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质辨识对三伏贴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6-10-12徐天馥

光明中医 2016年17期
关键词:伏贴中医药大学体质

徐天馥



基于体质辨识对三伏贴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徐天馥

目的本研究探究基于体质辨识对三伏贴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三伏贴治疗的人群900例,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并通过再次敷贴的现场询问,后期电话随访及门诊复诊的形式获取反馈信息,将调查结果按照九种体质分为九组,通过CRF表比较患者在进行三伏贴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三伏贴治疗疾病的总有效率达到91.2%(P<0.05),阳虚、气虚、气郁、特禀体质在进行三伏贴治疗后,治愈率均在90%(P<0.05)以上,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治愈率均在80%(P<0.05)以下,其他体质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九种体质的三伏贴疗效仍然存在着差异性,阳虚、气虚、气郁、特禀体质在进行三伏贴治疗后,治愈率均在90%以上,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的治愈率均在80%以下,与其他几种体质相比效果明显不佳。

体质辨识;三伏贴;疗效;九种体质;冬病夏治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1]。夏季三伏天冬病处于缓解期,此时人体脏腑功能相对稳定,病情亦稳定,但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皮肤腠理相对疏松,采用审因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给予助阳之品,可养其内虚之阳,以助生长之能,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从而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2]。“三伏贴”疗法是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面效果上佳[3]。但是随着推广运用临床逐渐发现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则其对外邪的抗御力,对于驱散内伏寒邪的力就不同[4],“三伏贴”疗效存在差异性,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以及以往的病例大胆的推断,在临床运用“三伏贴”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类人的各种程度的过度反应和人体的九种体质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在同等治疗条件下,论证“三伏贴”的临床运用治疗与九种体质的人群的临床疗效的划分与作用机理[5]。根据敷贴的过度反映程度以及九种体质的人群的体质特征,研究潜在对应关系以及研究过度的原因[6]。为今后临床中运用 “三伏贴”的方法以及规避过度反应,寻找过度反应不良作用的机理,对于患者产生过敏反应,提出相对干预措施和建议。以及“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可以辨识患者体质后,因人施药,因体质施药”做到疗效最大化。为今后“三伏贴”的临床运用、科学研究、配方施药,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夏季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三伏贴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人群共计900例。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并通过再次敷贴的现场询问、后期电话随访以及门诊复诊的形式获取反馈信息。将调查结果整理后按照九种体质(阳虚、气虚、气郁、痰湿、平和、阴虚、湿热、血瘀、特禀)分为九组,分别比较各个体质在进行三伏贴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其中病例脱落和病例信息不完整的共有60例,纳入本研究统计的实际有效病例为840例。其中阳虚者178例,气虚者75例,气郁者14例,痰湿者31例,平和者216例,阴虚者34例,湿热者17例,血瘀者11例,特禀者264例。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发病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敷贴药物:按照《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穴位贴敷》标准[7],选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研敷贴药物,药物组方包括延胡索21 g,白芥子21 g,甘遂12 g,细辛12 g(为三次敷贴组方计量)。按比例研成粉末,用新鲜姜汁调成膏状[8]。

敷贴穴位:背部穴位以背俞穴为主,包括大椎、定喘、肺俞、脾俞、肾俞、膏肓等穴位。胸部穴位以中府、膻中、天突为主[9]。

敷贴日期:每年夏季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进行贴敷治疗,每年贴3次,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10]。

敷贴时间:儿童一般每次贴敷10~20分钟,成人一般每次贴敷30~40分钟[11,12],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调整。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者;②1周内未服用中西药物者[13]。排除标准: ①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②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③合并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血友病者,有出血倾向者;④患有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患者[14]。

1.4统计学标准有效率统计采用意向性治疗集(ITT)及符合方案集(PP)计算,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病程及病种采用PP集计算。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指标的描述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定性指标的描述用例数及百分数。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1.5疗效判定指标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5]。临床控制: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基本控制;显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无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 结果

调查结果900例当中,纳入本研究统计的实际有效病例为840例。使用三伏贴疗法治疗冬病,临床控制、显效以及有效例数共计766例,总有效率达到91.2%,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三敷贴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九种体质的三伏贴疗效仍然存在着差异性,阳虚、气虚、气郁、特禀体质在进行三伏贴治疗后,治愈率均在90%以上,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的治愈率均在80%以下,与其他几种体质相比效果明显不佳。见表1。

表1 各体质之间治疗前后疗效比 (例,%)

3 讨论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将温阳扶正的药物研末拌成膏状,贴敷于穴位上。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药物吸收快,药物敷贴于局部皮肤,通过经络、血管而作用于内脏,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经神经到内分秘免疫系统的调节,在体内生物效价明显上升,药性易达到。春夏养阳、温阳祛寒,由外而内治疗,绿色疗法、毒副作用小。

根据各体质之间有效率的差异考虑存在因体质区别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存在,九种体质与三伏贴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发现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患者疗效明显优于痰湿、湿热体质患者,可能是药物成分与九种体质的临床施治效果有趋向性。另考虑痰湿、湿热体质患者多形体肥胖,贴敷药物的效用可能因脂肪的厚度而减少其透过皮肤腠理进入穴位经络,影响其药效的发挥,故其疗效受到一定的影响的可能性存在。敷贴治疗多要求连续贴敷至少3年,而本研究只观察了1年,故不能完全反映其远期疗效,有待收集3年的疗效及随访资料再做分析比较,以观察单纯三伏贴敷连续治疗3年后的疗效及其持续效应。

总之在三伏贴临床治疗应用中,已明确发现体质与疗效的差异性特点,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考虑逐步实施因人施药,针对体质调整组方,达到效果最大化。以及进一步优化三伏贴穴位组方和药物组方,有效扩大三伏贴的利用范围,通过人群的体质以及临床疗效研究针对各体质最佳的三伏贴的药物组方,最优化实施方案,辅助医护人员实施临床治疗。

[1]刘广霞,陈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未病[R].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2009.

[2]杨娅,刘广霞,陈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防治肺系疾病的机理探讨[J].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8):38-41.

[3]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等.吹灸疗法及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5):51-53.

[4]吴炳坤,刘广霞,杨娅,等.中医外治法防治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展望[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8):64-67.

[5]本刊编辑部.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8(26):18.

[6]要全保.《金匮要略》方治疗痰饮病的临床运用[J].中医药学报,2010,38(6):55-56.

[7]蔡建新. 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8,23(2):143-145.

[8]蔡建新,叶冬兰,梁淼. 咳喘三伏贴对缓解期哮喘小儿IL-4 IFN-γ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14-815.

[9]林玉芳,沈卫东. 三伏贴理论源流及现代运用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15,47(9):10-12.

[10]熊中豪,杨运宽. 试述三伏贴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3):220-221.

[11]陈志颜,段公,陈于翠. 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呼吸系统疾病302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97-98.

[12]王敬. “三伏贴”热的冷思考[N]. 中国中医药报,2013-07-24(003).

[13]崔永梅,赵洁. 三伏贴穴位贴敷及护理[J]. 光明中医,2013,28(7):1485-1486.

[14]黄慧. 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 光明中医,2012,27(11):2308-2309.

[15]ZY/T 001.1-94,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0):195.

2014年度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基金(No.2014zr020)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合肥 230001)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7.067

1003-8914(2016)-17-2599-02

(本文校对:蔡圣朝2016-01-04)

猜你喜欢

伏贴中医药大学体质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