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策略

2016-10-11刘春萍高华军林北森罗刚农世英

广西农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烟草现状

刘春萍 高华军 林北森 罗刚 农世英

摘要:【目的】为了加快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提升烟叶生产的科技水平。【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调查表明,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成果逐年增加、科技创新平台正在搭建、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日趋完善;但同时存在着科技创新总体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激励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结论】推进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策略:确立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搭建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明确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等。

关键词:烟草;科技创新;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1—0077—03

近年来,百色市烟草公司立足当地烟叶生产实际,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力度,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烟叶生产的良性发展。但从发展看,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仍存在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根据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凌成兴局长提出行业重点工作要思考、谋划、实践涉及行业改革和发展全局的“三大课题”的要求,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方式对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推进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以期为做好百色市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及推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1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1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氛围浓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2010-2014年,加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力度,共获批准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获得资助经费1584万元,三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764万元(见表1),有力促进了百色烟草业的科技创新。

1.2科技成果逐年增加

2010年来,百色市烟草公司围绕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推广了以增施生物钾肥、生物有机肥、补充中微肥的平衡施肥技术,以性诱剂为代表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云烟97品种配套技术,散叶和烟夹密集烘烤技术等,有力推动了当地烟叶生产技术的革新,科技成果量逐年提高。2010-2014年共获得市厅级以上成果和科技进步奖各17项,其中省部级成果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见表2)。此外,2010-2014年科研人员还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7篇,其中第一署名单位为百色市公司的22篇,在烟草三大期刊上发表3篇(见表3)。

1.3科技创新平台正在搭建

围绕始终服务于烟叶生产的发展目标,市公司科研所(烟叶生产技术中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改善了试验基地的科研条件,逐步配备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基本满足了常规试验示范的要求,并规划了试验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能满足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正在形成。

1.4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日趋完善

百色市烟草公司强化了烟草农业的科技管理工作,加强了科技项目立项工作,加大科技项目检查力度,加强科技成果的申报、鉴定、推广工作,科技成果的申报、鉴定、推广工作均走在全区行业的前列,百色烟草的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正日趋完善。

2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科技创新总体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存在烟草农业科技创新与己无关的模糊认识。认为科技创新是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的事,与管理、生产部门无关或业务人员无关,不关注科研创新工作。第二,认为科技创新很高深。一些人对创新存在高深感,自认能力和水平有限,并以事情多、工作忙为借口,人为抬高创新门槛,限制自主创新手脚。第三,不够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多以各种借口为由躲避新技术的推广。

2.2科技创新实力不强

目前百色烟草农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与先进烟叶产区相比明显不强。(1)科研平台建设较为缓慢,适合百色烟区的科技园区和实验室尚未得到很好装备。(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不多,导致百色烟草农业整体科学研究实力不强,无拔尖的科研团队,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3)科研经费多为上级单位资助,本级自主创新经费较少。(4)科技成果产出与投入不相匹配,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烟草类期刊上发表论文数、授权专利数等较少。

2.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在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中,诸如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密集烘烤等重要的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转化率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一些长期制约百色烟草烟叶生产的问题(如百色烟区旱地烟青枯病防治问题、烘烤杂色烟问题、中下部叶片偏薄问题等)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2.4激励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百色烟草科技创新的激励体制还不够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烟草科技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政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彰显。

3推进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

3.1确立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此,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是百色烟草公司本身,广大烟叶技术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烟叶科研所及相关单位(部门)的科技工作者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作为百色烟草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百色市烟草公司要“以百色烟草为主导,建立协同创新互动体系”。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一定要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走协同攻关之路,借科研单位的实力和知名度,提高百色烟区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百色烟叶在国内的声誉,扩大烟区烟叶的生产规模。要加大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让县及基层烟站技术人员甚至烟农的科技创新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推进。

3.2搭建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

开展科技创新离不开好的科技创新平台。要以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地市级烟草公司技术中心认定工作为契机,逐步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使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更加广阔。配合百色烟叶生产技术中心的认定和科技创新工作,建设百色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搭建百色烟草农业的科研平台。百色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立足高标准,要以国内知名、广西一流为目标。百色现代烟草科技园区首先是科研试验示范区,要具有开展科研的功能;其次还是百色烟区先进技术的集成示范区,能作为培训示范的主场地。从两个功能出发,百色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要集田间试验示范区、烘烤调制试验区、相关功能实验室(烟草品种实验室、烟草栽培与营养施肥实验室、烟草烘烤调制实验室、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实验室、烟草化学分析实验室等)于一体。科技园区实验室可以与联合的科研单位共建共享的方式,配置一些实用设备仪器和高精尖仪器。靖西、德保、隆林等烟叶主产区要发挥好烟草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推动县营销部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3.3明确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

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在减工降本增效提质等方面有所创新,宏观上要立足当地生产实际,提高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健全烟草专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技术环节上要在烟叶生态优质特色上做文章,弄清百色烟叶的香气特征,并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做好烟叶品牌与卷烟工业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要在全市烟区逐步开展烤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尝试开发适合百色烟区的微生物肥料,减少化学肥料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要建立一套独具百色特色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烤烟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提高百色烟叶的安全性;要重视抓做烤烟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广开思路,不断引进,朝自己选育优良新品种的方向发展;烟叶烘烤方面要围绕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做好散叶、烟夹密集烘烤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提高百色烟叶的烘烤质量。围绕上述内容,要精心选择科研业务骨干,积极进行科研项目申报,为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

3.4建立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要把开展科技创新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按照“带着课题工作、拿着成果实践”的思路,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搭建学习、实践锻炼的平台,不断提高科技人员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创新、实践和历练中提高、成长和成才。要认真贯彻落实烟草行业有关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定,逐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制定形成百色烟草科技奖励办法,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比如,制定“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管理办法”、“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烟草农业科研中去。要探索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奖励科技创新成果大、效益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5加大力度培养百色烟草自身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要加快培养百色烟草自身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壮大其人才队伍,更好服务于百色烟区的烟叶生产工作。要让高级技术人才成为百色烟草农业科研的学科带头人,并以此来促进百色烟草农业科研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要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烟草农业科技队伍,其中要有1-2名烟草农业科技领军人物,3-5名烟草农业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若干名烟草农业专业骨干技术人才。要明确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象和培养方式,提供培养平台,确保培养效果,使有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充分激发创造力,全面提升烟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3.6建立百色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机制

百色烟区要在制定烟草农业科研的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烟草农业科研管理制度、拓宽科研成果的申报渠道、建立科技成果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多做文章,多出省部级成果、多出专利、多出高质量论文,以此带动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重点解决百色烟草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建立健全百色烟草科技成果推广网络。百色烟草农业科技推广应建成“市级公司生产技术中心一县级公司技术推广办公室一基层烟站”的三级网络,其中市公司生产技术中心负责新技术的集成组装推广,县公司技术推广办公室负责相应技术的推广应用,基层烟站负责具体技术的落实到位。要创新烟草科技推广人员队伍管理模式,提高各级推广机构人员在工资、职级晋升、技术评聘等方面的待遇,使其安心烟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在基层烟站建立“技术推广员”负责制,并在对技术推广员的要求、职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切实发挥技术推广员在基层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烟草现状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一地烟草,半世孤独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