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工作服袖口对新生儿暖箱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6-09-22李小玲

世界复合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袖口菌落空气

李小玲

广西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3

*临床与护理*

护生工作服袖口对新生儿暖箱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小玲

广西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3

目的了解新生儿室护生工作服袖口的细菌污染情况以及对暖箱的影响,为医院加强对实习生院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轮转到新生儿室的护生上班穿第一天的工作服随机抽查12件以及新生儿室暖箱内空气作为研究对象:护生入箱治疗护理操作前对暖箱进行空气采样;常规洗手后,对护生工作服袖口进行物表采样;双手伸入箱内进行治疗及护理,治疗护理结束,即对箱内空气进行采样。同一工作服袖口在不同区域同法连续采样三天。比较1、2、3 d护生工作服袖口染菌量及护生入箱操作前后暖箱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护生工作服袖口细菌污染量随穿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护生操作后暖箱内平均菌落数较操作前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工作服袖口冬季染菌量明显高于夏季(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生工作服袖口染菌量严重,特别是冬季,对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特殊区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严格做好护生工作服管理,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暖箱;实习生;工作服;袖口;细菌污染

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在各项操作过程中,袖端极易污染,但很少有注意到医务人员的衣袖与手臂的污染及由此而造成的院内感染,尤其是恒温箱内的患儿,一切操作尽量在箱内进行,如哺乳、换尿布、观察病情及检查等,操作从边门或侧孔进行[1]。如今二级以上医院普遍都有临床实习护生参与治疗和护理,有调查显示,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认知平均正确率为43.6%,对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和配制以及消毒灭菌概念及技术,正确率分别只有9.4%和22.2%,而实习医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正确率显著高于实习护士和医技人员,说明实习护生对于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不容乐观。[2]新生儿暖箱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3]。因此,做好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生伸入温箱内操作的手与手臂部及工作服衣袖端的消毒与隔离防护是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2014年8月份和2015年1月份我院分别对新生儿室内护生的工作服袖口污染情况与暖箱内空气质量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护生工作服袖口污染情况比较严重,且对暖箱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本院新生儿室暖箱内空气及护生工作服袖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4年8月及2015年1月夏季、冬季对从轮转到新生儿室的实习护生更换第一天的工作服随机抽查12件,连续对穿后1、2、3 d工作服袖口进行物表采样以及入箱操作后对暖箱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法

(1)护生工作服袖口物表采样法

表1 护生工作服更换后连续3 d袖口物表采样及入箱操作前后暖箱空气检测结果(±s)cfu/cm2

表1 护生工作服更换后连续3 d袖口物表采样及入箱操作前后暖箱空气检测结果(±s)cfu/cm2

检测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工作服袖口采平皿数 超标皿数 平均菌落数操作前暧箱空气采平皿数 超标皿数 平均菌落数操作后暧箱空气采平皿数 超标皿数 平均菌落数t值 P值12 12 12 4 6 1 1 6.85±1.61 25.52±3.32 41.21±5.9 36 36 36 2 3 3 1.13±0.48 1.21±0.66 2.14±0.51 36 36 36 3 6 1 3 2.21±0.91 3.15±1.08 4.87±1.86 2.511 4.619 2.022<0.05<0.01<0.05

采用5 cm×5 cm标准灭菌规格板,连续采样100 cm2,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将棉拭子剪下放入装有10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震荡80次,取0.5 mL注入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入37℃温箱内,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计算菌落数。

(2)暖箱内空气采样法

采用平板暴露法,将3个直径9 mm的营养琼脂平皿分别平放于暖箱内左、中、右位置,暴露15 min后盖好,将其置于34~36℃温箱内培养48h后观察结果。

1.2.2 操作步骤

护生入箱治疗护理操作前对暖箱进行空气采样;常规洗手后,对护生工作服袖口进行物表采样;双手伸入箱内进行治疗及护理,治疗护理结束,即对箱内空气进行采样。同一工作服袖口在不同区域同法连续采样3 d。比较1、2、3 d护生工作服袖口染菌量及护生入箱操作前后暖箱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2 判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新生儿室 (新生儿暖箱)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 min。直径9 cm平皿),物体表面≤5cfu/cm2[4]。

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护生工作服袖口细菌污染量随穿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更换后第3天护生工作服袖口细菌污染量大大超过卫生部所规定的新生儿病房物体表面带菌标准(5cfu/ cm2),护生操作后暖箱内平均菌落数较操作前增加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Ⅰ),护生工作服袖口冬季的细菌污染量明显高于夏季(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Ⅱ)。

表2 1月份、8月份护生工作服袖口更换后连续三天细菌污染量比较(±s)cfu/cm2

表2 1月份、8月份护生工作服袖口更换后连续三天细菌污染量比较(±s)cfu/cm2

更换时间 工作服件数1月份袖口平均菌落数8月份袖口平均菌落数t值 P值第1天第2天第3天12 12 12 8.82±3.01 29.43±5.91 45.81±7.52 4.29±2.15 18.61±4.00 28.19±5.22 5.267 5.665 7.661<0.01<0.01<0.01

