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通痹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6-09-22朱鸿义贾金进黄胜强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参芪气虚血瘀

朱鸿义,贾金进,黄胜强

参芪通痹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朱鸿义,贾金进,黄胜强

目的探讨参芪通痹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14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通痹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及细胞黏附因子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细胞黏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结论参芪通痹汤治疗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控制血压水平,并有助于下调细胞黏附因子水平。

心绞痛,稳定性;高血压,原发性;药物疗法;中医药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其已被证实为心绞痛主要诱病因素之一[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合并稳定性心绞痛者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总数15%~25%[2]。如何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预后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以往西医常规药物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欠佳,无法满足临床需要[3]。近年来中医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心内科疾病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疗效。本研究以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参芪通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年)西医诊断标准[4]、中医胸痹气虚血瘀型及眩晕诊断标准[5];心绞痛分级I~Ⅲ级;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重度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3个月内心肌梗死及行冠脉手术、恶性肿瘤,以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1.2一般资料选取浙江省青田县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57 ~74岁,平均(65.79±7.24)岁;原发性高血压病程1~17年,平均(5.73±1.10)年。治疗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58~77岁,平均(65.84±7.28)岁;原发性高血压病程1~16年,平均(5.79±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4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通痹汤辅助治疗,方剂组分包括黄芪30 g,元胡30g,酸枣仁30 g,人参20g,当归20 g,赤芍15 g,桃仁15 g,川芎15 g,地龙10 g,柏子仁10 g,枳壳10 g及三七粉3 g,1剂加水400 ml煎至150 ml,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

1.4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计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指标主要包括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神疲乏力、自汗、舌象及脉象;(2)心绞痛发作相关指标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3)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4)细胞黏附因子指标包括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采用美国R& D公司生产ICAM-1ELISA检测试剂盒。

1.5疗效判定标准[7](1)临床疗效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至基础值20%以下,心绞痛程度改善>2级;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至原有水平20%~40%,心绞痛程度改善1~2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2)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下降ST段恢复正常或提升>0.1 mV;有效,静息心电图下降ST段恢复0.05~0.1 mV或倒置T波变浅>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症状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78.57%;对照组为80.00%、5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6.32、8.66,均<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见表4。

2.5两组治疗前后细胞黏附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细胞黏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见表5。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稳定型心绞痛和原发性高血压可分别归于“胸痹”、“眩晕”范畴;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及久病体虚为病因根本之所在[8-9];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中脏腑失调、阴阳不和为本,痰饮、血瘀及气滞为标;患者肾阳不足、气血亏虚以致血络凝滞、心脉受损终致发病[10-11]。本研究所用参芪通痹汤组分中黄芪益气固脱,元胡止痛活血,酸枣仁宁心安神,人参补气养血,当归补血止痛,赤芍活血散瘀,桃仁行血通络,川芎行气活血,地龙通络祛瘀,柏子仁养心宁神,枳壳祛痰消积,而三七粉则散瘀定痛;诸药合用可共奏补气益心、散瘀活血及通络止痛之效;方中以益气之品为本,加化瘀止痛之品以治标,血脉畅通则不痛,而安神宁心之品则可使心神得宁。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压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0.05),说明中药方剂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并原发性高血压有助于减轻心绞痛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及控制血压水平方面优势明显;而治疗组黏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0.05),则提示参芪通痹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可显著下调ICAM-1和VCAM-1水平,笔者认为这是中医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更具临床疗效优势重要机制之一。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在反映血管炎症反应程度和评价心肌缺血灌注损伤预后及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方面作用已被广泛证实[12]。已有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绞痛发生主要病理基础;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有效激活NF-B途径,上调细胞黏附因子水平表达水平,进而诱导中性粒细胞浸润动脉壁,加重动脉血管炎症反应程度[13-14]。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 mmHg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黏附因子水平比较 ng/ml

[1]张永珍,高炜.稳定性冠心病诊治策略的选择:欧美指南给我们的提示[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6):832-835.

[2]Go AS,Mozaffarian D,Roger VL,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3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3,127(1):e6.

[3] 陆萍,杨巍,董耀荣,等.畅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220-222.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3):195-201.

[5]张问渠.心脑血管病中医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67-20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7]褚剑锋,吴广文,郑国华,等.红景天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8): 940-946.

[8]郭炜,韩涛,董文亮,等.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气滞证治特点[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29(11):2443.

[9]牛英硕,郭伟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现代研究近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366-368.

[10]陶汉华.胸痹病因病机及证治发微[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1):8-10.

[11]吴丽虹,陈桥,张波,等.通脉养心丸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54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5):172-175.

[12]徐志毅,雷凯君,徐慧妍.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1):305-307.

[13]尹妮,袁东超,张哲,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理化指标间相关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4):754-757.

[14]韩轶,魏建华,王晓峰.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CRP,Hcy及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J].四川中医,2015,33(1):65-67.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5.025

R541.4;R544.1

A

1671-0800(2016)05-0611-03

2016-01-15

(本文编辑:孙海儿)

323900浙江省青田,青田县人民医院(朱鸿义);丽水市青田县中医医院(贾金进、黄胜强)

朱鸿义,Email:ay3976727 41@163.com

猜你喜欢

参芪气虚血瘀
话说血瘀证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参芪血痹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参芪养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39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