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创新团队“避风港”

2016-09-30赵廷虎

当代党员 2016年17期
关键词:李晶避风港万州区

赵廷虎

立体保障解隐忧——创新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路径】

按照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导向,重庆先后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重庆创业投资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财政倾斜、金融帮扶、项目申报、生活照顾等方面,打造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全方位保障体系,解除创新人才施展才华的后顾之忧。

2016年3月21日,万州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会议室。

该院“脑卒中诊治服务创新团队”正在举行一场特殊报告会。

台上,团队负责人陈胜利端坐正中;两旁,投影仪展示着报告内容。

“团队的初步目标是建成区域性脑卒中防控网络体系,并逐步建立国内一流水平的脑卒中一体化诊疗体系,打造一支享誉全国的诊疗团队……”

陈胜利道出发展计划,眉宇间自信满满。

被评为“区级创新团队”不足半年,陈胜利就提出如此宏大的发展目标,底气何在?

“我们有区委、区政府人才保障体系‘护航’。”陈胜利说。

政策倾斜

2013年9月,被划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万州碰到了一个难题。

“万州现有人才队伍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之上搭建起来的——功能区域定位出台后,产业开始加速转型调整,意味着人才队伍也需要同步升级。”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洪承义说。

如何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适应功能定位的庞大人才队伍?

几经调研,万州理清了头绪:“逐步引进、加快培养、集中合力,以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实现人才的较快聚集和培养。”

2014年8月,万州区出台《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培养管理暂行办法》,提出面向全区遴选、打造20个左右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重点创新团队目标。

“创新团队就是我们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将获得科研经费、项目申报、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全力支持。”洪承义说。

遴选办法出台以后,三峡中心医院在原脑卒中团队的基础上,整合全院力量组建“脑卒中创新團队”,并成功入选。

经费“输血”

2016年3月底,三峡中心医院院长办公室。

陈胜利被院长张先祥请到办公桌前。

“区里面的经费下来了,院里面再给些支持,你的计划可以启动了。”张先祥笑道。

原来,陈胜利一直计划建立一个覆盖库区2000万人口的脑卒中人群信息管理系统,却由于经费原因,迟迟无法启动。

如今经费到位,三峡中心医院随即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开发协议,正式启动了系统建设。

“多亏区里支持,预计年底管理系统就能投入使用。”陈胜利笑了。

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仅仅是万州区为创新团队落实经费保障的一个缩影。

按照规划,所有入选的创新团队,在3年内将陆续得到科研经费支持。同时,由各创新团队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陆续配套项目资金,并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科研扶持经费,专项用于支持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活动等。

“经费支撑是我们为创新团队提供的第一保障。”洪承义说。

项目搭桥

2016年4月6日,陈胜利接到一个电话。

“陈主任,这里有一个‘项目邀约’非常适合你们团队,你们可以尝试一下。”电话那头,万州区科委工作人员说。

原来,北京宣武医院正在全国寻找“BAOCHE后循环取栓临床研究项目”合作团队,引发重庆一些三甲医院展开争夺。

闻讯,陈胜利决定参加这场角逐。

“北京宣武医院的神经学科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该项目又是国家重点项目,如能加入进去,将会极大促进‘脑卒中创新团队’的科研。”陈胜利说。

经过区科委推介,陈胜利与北京宣武医院取得联系,凭借在脑卒中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脑卒中创新团队”成为重庆地区唯一入选的合作团队。

“能争取到这么好的项目,要感谢区委、区政府在项目方面的扶持。”陈胜利说。

“项目扶持”正是万州为创新团队提供的又一有力保障——在进行项目推介的同时,万州区还通过渠道挖掘、政策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创新团队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并在申报过程中提供各类服务,为创新团队创造良好的申报环境。

在此保障体系助推下,全区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8项,市级重大科研项目32项,荣获2项国家级奖项,取得发明专利51项。

生活解忧

2015年初,张先祥一直在为一事郁闷。

为扩充“脑卒中创新团队”的科研实力,提高创新团队的整体水平,三峡中心医院提出了新建中心实验室的计划。

计划落实后,张先祥一直没有物色到实验室主任的合适人选。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博士李晶进入了张先祥的视野。

会后,三峡中心医院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与李晶取得联系。

彼时,李晶虽有意愿到医院工作,却仍有不少生活与工作上的顾虑。

“为解决李晶的后顾之忧,我们根据区里和医院的人才工作政策,给予李晶安家费补偿和科研启动资金补助,承诺为李晶的配偶和子女解决工作和入学问题。”张先祥说。

有了政策保障,李晶很快成为“脑卒中创新团队”的一员,并接连拿下数个重大科研项目。

“为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各创新团队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都出台了配套保障制度,使人才得以专心投入到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中来。”洪承义说。

【点睛】

近年来,万州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如何快速聚集起一支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

2014年8月,经过多次酝酿和修改,万州区正式出台《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培养管理暂行办法》,尝试在全区培育打造20个左右的重点创新团队,作为进行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排头兵。

对创新团队的建设,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严格挑选”和“落实保障”双向并举。

如何落实保障?

我们提出了“三个着力”——着力提供资金保障,不仅设立了专项科研基金,还要求创新团队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配套资金;着力提供政策扶持,落实区领导定点联系制度,鼓励重点创新团队内部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同时,在人才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以及住房、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着力在政策范围内给予配套支持。

通过“创新团队”建设,万州区带动和引领人才队伍积极从事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发展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洪承义

猜你喜欢

李晶避风港万州区
甲状腺瘤瘤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齐 家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The Hardest Language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网络交易平台商标侵权中避风港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避风港
第三方平台侵权责任研究论“避风港”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