5 讨论

5.1 新生儿室护生工作服袖口染菌量严重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是采取屏障隔离的原理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以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有效手段[6]。有报道,同一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服普遍比医生工作服污染严重[7],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机会较多。而污染的工作服作为细菌载体和污染源,可通过护士在频繁的为病人实施治疗和护理时,引起医院的交叉感染,因此对护士工作服的细菌污染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8]。实习护士作为临床护理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没有临床实践的独立操作资格,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实施大部分临床治疗、护理等工作,是和患者接触最密切的医务人员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工作服穿后1 d、2 d、3 d袖口细菌污染量已经超过了卫生部所规定的新生儿病房物体表面带菌标准(5cfu/ cm2),更换后第三天工作服袖口污染严重,这对医院感染管理具有极大挑战性,这和贾淑娟等[5]研究结果相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实习护生人数比较多,科室轮转比较频繁,加之大部分实习生在整个实习期间只有2~3件工作服,更换清洗很有限,因此很多护生工作服未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到随脏随换,加之护生院感知识比较缺乏,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薄弱,工作服的清洁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医院应重视新生儿室护生管理 ,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院感知识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对新轮转的实习护士,新生儿科护长要针对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特殊管理要求做好入室前培训工作,并做好监督检查。每一位带教老师在带教的同时加强护生工作服清洁监督检查,对受到污染的工作服要督促学生随脏随换,及时清洗,确保护生工作服袖口清洁干净。

5.2 袖口染菌量越多对暖箱内空气污染越严重

新生儿室内空气比较封闭,有空气消毒机及空调设备,因此护理人员一般穿洗手衣,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只要做到操作前规范洗手就不存在工作服袖口的污染问题。而实习生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没有独立进行治疗护理资格,医院对实习生院感管理相对疏忽,新生儿室备用洗手衣相对不足,部分护生进入新生儿室临床实习还穿自带的护士工作服,即使是操作前进行规范的洗手,但由于冬天穿衣服比较多,各种毛衣袖口超出工作服袖口,在给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工作服袖口、毛衣袖口等容易被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所污染。在本研究中,护生入箱操作前后暖箱内空气菌落数存在差异,操作后较操作前平均菌落数较大增加,而暖箱内空气菌落数随工作服袖口的染菌量增加而随之升高,说明操作中的晃动亦使袖口上的细菌飘浮在箱内空气中,有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服穿着1 d后,绝大部分被不同的病原菌污染,污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暖箱内被这些细菌污染,容易造成新生儿呼吸道、消化道、全身皮肤等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工作服袖口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全国大部分医院规定工作服每周换洗一次[10],少部分医院每周换洗2次,高危科室实行每日换洗制度[11]。但一味地规定换洗时间,有时候未达到更换时间衣服已经弄脏了,特别是刚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工作服容易受到血液、体液等污染。因此,对教学医院来说,进修生、实习生工作服统一提供和管理,既规范全院医务人员的仪容仪表、提高医院美好形象,又可保证实习生工作服更换需求,便于随脏随换,及时清洗消毒。

5.3 护生工作服袖口冬季的细菌污染量明显高于夏季

王文玲[12]研究显示,不同季节,受温湿度影响,工作服袖口污染细菌种类、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普通病房4、5月份染菌量明显高于2月份。2月份是初春和冬季,空气干燥,气候寒冷,不利于细菌生长。4、5月份是春季和初夏,空气湿度高,气候暖和,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旺季[6]。而本研究中,新生儿室护生工作服袖口染菌量恰好与普通病房相反,冬天染菌量明显高于夏天。主要原因是夏天护生工作服袖口一般都挽起来或者穿短袖工作服,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少受到患儿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而冬天由于天气冷衣服穿比较多,很难将袖口挽起来,袖口受患儿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建议冬季护生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规范洗手后带上一次性医用袖套,操作结束及时取下袖套并洗手,既能减少了患者交叉感染的机会,又利于自我防护。

总之,医务人员不仅需改掉操作时身体贴近操作台、贴近温箱、洗手后用工作服擦手、穿工作服进入生活区以及将工作所需物品装在口袋内等不良习惯。同时,医院在落实好本院职工各项核心制度的同时,应将实习生院感管理纳入各项制度的管理范畴,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严加管理,平等对待,不留死角,以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研究的空气质量监测是在护生操作后暖箱内空气处于动态环境下进行,与常规静止环境中的空气采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对研究空气质量对患儿的影响更具有临床意义。另外,本次研究未能将患儿诊断等因素考虑进去,这对研究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对此问题进行升入探讨。

[1]丁明娥.衣袖隔离套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31(5):508-509.

[2]杨春红,邱湖海,李青莉,等.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790-3792.

[3]王艳华,陆敏,杨树杰,等.孝感市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案例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65.

[4]李六亿.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M].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卫生部,2012年版.

[5]周兰.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J].家庭护士,2008,6 (8C):2203.

[6] 施雁,袁秀玲,钱引娣,等.护士工作服衣袖端细菌污染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38-740.

[7]贾淑娟.传染病医院护士工作服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9):2459-2460.

[8]贾淑娟,袁秀玲,钱引娣,等.护士工作服袖端细菌污染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9):2459.

[9]毛选教,陈鲜琳,施正夏,等.医务人员工作服病原菌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2,22(16):3579-3581

[10]刘鲁霞,查红,冷琼芳,等.医务人员工作服袖口衣腹部细菌污染调查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3):342.

[11]秦红,王贺.临床医务人员工作服污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8):9.

[12]王文玲.口腔科医生工作服细菌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94.

R722.6

A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16.02.01.15

2016-02-03;

2016-02-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立项课题(Z2014465)。

李小玲(1974.7-),女,广西田阳人,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护理本科,学士学位,现任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科教科副科长,研究方向:护理管理、科研管理。

李小玲.护生工作服袖口对新生儿暖箱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6,1(1):52-54.

猜你喜欢

袖口菌落空气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Don’t Do That Like Phillip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现代蒙古族服装袖口创意设计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最幸福的时刻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