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里的翰墨书香

2016-09-22张艺芳四川彭州报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郑敏彭州市书法

本刊记者_张艺芳 四川彭州报道

山里的翰墨书香

本刊记者_张艺芳 四川彭州报道

“教育本身是让人活得有意义,本身这个地方很美丽,也很适合静下心来教书育人。”——郑敏

从彭州市前往通济镇思文永诚小学(以下简称思小),春雨过后,草木旺盛。三俩菜农正在晨露中采摘蒜苔,田野上有浓郁的蒜苔味儿。田野一直延伸到在远山脚下,雨后的山间,仍萦绕着雾气。

从思文场旁的一个路口驱车进去,思小建在一处山坡上。校园占地25亩,堪称袖珍,走进校园,教学楼便围过来。思小现有学生136人,校长郑敏笑说,“我们学校算是彭州规模最小的学校了。”

书法养性

郑敏身型高挑,见面时,她梳了一个马尾,着一身米色风衣,简洁干练。4年前,郑敏被调任到此任校长。刚来时,只是照例教孩子读课本、写字、做作业,但她发现:孩子常常愁眉苦脸,学得不开心。郑敏将自己的困惑说给学校的成员班子听听,寻求解决之道。

副校长王清旭中师毕业28年来,一直在思小当语文教师,目前负责管理教学工作。考虑到:学校的学生不多,办学经费有限,只能做一个投入不多的特色课程来改变学生的状态。与副校长王清旭及全体行政商讨之下,郑敏决定将书法课程引入学校。

他们见缝插针地为孩子们安排了时间:午饭后12:30-1:00,每天练习半小时,反复书写语文课本中的生字或古诗词。

每日的书法午间练习课上,都有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作品,都要做到周交月评,给以奖励。优秀的学生作品,被装裱出来,展示在教学楼走廊里的墙面上,每月更换一次。学校还为每个教师和办公室都配备了文房四宝。

起初,学生只是练硬笔书法。后经朋友引荐,贺上栋老师得知思小重视书法教育,大为欢愉,他意欲传播书画文化,并在思小成立“贺上栋老师书画工作室”。

贺上栋,号墨农,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习画,通中西各画种,尤擅中国画,画中诗意留人回味。一位艺术界的宿老曾说:“看墨农先生的画,就象是大热天喝一杯冰水似地,一股清凉沁人肺腑。”贤达助学,为思小的书画教育探索护航。

思小还成立了书法社团,为尤其爱书法的学生搭建提高的平台。教学楼乃灾后重建,右侧的一楼大教室被改造成书法练习室,可容纳四十余人。每张桌子上,皆有一个毛笔架,铺有毛毡,可供四个学生同时练字。练习室的窗子上和空地上摆满了学生作品,墨香浓郁。志愿者肖东老师每周五到校,为孩子上软笔书法课,贺上栋老师每周来为学生讲授国画。如此往复,已有三年。

三年中,坚持下来的学生变化很大。学生冯佳颖,父母打工在外,常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最初练习时,铺开一张纸,写几个字便被分散了注意力,跑去做其他事情。爷爷便用激将法,“你是‘公鸡拉屎头节硬’!照这样,你的字永远是最差的!”

冯佳颖的斗志被激发,每天抽出1小时或2小时的时间来练字,“每每快要泄气时,我就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然后再继续。”

后来,冯佳颖在作文里写:真心地爱某一种事物,并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而是持之以恒;并不是三心二意,而是万分专注。这篇作文,由她的语文老师张华刚指导,后来在彭州市第八届艺术节上获一等奖,冯佳颖更是信心倍增。

学生杨年鹏的变化也大。先前在家里,杨年鹏的妈妈是个急性子,经常催促他做一些事情,他也变得性情急躁。学习书法后,每日做完作业,他便在家里练习半小时书法,性情逐渐变得稳定,学习时也能静下心来。

思小做书法课程之初,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开始时,老师多不情愿。看到孩子的性情变化,加之批改作业时,书写工整,看起愉悦。“这些让老师尝到了甜头,后来也慢慢认同了书法课程。”前年开始,在多次的比赛中,学生崭露头角,思小的教师们也慢慢拾回一些信心。

2015年,思文永诚小学成为彭州市的第一所“成都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

汉景帝末年,文翁治水于此,又兴办学宫,一改当地风气。当地人思念文翁,修建思文场

书法社团的活动室

乐学之风,自文翁始

思小的学生都能对文翁的故事娓娓道来。

汉景帝末年,文翁治水于此,又兴办学宫,一改当地风气。汉武帝时,诏令天下郡国建立学宫,便是从文翁开始的。《汉书·文翁传》里有载,“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两千年来,当地人思念文翁,修建思文场。

此地的向学之风,自文翁已开始。只是城市化进程中,多数父母外出打工,学生逐渐流失,部分教师流向城市。郑敏到思小的几年间,学生少了几十人,老师走了12人,“仅剩的18位教师,感觉挪不开锅。”

