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人际类问题的心理辅导

2016-09-28刘雨晴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辅导青少年

刘雨晴

【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多。在这个年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又面临一系列的学习、交际、生活上的各种选择,倘若没有好的方向引导,很容易走向歧途。本文通过具体的青少年人际类问题的案例分析,提出青少年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青少年;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前言

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引导青少年走出青春期困扰,缓解心理成长压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是我们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对青少年人际类问题的心理辅导指的是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辅导,帮助青少年解除学习、生活或成长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人际交往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理论概述

人际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行为上的相互影响,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往往意味着青少年能否健康的成长。尤其是青少年处于一个心理与生理同时成长的特殊时期,生理上的变化导致心理的极度敏感,此时若不加以疏导很容易造成青少年内向而敏感,不擅与人交际。青少年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中心主义,是指青少年高涨的自我意识,埃尔金德曾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细分为假想观众和个人寓言两种社会思维,前者表现为青少年获取他人注意的行为,并且自信会被他人所关注;后者表现为不相信他人可以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难以与人交际。其次,在交往中缺乏主动性,被动的等待而不肯主动的与人交际,缺乏与陌生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平等的个体,人际交往必须是在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当代中国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了被动的接受关怀,主动付出的意识很薄弱,在人际交往中主动性不高,人际交往被限制在已知的范围内。最后,在人际交往中受挫后,建立起心理防御机制。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敏感时期,与人交往往往要求对方的“忠诚度”很高,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脆弱,一旦受到伤害很容易在内心建立心理防御机制,拒绝他人心灵上的接近。

总而言之,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比如说:家庭有缺陷、童年有过不好的经历、曾受过一定的伤害的青少年群体。对待这些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要以合理的心理疗法对其进行疏导,引导青少年形成合理的人际交往观念,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案例分析

2.1案例的基本情况

小明,男,十一岁,就读于某小学五年级。该生贪玩,学习兴趣不高,和同学关系不好。他欠了几个同学共计300元的债,经查,原来他为同班里几个爱玩的、会玩的同学一块儿玩,竟然提出,玩一次承诺对方多少钱。到那天为止,他已付出了300的代价。在班里,他不学习,作业常不完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又爱以各种理由搪塞,爱讲大话,在与同学交往中,情绪反复无常,常推卸责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讲信用,不注意卫生,身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臭味,一度处于自卑、自弃的失助状态中,沦为个别霸道学生攻击的目标。他生活在一个问题家庭,四岁时,父母的感情就亮起了红灯,母亲竭力挽救,总算维持下来。为了孩子,母亲委曲求全,但常常处心积虑,小心堤防着“背叛”的父亲。对孩子总觉得有些愧疚,希望多一点补偿。

2.2所涉及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诊断依据

(1)家庭破裂,安全感缺失。小明从小生活在一个问题家庭,父母关系不融洽,自然也会影响他对外界的态度。从小缺乏父亲的关怀,又承载着母亲的愧疚,让他极度渴望得到关怀和爱。这就表现在他为同班里几个爱玩的、会玩的同学一块儿玩,提出玩一次承诺对方多少钱,还有他平时爱说大话,这都是他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2)情绪不稳,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小明平时贪玩,为了和班里爱玩的同学一块玩,选择用金钱交换友谊的方式,最终却也没能换回他们的以诚相待。于是他怅然若失,原本渴望得到同学的友谊反而表现为情绪反复无常,常推卸责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讲信用等,让同学对他的观感越来越不好,反而疏远他。(3)自信心丧失。家庭的不圆满本身就会让他觉得自己和普通同学不一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上他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更容易打击他的信心。于是在和同学相处过程中,他表现为情绪反复无常,常推卸责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讲信用,不注意卫生,身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臭味,沦为个别霸道学生攻击的目标,陷入自卑、自弃的失助状态中。(4)封闭自我,自暴自弃。父母关爱的缺失,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还有同学的疏远,让他更加厌恶学习,渴望以特例独行来获取他人的关注,表现为爱以各种理由搪塞,爱讲大话。他平时不讲究卫生,遭到同学的嫌弃,更是选择封闭自我,自暴自弃。

2.3运用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法

(1)合理情绪治疗。这是一种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心理治疗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在美国创立的。首先向小明指出他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告诉他,他现在之所以情绪不稳定,和周围人关系不融洽,虽然有他家庭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由于现在他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他自己应当负责任。运用情绪疗法减少小明的各种不良情绪体验,使他能带着最少的抑郁和敌意去生活,从而帮助他建立一个比较现实、理性、宽容的人生哲学。

(2)家庭辅导。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家庭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小明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的家庭。家长应扮演好孩子人生导师的角色,将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与之交流,引导孩子的人生。父母生养孩子,还应该承担教育的义务,发现孩子情绪不稳、行为不当,应该主动与之沟通,将他引导向好的人生轨道。

(3)学校教育。老师应该承担起教育、辅导的责任,发现小明行为状态不对,应该主动去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和生活常态,有意识地让他摆脱家庭环境的阴霾。同时多鼓励他独立自强,鼓励他学习,多表扬,少批评,这样能让孩子建立自信心。老师还应该找其他同学谈话,让他们多帮助小明。让小明在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里学习,有助于他更快适应集体生活,培养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辅导效果的评估。基本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成绩有一定进步。能够较为积极的参加班级体的各种活动。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关系逐渐趋于融洽。改掉了许多不良的坏习惯。

3.结论

青少年心理辅导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三观具有促进意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辅导,要注意如何将辅导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来访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是要综合运用多种理健康辅导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辅导效果。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