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明仁

2016-09-22郑明仁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意涵生态建筑

郑明仁

1956年出生

1994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台湾逢甲大学总务处总务长、建筑系教授

台湾绿建筑评定委员会中区召集人

2015年台湾科学委员会补助大专校院奖励特殊优秀人才

2015年中国绿色建筑协会“2014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绿色建筑杰出贡献奖

2013年台湾“创意狂想 巢向未来”智慧绿建筑创意设计奖

2012年逢甲大学论文著作杰出奖

2008年台湾建筑学会“2007年优良硕士论文奖”论文指导教授

我于两岸刚开始交流时来到母校同济大学求学,应该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一个取得博士学位的台湾学生。记得当时也在建筑系内担任本科生设计课教学任务,很荣幸能跟黄一如、卢永毅教授一起教学,并把台湾设计课非常重视的公开评图模式导入,也因为教学关系认识系上青年学生、建筑学会会长苏运升,并把台湾学生系学会常举办之活动方式介绍给他们,因而活络了系内学生交流活动;当时还由台办潘慧斌主任协助安排10位同济学生到台湾进行交流,包括侯斌超、王兰、朱宇晖等目前都还在同济任教,这也开启了两岸建筑学术界间之交流,至今仍在持续不断进行中。求学期间,我追随恩师戴复东院士一起到山东威海进行“刘公岛整体规划设计”,印象深刻,特别感念戴复东院士、吴庐生教授对于我的博士论文《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的用心指导。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地球暖化,气候变迁”应该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当前世界各国盲目追求高经济利益的氛围下,城市发展过于快速,导致城乡过度开发,破坏生态栖地环境,城市治理者难以控制城市发展,加上人们不愿意改变过度消费的生活模式,节能减排沦为口号,减碳效益不张。国际间继 《京都议定书》之后的法国巴黎峰会“COP21”,各国签订了新的减碳目标,在建筑工业中的碳排放量自当无法置身于规范之外,因此当代建筑发展面临最大挑战,个人以为应该就是建筑如何在有创意、文化、艺术意涵下创造低碳排放的建筑物,并建构生物多样性的城乡栖地环境。以往“建筑是艺术与工程的结合”如此简单的定义,将无法满足未来的建筑环境需求,因此新的建筑意涵须具人文艺术生态永续之建筑工程科技,在此意涵下建筑领域可从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研发与建筑法规研修等3个层面去落实。

建筑教学实践与理论

现在台湾教育界最流行的是翻转教育,觉得如果用传统教育方式就落伍了会跟不上,因此必须要翻转,有学者指出千禧世代(Millennial Generation)学生的特质为:学生注意力最多只能持续15min,先了解什么有用才去学,具有多任务能力(multi-tasking),“做中学”而不是“学中做”,学生喜欢探索提供问题架构(structure)而不要给答案(answers),网络上查得到的内容并不需要老师教、教师失去“权威”、学生认为老师是“合作伙伴”而不是“专家”。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代学生确实有这些现象,在建筑教育领域有传统跟创新上的矛盾,建筑产业是传统产业,砖是一块一块砌上去的,瓦是一片一片叠上去的。它不是高科技数码产品,一个核心技术产品研发落后可能使整个品牌从此消失。但是设计领域跟创意有关,那就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因此未来建筑教育如何能适应这个冲突与矛盾应该是重要课题。在台湾已有以学程(套餐式课程)取代传统课程的安排;也有以更弹性的教学制度结合产学合作;安排跨领域学习整合性课程,以建筑与生态领域为例,懂生态的没有城乡规划设计权力,有规划设计权力的却不懂生态意涵,因此跨领域学习整合是一种相互学习的机会;有以微学分(弹性学分)的上课模式,在学期中老师随时可以开课,只要有主题、有足够的学生、足够的学习时数、完成预定的教学成果及作品、经学校认可后,即可随时开授微学分课程,授课弹性十足,颇受学生喜爱,但个人认为建筑领域中属于比较传统的核心课程,如:建筑构造、施工图、建筑结构、建筑法规、建筑设备、敷地计划等,则仍应以踏实的基本功训练作为教学任务,毕竟建筑仍是传统产业的一环。综上而言,“建筑教育4.0”似可以与两岸、国际各知名大学院系持续保持交流,达到学习与调适的机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新时代教学策略。□

CHENG Ming-Jen

1 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R09绿建筑改造工程

猜你喜欢

意涵生态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孔子“正名”思想的法理意涵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生态
终身学习在“两富”社会中的意涵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