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2016-10-11石冬黎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指导留守儿童成果

石冬黎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他们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何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留守儿童 ;指导 ;研究; 成果

一、个案描述

2014年秋,新学期开学,作为班主任,我发现班上一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的激情减弱了,少部分出现厌学,个别出现不完成作业甚至逃课的情况。为了打开留守儿童封闭的心扉,利用集体,老师的关爱感染他们,转化他们,促进他们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我以王嘉林作为突破的对象,归为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开始了明访暗查。

二、个案分析

通过我细心观察发现:王嘉林存在学习动机问题,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多年,其管理主要交给祖母,使王嘉林成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干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现象发生。由于他每天到学校都要经过一条街,尤其是赶集天最容易受别人的诱惑,好奇心强,导致他经常逃课。

三、指导策略

1.在校积极呵护,严格要求

(1)经常和他联系,多给他关怀、友爱和帮助,多给他信任和鼓励,为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他正视逃学的错误,帮他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面对学习。

(2)改变教育方式,以满腔的师爱感化他。人们常说:“爱是力量的源泉。”针对他缺乏母爱(父母离异后他跟父亲)的情况,我给予他更多的师爱,让他为我的学科负责收发作业,多为他辅导功课等,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像父母般的关心,使他感受到学校就是他的家。

(3)帮助他总结自己的学习方式。我发现他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落下了一些功课,也是他害怕作业而逃学的原因。因此,我帮助他制定出学习计划,通过一次次地总结、提炼,逐步形成适合他的有效的、灵活的学习方法,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式。

(4)与他在学习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地告诫:“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针对他对学习的态度,我采取审慎的态度,选择他最乐意接受的方式,逐步建立和谐的关系,与他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5)创造听懂课的机会。在讲授新知识的关键处或易错易混的内容时,都特别提醒他排除能够引起注意分散的一切无意干扰,促进形成有意注意,使他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6)通过组织活动,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利用班级、学校的活动,更多的给他展示自己个人成果的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他是一个好动的孩子,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擅长短跑。他在校运动会上短跑50米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我积极放大他的成绩,在班级上给予表扬,激发他融入班级集体的欲望。

2.家校联系,整合渠道,增进沟通

(1)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重视家访,动之以情,报喜不报忧,对他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好人好事给予表扬奖励。利用“家长座谈会”时间,让家长了解他的学习和表现,引起家长关注孩子发展的欲望。

(2)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付诸行动。由于家庭的破裂,他爸爸为生活而劳作,为赚钱而奔波,只照顾了他的生活,忽视了他的教育。所以我要求家长尽量多抽时间关注孩子,勇敢挑起“摇篮教育”的重担,不要因为一棵树而失去了整片森林,即使再忙,每天都应抽出时间检查他的学习情况,帮助王嘉林树立起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回家完成作业的习惯。

(3)沟通家庭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首先, “环境造就人”,要求家长为王嘉林准备一间书房、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其次,要求家长注重交流,沟通感情,鼓励家长在餐桌上适时地将话题引到孩子当日的学习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第三,要求家长以欣赏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实际的行动,去爱自己的孩子,让他在赞扬声中成长。

四、指导成果

1.心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王嘉林在我的关爱教育下,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表现出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变得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具有爱心,而且关心集体,成绩也进步很大。他的生活、卫生习惯,自理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2.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因缺乏亲情,导致王嘉林养成的许多不良习惯,在我对他的关爱教育帮助下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3.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王嘉林不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没有了,逃学的现象不发生了,厌学的现象也改掉了,能在老师们的关怀教育下,自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王嘉林的变化,给我的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希望,更重要的是让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多的信心,真正实现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的目标。

五、结语

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教师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真希望“留守儿童”这个令人心酸的词早日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参考文献:

[1]钟荣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思考》,邵阳学院学报,2005年4期.

[2]续梅:《1000万“留守儿童”期待关爱》,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1日.

[3]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版.

[4]郑克俭 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版.

[5]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汪彭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猜你喜欢

指导留守儿童成果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