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16-10-14冯湘蜀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

冯湘蜀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巩固识字效果、让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方法。同时,阅读教学也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一个平台,它对学生的解题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76-01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紧密结合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习得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的发展具有持续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顾泠沅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知识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做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采莲小船和采莲人,在教室墙壁的四周挂上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学生营造了置身荷花丛中的情境。在课堂上播放江南的名曲《采莲》,并投影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与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为了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读出诗歌的韵味,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微风吹来,荷花、莲子充盈摇摆的情景”。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荷花和莲子“香”的气息,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人。有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因为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的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堂上,改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是因给的时间短,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展阅读的实践

由于语段的教学是为了作好文章的阅读准备工作,所以语段阅读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决定着文章整体阅读的成败。但是语段阅读始终是零碎的我们的学生还需要整体的阅读能力,这就要让我们老师花番心思了。那么,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怎样培养他们实践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找几个突破口进行教学。如在抓整体、抓联系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设计一个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是十分必要的。那我们又怎么来选择突破口呢?例如:紧扣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它是文章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如《花潮》中的“潮”即题眼,我们很自然联想到“花”与“潮”的关系,用“似、好象、似乎”一串联让我们想到了本单元的重点――联想,“潮”就是作者的联想。可以找找贯穿全文的线索,在《花潮》一文中抓住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似、好象、似乎”这些词,就可以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适当运用评价,激活学生的阅读激情

因为教师的评价是小学生前进的重要动力。所以,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教师在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他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笑着对这位男生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总结: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情。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去博览群书、翻阅工具书、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就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让我们的语文老师共同努力,使我们阅读教学的明天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 吴雪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 新课程 2010.12.

[2] 冉 丽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浅见.[J] 新课程 2011.02.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