这所学校发展最难之处,也在师资的不足。长期的教师不足,造成每位教师长期负重,难有时间去拓展自己。书法课程开始后,参与其中的老师多有成长。张华刚老师讲话时声音洪亮,似有满腹热情,在思小教学二十余年,如今也承担学校的科研、安全、宣传等多项工作。他文笔优美,所写的书法教学故事传播开来,他辅导学生作文,多次参赛获奖。彭州山水养育了他的文思细腻,最终依然回馈给在这里生长的孩子。李廷强老师较为年轻,很想多出去学习,但平时忙于教学,未能如愿。在指导学生之余,他也爱上了书法,静心练字中,忘却了许多烦心事。

后经贺上栋老师牵线搭桥,在彭州市文联、彭州市志愿者协会主席苏志福的帮助下,思小成为“彭州市文联、彭州市政协诗书画院文艺志愿者服务联系点”,长期有志愿者来服务,为学校增加了葫芦丝、舞蹈等课,老师也开始期待周一的太极课、瑜伽课。

而后,思小又成为“彭州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苏志福书法工作室”。三楼“贺尚栋老师书画工作室”的黑板上,还留有前次课的板书,旁边粘了一张学生的国画作品,题字:燕语春磬。

学校的课程丰富了,孩子们脸上渐渐有了更多笑容。过年时,志愿者和思小师生办的送春联活动最受乡里乡亲欢迎。自家孩子书写的春联得其所用,家长也觉得脸上有光。

副校长王清旭带领书法组的老师一同编写的校本教材里,每一练前,都有一个关于书法家的小故事,多是讲“勤学苦练”对于写好书法的重要性。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也能习得一些知识,对“楷书四大家”耳熟能详。

随着书法课程的展开,郑敏越来越有信心,“此前,山区的孩子根本没机会接触到书法和国画,更少去尝试。我们并没去想让孩子们将来成为书画家,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寻找到表达自己的渠道。我最近开始读四书,里面讲到‘慎独’,以书画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孩子们的品性都将得到熏习。”

贺上栋老师为学生上书法课,右一为学生冯佳颖

国画课上的板书

书法活动室窗子上晾晒的对联

书经典,读经典

“贺上栋老师生活于书香世家,幼年的诗书习得有赖于环境的熏陶。如今,只有给乡村的孩子再造一个诗书环境了。”沿着这个思路,思小一步步改造校园的环境。

一楼的水写台前,下课后,孩子在台前练字

二楼的水写台

一楼大厅的屏风后,沿墙伸展出两个青石板台,毛笔、盛满清水的砚台置于台上。这是受岳飞沙场练字的启发,为学生设置的水写台。孩子拿起笔随时就可以写,干了又可以接着写。走完整个校园,始终觉得这个设计最巧妙。

山区小学,学生不多,经费也少。他们学会了把钱用在刀刃上,水写台的石料是他们去市场上寻找,让师傅按尺寸打好送来的。安装时,学校有专人做监工,每一处校园文化都精心设计打造,总之,要让校园“处处能看到书法,有墨韵。”

水写台边,是学生可以模仿的字体,一楼楷体,二楼篆书,三楼隶书。整个校园文化的设置,经几年完成,自成一体。

学校有图书室,有些外校捐赠的藏书,但多数比较老旧。往后面走,郑敏希望孩子读些“四书五经”,但不知从何处着手。“教小孩子读经典,真的不需要讲解吗?每天读多久?如何在应试和拓展阅读之间权衡?”带着这些疑问,她又四处询问。

通过让学生“写好字,读好书”,再到“做好人”。郑敏求助于贺老师,打算从“重温经典”做起。“乡村先前有戏曲,多能将生活之事理融于故事,教化乡里。现在只有从经典里汲取力量,去拓宽乡里人的文化视野。”

郑敏做事踏实,责任感强,多次提到,“如果做不好,我总觉得对不起孩子的父母。”她很清楚自己的责任,“教育本身是让人活得有意义,本身这个地方很美丽,也很适合静下心来教书育人。”

经历地震后,彭州当地的石灰窑、小煤窑全关了。现在出现了很多野生动物,比如白鹭。每年春天,思小的老师带学生去附近的河坝野炊,上午上了两节课,他们就出发,中午煮了饭,在河坝旁吃了,下午赶回来。野趣十足,也最为孩子们期待。在炊烟袅袅的河坝里,孩子们享受着别样的童年。

现在,学校人手不足,做起事来也慢,但每次遇到困难,校长郑敏和学校行政相互打气,“步子迈得小一点,坚持下去!”看着从思小毕业的孩子有书香、有底气,他们也平添了守护这所山村学校的热情。

猜你喜欢

郑敏彭州市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彭州市人民医院
书法
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彭州市人民医院
彭州市人民医院
书法欣赏
My Winter Vacation Plan
九叶派最后的诗人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