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图书馆适应性服务体系初探

2016-09-23罗金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适应性服务体系职业学校

罗金河

摘要: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职业学校图书馆的服务要与时俱进,必须建立适应性服务新型体系。本文就转型问题提出六方面的探讨,以期为职校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型;适应性;服务体系;职业学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115-02

职业学校图书馆,不仅是教学、教育、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是教师提升能力、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阵营,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图书馆的服务要与时俱进,全方位服务读者,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才能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成,从服务内容角度可分为: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用户服务等;从服务方式角度可分为:手工服务、自动化服务、馆内服务、远程服务等。本文着重从服务方式角度探讨职业学校图书馆适应性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

一、现代职业学校建设对图书馆服务提出新要求

2016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明确强调教育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所强调的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下的质量,是全球教育竞争新态势下的质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新要求的质量,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标准,同时明确要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在现代职业学校建设新要求下,笔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围绕以下多方面的新适应:一是适应现代职教质量新的要求;二是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三是适应开放发展的新要求;四是适应技术技能进步的要求;五是适应人的全面发展新要求;六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建立图书馆适应性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学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的不适应是显然的。笔者对广东十五所中职学校图书馆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的服务方式进行调查了解,情况见表1。从调查情况反馈,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惯用老办法、老路数,对新方式偿试得少、用得少,图书馆服务应当拓展适应性服务方式并形成体系,建立适应发展需求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必由之路。

三、图书馆适应性服务体系的构建

1994年新加坡出版的《图书馆2000》中表述未来图书馆七方面的转变:①从图书馆的保管者(custodian of books)到服务本位信息提供者(service-oriented information provider);②从单一媒体(one media)到多媒体(multiple media);③从本馆收藏(own collection)到无边界图书馆(library without walls);④从我们到图书馆去(we go to the library)到图书馆来到我们中间(the library comes to us);⑤从按时提供(in good time)到及时提供(just in time);⑥从馆内处理(in sourcing)到外包处理(outsourcing);⑦从区域服务(local reach)到国际服务(global reach)。这些转变,对今天的图书馆服务导向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合学校现代图书服务的变革,在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构建中,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方面,去探讨适应性服务体系问题。

(一)从以“保存”为主向“输出”为主的转型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界对教育的评估在图书馆建设要求项对纸质馆藏中明确了指标要求,包括对经典著作、社会文化、科技作品、专业书籍等的藏量,它们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就成了办图书馆的指引,追求馆藏数量、重视“保存”,轻视对图书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服务,许多书籍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应当从教育评估指标着手改革评估导向,从重视资源保管向重视资源共享的变革,促进图书馆建立健全以“输出”为主的服务指标体系,以利用知识和信息为主的“输出”型图书服务。

(二)从“固馆自守”向“服务大局”的转型

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1892-1972)五定律的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The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第五定律是对图书馆生长状态及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图书馆必须适应发展和需求。职业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是依附于学校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固馆自守”脱离学校实际的图书馆是不可能前进的,应当向“服务大局”方向的自我调整,与时俱进。职业学校的大局是什么?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技能提高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为目标。图书馆就应当根据学校的目标任务,确定自我调整的目标任务,解决发展短板问题。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图书馆要解决的主要短板有:一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二是行业、企业的资源信息收集、整理、库存问题;三是专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问题;四是网络化传递科技情报问题;五是开发智力资源与共享问题。

(三)从“实物资源空间”向“信息资源空间”的转型

长期以来,学校图书馆围绕图书资料库、馆内空间布局和其他实物设备的“实物资源空间”开展服务项目,读者来到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读者来图书馆的目的要求,从馆内实物资源中提取进行服务。这种以图书馆围墙为边界、以馆内图书资料为内容的服务,导致图书服务始终在低洼地走动。走出“实物资源空间”转向“信息资源空间”,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如何建设“信息资源空间”的问题,笔者倾向认为《信息资源建设》一书具有较明确表述,“将图书馆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新兴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微观层次的馆藏建设与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有机地整合”。

(四)从“上班服务时间”向“弹性服务时间”的转型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是以正常上班方式向读者开放,“上班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服务,尽管有部分学校图书馆增加周六、周日的开放时间,也难以满足读者对服务的需求。读者对资源信息需求往往是“须要之时”的即时,咨询服务及时才能有效,因此,开展咨询服务业务,借助“网络应答”、“手机终端”等手段的应用,以及通过整合在线学习资源,提供虚拟学习社区和在线的指导和帮助,支持跨时空的协作与交流,一般包括LC知识门户、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参考咨询和学科博客等,实现“弹性服务时间”及时服务的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从“现有服务”向“需求服务”的转型

传统观念下的图书馆追求“现有服务”的收敛服务管理,突出的是以图书馆为中心。现代理念下的图书馆追求“需求服务”的导向服务管理,突出的是以读者为中心,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多样服务型”。把服务从现有图书资源信息的咨询服务转变为拓展性服务,开展信息的深加工,比如代查、代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代翻译、代复制、联机目录 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等。

(六)从“手工”服务为主向“网络”服务为主的转型

由于传统图书馆藏以纸张为主要载体,形成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围绕纸张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的不适应是非常突出的,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应当彻底转向以“网络”服务为主。笔者认为应当从装备和人员两大方面着手构建图书馆“网络”服务。一是装备上,建设图书馆内控和外联的网络系统,为网络服务提供优质服务的装备保障;二是图书馆人员应当适应和具备网络系统使用与网络服务项目开发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玲.谈谈图书馆的服务体系[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6(7):33.

[2]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杜慧平,刘晓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28(3):52-54.

责任编辑赖俊辰

猜你喜欢

适应性服务体系职业学校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