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贯煎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6-09-28姜淑华胡丽伟平利峰杨东星于珍珍

陕西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一贯煎谷胱甘肽综合征

姜淑华 胡丽伟 平利峰 杨东星 曾 伟 于珍珍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沧州 061001)



一贯煎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姜淑华胡丽伟平利峰杨东星曾伟于珍珍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沧州 06100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IgG、AST、ALT的影响。方法:选取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贯煎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IgG、AST、ALT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且在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 IgG、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一贯煎合谷胱甘肽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IgG、AST、ALT水平。

主题词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一贯煎/治疗应用谷胱甘肽/治疗应用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疾病,多以口干与干燥性角膜炎多见,除这些常见症状外,干燥综合征还会改变血液系统,具体表现为血沉速度加快,红细胞变形的能力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上升等变化[1]。目前临床上对干燥综合征并没有根治的方案,多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西药治疗,但并未取得较高的疗效,且长期应用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2]。因此较多学者将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转移到中医治疗的研究中。肝损伤是干燥综合征的并发症之一,本次研究旨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IgG、AST、ALT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干燥综合征肝损伤100例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13例,女37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38.3±4.2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5.7±2.9年;血三系或二系减少33例,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12例,血沉加快15例。对照组:男18例,女32例;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40.2±5.4岁;病程7个月~11年,平均病程5.9±3.0年;血三系或二系减少35例,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15例,血沉加快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未接受药物治疗;年龄>18岁;对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有严重肾功能障碍者;排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治疗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以常规治疗,眼干者给予人工泪液,口干者给予人工唾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谷胱甘肽(国药准字H20050667)治疗:400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组患者给予一贯煎组方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谷胱甘肽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一贯煎组方:生甘草6g,麦冬、北沙参、当归、知母、丹参、菟丝子、白芍各12g,枸杞子18g,生地、太子参、玄参、制何首乌、黄芪各24g,1剂/d,早晚分2次温服,连用3个月。随症加减:肺肾阴虚鼻咽干燥者加百合、阿胶、熟地;肝肾阴虚双目干涩者加白芍、女贞子、旱莲草;气阴两虚体倦乏力者加焦白术、仙鹤草;血脉瘀阻关节肿痛的患者则加鸡血藤。

疗效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为: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积等,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同时并观察IgG、AST、ALT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的判断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标准[3]进行。临床缓解: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轻度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缓解+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治疗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见表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对比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积压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对比

治疗前后IgG、AST、ALT水平变化对比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IgG、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IgG、AST、ALT水平变化对比

安全性分析治疗组患者出现3例腹部轻度不适,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腹泻,1例大便稀软,均对治疗未造成影响,在经对症治疗后缓解。

讨论目前,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发生与免疫、遗传及病毒感染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对于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治疗以西医对症处理及替代法为主,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且具有较多的副反应。近年来,有较多研究显示,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4]。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中医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患者的IgG、AST、ALT水平,对抑制病情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5]。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燥证”、“燥毒”、“燥痹”等范畴,中医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阴阳失调,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因素体阳虚,导致津液不得上承等。干燥综合征患者“燥毒”与“瘀血”互为因果,脉络阻遏,瘀血内阻,津液不得上承,使得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错综复杂。在本次研究中应用一贯煎组方合谷胱甘肽常规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一贯煎组方中有生甘草、麦冬、北沙参、当归、知母、丹参、菟丝子、白芍、枸杞子、生地、太子参等药材,方中知母、玄参具有养阴清热之功效;生地具有养阴活血之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之功效,当归养血活血;北沙参生津润燥;枸杞子具有补肝肾滋阴阳的功效;制何首乌补益精血、黄芪补气健脾;白芍柔肝止痛、养血敛阴;菟丝子养肝、补肾益气;麦冬滋阴润燥。方中诸药合用具有活血清热治标,益气养阴治本之功效,使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气血通流,阴津充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治疗疗效;此外在两组缓和血液流变学的分析中发现,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积压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一贯煎组方有助于改善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证明了活血清热治标,益气养阴治本之功效;同时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IgG、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一贯煎组方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治疗无影响,安全性较高。

[1]孙丽英,马育轩,李微微,等.增液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1,28(1):61-62.

[2]沈晓笑,金实.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进展概述[J].四川中医,2012,10(30):156-158.

[3]钱先,谭玲.生津养血颗粒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分析[J].四川中医,2012,28(6):59-61.

[4]安琦,丁井永,刘莉君,等.滋肾养肝健脾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6例[J].陕西中医,2015,36(1):29-31.

[5]杨军锋,杜娟丽,郝晓娟,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7):835-836.

(收稿2016-05-11;修回2016-06-10)

R593.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9.053

猜你喜欢

一贯煎谷胱甘肽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一贯煎治疗无结石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分析
谷胱甘肽响应型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其对卵巢癌细胞的荧光成像与治疗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一贯煎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观察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条斑紫菜Mu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急慢性胆囊炎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