背实验原理的情况下,让学生大胆的改造实验,进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八年级物理中《光的直线传播》为例,若直接将激光照射到空气中也许不能看到直线传播的路径,但是在实验时为能清晰的看到演示光的传播路径,就能采用想空中喷射水雾的方法,但由于水雾在空中的留存时间较短,可视时间也不长,为让实验效果更为冥想,用一个大的雪碧瓶子,在瓶口电一盘蚊香或者一支香烟,在瓶中的烟雾散去后,用激光照射,就能清楚的看到烟雾中存在着红色的光线,演示的光线在液体中呈现出直线传播的方式,液体若运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那么当激光手电全部照射在液体上面的时候就能清楚的看到红色的光线,这样的改进方式让实验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也给学生一个提示,即学习时要以书本为基础,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在不违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找材料实践自己的想法,创新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结束语:

合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良好学习态度。总之,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时应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让素质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施友桐.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2] 况忠荣.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