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活下去找到理由(上)
——抑郁症的中医、西医及心理治疗对话

2016-09-21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谈论心理治疗治疗师

为活下去找到理由(上)
——抑郁症的中医、西医及心理治疗对话

一个月前,朋友圈里疯传两则消息:2016年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2016年2月23日,刚刚出版史学专著的“史学奇才”,年仅17岁的西安高中生林嘉文跳楼自尽。而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关键词是:天才、抑郁症。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虽然这两个词都未有切己,但是在新媒体的传播下,我们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知识,比如春天是抑郁症高发季节;抑郁症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照看者要谨防其自杀;以及媒体反思关于自杀的报道对于已有厌世情绪的人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都会产生抑郁情绪,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1%的女性和13%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些时间患有抑郁症。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9000万,抑郁症病人自杀死亡的比例达到了15%。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抑郁症离我们并不远,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和谈论它。

怀着这样的目的,本刊记者邀请了多位和抑郁症相关的人物,请他们来谈论抑郁症,其中有德高望重的精神科医生,有妙手回春的老中医,有洞见深刻的心理学教授,有声名在外的心理治疗师,还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师和抑郁症患者家属等。由于中医和西医拥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而心理学一百多年各流派的发展对这一疾病也有着不同风格的解释与治疗之实证研究,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把他们的对话如实地呈现出来,不含任何偏见,不带任何预判,以便读者们自己进行理解、判断和选择。出于隐私保护,本文隐去受访者姓名。

猜你喜欢

谈论心理治疗治疗师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当我们在谈论“数字新闻”及其研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谈论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当我们谈论VR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